神刀到处恶疾除

时间:2011-07-08浏览:783

    癌症,让国人谈虎色变!然而,齐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肿瘤外科主任王天昌等人,通过手术救治了成千上万结、直肠癌,胃癌、胰腺癌、胆管癌病人!同时,对“化疗”病人采取“个体化治疗”,使他们的生存质量得到极大改善。他们高超的手术水平,真可谓:

       神刀到处恶疾除
 

    特约记者 高秀文 董晓明 记者 沙宝刚
 

    恶性肿瘤的治疗,是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包括手术、化疗、放疗和生物治疗。而手术水平如何,直接关系到术后病人的存活时间。齐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肿瘤外科,在手术治疗腹腔内胃肠道肿瘤及肝、胆、胰、脾肿瘤方面,不仅是市内当之无愧的“领头羊”,而且在省内也居于遥遥领先地位!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省内各大医院权威专家能做的“高难度”手术,附属二院肿瘤外科不仅都能做,而且做得很好!这应归功于科主任王天昌教授。

    王天昌,1982年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现兼任东北三省肠外肠内营养专业委员会委员、省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组成员、市抗癌协会副理事长。他从事临床工作已近30年,积累了十分丰富的医疗经验。他带领的肿瘤外科可谓“人才济济”,6名医生,其中3人具有硕士学位。由于医术精湛、环境优雅、服务一流,省内外患者纷纷慕名而来,科内37张病床的使用率经常是在120%左右!非凡的工作业绩,使他所带领的科室连年荣获医院的“先进集体”。他亦成为齐齐哈尔医学院的“学科带头人”,并连续多年荣获医院“先进工作者”和“十佳医务工作者”荣誉称号。

   

 

罕见重症遇高人

 

     今年一月下旬的一天,齐市建华区年近古稀的董先生来到附属二院就诊。近一段时间来,董先生发现自己得了一种“怪病”:排尿时竟然尿出来一些细碎的“菜叶”和气体;而排便时大便中竟然混有尿液!

     经膀胱镜和CT检查发现,患者膀胱竟然有一个1.5公分长的“漏口”与直肠相通,正常情况下二者是不通的。这一检查结果表明,董先生肯定有病!又经肠镜及病理检查,得出明确诊断:董先生患有极为罕见的“直肠癌、直肠膀胱漏”!随后,病人从泌尿外科转到肿瘤外科治疗。这种病如果保守治疗,会导致病人泌尿系统感染、直肠梗阻、肿瘤转移等多种严重后果;唯一有效的治疗措施就是开刀手术。

    肿瘤外科主任王天昌教授虽然做过成千上万例手术,但行医近30年,还是第一次遇见这种疑难重症。术前经过精心准备,并与泌尿外科医生联合,由王天昌教授主刀进行手术。这台手术由于牵扯器官多,难度很大、风险很高,操作非常复杂。术中整块切除了病变的直肠、受累的膀胱及部分右侧输尿管。然后,行膀胱修补、输尿管吻合、直肠吻合。

     整台手术历时近4个小时,终于顺利完成!术后三周,病人痊愈出院。

  
 

四切三吻治绝症
 

    癌症,历来被人们视为“绝症”。为救治身患十二指肠癌的一位古稀老妇人,医术高超的王天昌教授,毅然为病人行“四切三吻”术!省内能开展这种高难度手术的医生屈指可数,而王天昌已做过近百例,无一例失败!

    5月24日,克山县72岁的冯秀芹老人在儿女的陪伴下,慕名来找王天昌主任求治。病人感觉右上腹疼痛并伴有黄疸、低热已两个多月,在当地医院无法得到明确诊断。

     在附属二院,经核磁和腹部超声检查,发现病人壶腹部有占位性病变。5月30日,王天昌教授与助手郑春雷主治医师为病人行“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手术需切除胰头、胃远端1/2、胆总管远端、整个十二指肠、空肠上段及周围的淋巴结清扫(即“四切”)。然后行“消化道重建术”,包括胰腺空肠吻合、胆总管空肠吻合、胃空肠吻合(三吻)。这种手术解剖关系非常复杂,牵扯器官多,难度很大。整台手术历时6个小时,彻底解决了胰液、胆汁的引流问题。

    术后病理报告表明,病人所患的病是“壶腹部腺癌”、“淋巴结没有转移”。术后两周,冯女士痊愈出院。

 

胆管肿瘤轻松切
 

    肝门部胆管肿瘤切除,是胆道系统肿瘤难度很大的手术。因为肝门部空间狭小,重要结构多,解剖关系复杂,切除肿瘤和胆道重建难度很大、风险很高、技术要求非常高。这种让省内肿瘤外科医生深感棘手、望而却步的手术,王天昌教授却早已驾轻就熟! 

     去年8月初的一天,甘南县56岁的韩女士因无痛性黄疸,伴有皮肤搔痒来到附属二院就诊。经化验、超声和核磁检查发现,病人肝门部胆管占位性病变,致高位胆管梗阻。这种病必须进行手术治疗。经过精心准备,王天昌为病人进行开刀手术。术中发现病人左右肝管汇合处有一个3X2X2公分的肿瘤,需仔细游离胆管,将肝动脉、门静脉剥离推开,切断左右肝管。然后,剥离胆囊,在十二指肠上缘处切断胆总管。紧接着,行肝门部左右肝管空肠“Y”型吻合(Roux-en-Y吻合)

     6个多小时后,王天昌才放下手术刀,长长地吁了一口气儿。术后病理诊断为“胆管高分化腺癌”。手术做得很成功,术后三周,韩女士病体痊愈。

 

经验丰富行化疗
 

     恶性肿瘤从发病之初,就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全身性疾病单凭手术是不能完全解决的。化疗,在恶性肿瘤的治疗当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附属二院肿瘤外科的化疗,在我市堪称一绝!

    化疗,简言之,就是用化学药物进行治疗。通过药物杀死病人体内的恶性肿瘤细胞。化疗,分为术前、术中和术后化疗。术前化疗又叫“新辅助化疗”。附属二院肿瘤外科早在1976年就开始开展化疗,至今已有35年的历史,已形成独特的、卓有成效的“个体化治疗”方法。他们根据病人的体质、病变的程度、病理类型来选择最适合病人的治疗方法。至今,已让近万例恶性肿瘤病人的生存质量得到非常明显地改善。

     今年3月初的一天,嫩江县年逾半百的牛先生慕名来到附属二院肿瘤外科求治。病人上腹部有一个10X10公分左右的大包、左锁骨上淋巴结肿大;恶心、呕吐不断;腰背部持续性疼痛难忍。经胃镜、CT、穿刺活检,确诊为“胃窦癌幽门梗阻”。王天昌教授在为病人进行手术治疗时发现,肿瘤已经广泛浸润无法切除,所以,仅行“胃空肠吻合术”。术后,经过6周期系统化疗,病人腹部肿块消失。左锁骨上肿大淋巴结明显缩小;腰背痛消失,饮食正常。

     通过化疗,附属二院肿瘤外科每年使近200例病人明显减轻痛苦,极大地提高了他们的生存质量,大大延长了他们的寿命。

 

无怨无悔为病人
 

     肿瘤外科医生的工作特点是以手术为主,因而决定了病人术后必需要有一段时间卧床静养。这给护理工作带来很大难度,加大了护士的工作量,尤其在面对年老体弱的重患时,更是对护士专业技术水平的一个考验。面对重重困难,护士长刘影带领全科护士迎难而上!她们胜似亲人的优质服务,赢得众多住院病人及其家属的高度赞扬。

    在肿瘤外科住院治疗的病人中,最难“侍候”的是手术后的肠梗阻病人,尤其是急性肠梗阻病人。但这时,也正是考验科内护士“耐心”的时候。5月26日,龙江县89岁的杨先生因“急性肠梗阻”住进了附属二院肿瘤外科病房。家属在办理完住院手续后,由于正值农忙时节,便把老人一人留在了医院。病情危急,医生马上为他进行手术治疗。术后,病人大便没规律,一天之内竟然13次把大便排在病床上。每次,刘影都与科内护士毫无怨言地及时为老人换床单、擦洗身体;感动得老人老泪纵横。

    类似的病例经常有,刘影她们始终保持着“白衣天使”的高贵爱心,用微笑面对每一位病人,用优质服务让病人感到这里比家更温馨。

    刘影深知,为病人服务,仅仅只有“好脾气”,还远远不够。她利用空闲时间进行岗位练兵,传授护理技能,使科内护士的专业技术水平迅速提高。6月17日,齐医学院所属的三家附属医院联合举办了“‘天使杯’护理技能大赛”。肿瘤外科一位参加工作仅仅一年的小护士——金鑫,在大赛上牛刀小试,轻取大赛“二等奖”,让同行对附属二院的护理技能刮目相看!


肿瘤外科主任王天昌教授
 


肿瘤外科全体医护人员
 


王天昌主任带领医护人员查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