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5.12”国际护士节
一双脚从不停歇,走了多少路无从计算;一双手洗了又洗,拯救了多少生命无从计算;一张笑脸无数次的出现,给心灵带去多少温暖无从计算……我是一名毕业后就在儿科工作了26年的老护士,从一名普通护士到护士长,我深深体会到儿科护士工作中的酸甜苦辣。当一名合格的儿科护士不但要有精湛的技术,还要有博爱的胸怀,不但要有敏锐的观察力,还要有精心、爱心、耐心、细心和责任心。
每天上班后先到重患床旁观察病情,下班前巡视一遍病房这已是我的习惯。病房、护士站这是我的两点一线。一个电话随叫随到这是我的工作。严于律已、率先垂范这是我的作风。有一次,我科夜间收治一位“过敏性性紫癜”的患儿,由于患儿非常胖,血管条件不好,在其他医院静脉穿刺没有成功,家长带着焦急的心情来到我们科住院。当时家长情绪非常激动,要求我们必须一针见血。当晚值班的年轻护士顿时被失去耐心和理智的家长吓得不知所错,无法为患儿处置,无奈之下拨打了我的电话。此时时针已经指向了22时30分。接到电话我二话没说立即赶到医院,先对家长进行了安抚和解释,随后为患儿行静脉穿刺。因为是晚上,灯光下选择血管很困难,且患儿全身皮肤都是瘀斑,无法看清血管,只能凭着经验和手感完成这次穿刺。面对孩子痛苦的神态、家长紧张的表情,我知道她们把希望都寄托在了我的身上。于是我决定用套管针穿刺,这样既可以减轻每天穿刺给孩子带来的痛苦,还方便随时用药。一切都按规范化操作顺利的进行着,回血也非常的顺利,就在送针和拔出针芯的一刹那,患儿突然动了一下,不动还好,这一动差点把针带出来,这时家长紧张的“呀”的一声叫了出来,患儿还在不停的哭,在场的每个人都为此捏了一把汗,幸好我和护士反应迅速,一个稳稳的固定住患儿,另一个平稳的送针、妥善的固定,最终为患儿穿刺成功。大家心里深知这一针对于患儿来说意味着什么。此时家属感激的不知道说什么好,只是频频点头,连声说谢谢,并露出了感激的笑容。处置顺利的结束了,我和护士却是满头大汗,二人回到治疗室,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会心的笑了。虽然处置的过程十分紧张,但我们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患儿减轻了痛苦,为治疗开启起了希望和通道,我们感到无比欣慰。经过我科全体医护人员精心治疗和护理,孩子很快康复出院了。现在这位患儿的家长和我们已经成为了朋友。
还有一次,4床来了一位肺炎、腹泻的患儿。父母有些智障,家庭经济条件不好,由于家长喂养的问题,孩子已出现了营养不良,患儿及家长卫生极差,时不时的散发出难闻的气味,我协同责任护士立即给患儿进行了生活护理,并给家长打来热水帮助洗头洗脚。患儿家长不能对我们治疗和护理中的表述完全理解,我们便将术语口语化,耐心细致的讲解,尽量让家属明白我们的意思,配合治疗。我每天亲自给患儿喂饭,协助家长进行生活护理,护士们有的给他们买饭,有的给孩子买衣服,把家里的衣服也拿来给孩子的家长穿,就像对待自己的家人一样。虽然孩子的妈妈不会用华丽辞藻表达她的情感,但她那甜甜的微笑已让我们感到了幸福。很快孩子便康复了,出院后我们定期通过电话询问孩子的情况,并指导家长完成生活护理及健康保健。
我们科护士中有8人不满25岁,并都是独生子女,她们是父母眼中的掌上明珠,但一来到工作岗位,立刻就变成了海纳百川的人间天使。她们任劳任怨,面对患儿家属的不理智行为,仍然心怀大爱、恪尽职守,战斗在儿科护理工作岗位。
有一次中午大家正在吃饭,来了一位高热惊厥的患儿,家长在电梯口就大喊救命,听到呼救声,大家立即停止就餐,迅速将患儿安排到抢救室救治:吸氧、止惊、退热、静脉输液......但见到护士静脉穿刺时没能一次成功,患儿家长当即情绪失控进而责骂。我们的护士此时没有半点怨言,仍在尽力的为这位患儿处置,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的护士在顶着巨大的心理压力下成功完成了静脉穿刺,短时间内为患儿搭建起了生命通道。见到穿刺成功,情绪激动的父亲平静了下来,这时,他才意识到自己的失控不仅影响到了护理工作的顺利实施,同时也给护士带来了严重的心理伤害,于是连连向这位护士道歉。可我们的护士却说:“孩子得了病,做家长的心里着急我们可以理解,只要孩子好了,我们受点委屈不算什么。”
每到冬春季节,患儿数量就会明显增多,给大家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但此时,大家都团结一心,坚持不请假。有一次,一位年轻护士说:护士长,我们每天都这么辛苦,没有节假日,又没人理解,我有点支撑不下去了,我想辞职。我深知培养一名合格的儿科护士有多难,现身说法到:我在儿科干了26年了,每当我看到痊愈回家的孩子时,我的心里充满了自豪,因为我们是祖国花朵的守护神,我们再苦再累再委屈,看到他们灿烂的笑容我认为我们所有的付出都值了。年轻护士看到了我们奋斗的成果,看到了祖国花朵们在我们阳光雨露般的滋润下茁壮成长,又意志坚定的战斗在了儿科护理的阵地上......
每天,我和同事们穿上粉红色的工作服,面对情况各异的患儿及家长,我们苦过、累过、笑过、彷徨过,但留在我们心底更多的还是幸福和美好。每天,迎来了多少焦急的家长,送走了多少康复的患儿,我已记不清了。但给患儿一份浓浓的爱和一个甜甜的笑是我们的职责。工作虽苦,但我们情感真挚、无怨无悔。脑海中留下的始终是家庭的美满与孩子的健康;心中涌动的是永存的母爱和责任!尽管我们的医疗卫生工作充满荆棘和挑战,但我们深信,我们将永远是春天里的一抹阳光,是插上翅膀、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用精诚托起民族的未来,用奉献守卫祖国的希望。
(儿科 杨春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