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卫生知识

时间:2014-08-11浏览:378

(一)医务人员在下类情况应该洗手

    1.直接接触病人前后,接触不同病人之间,从一病人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接触特殊易感病人前后;

    2.接触病人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之后;

    3.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

    4.进行无菌操作前后,处理清洁、无菌物品之前,处理无菌物品之后;

    5.当医务人员的手有可见的污染物或者被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后。

(二)医务人员在下类情况应该手消毒

    1.检查、治疗、护理免疫功能低下的病人之前;

    2.出入隔离病房、重症监护病房、烧伤病房、新生儿重症病房和传染病病房等医院感染重点部门前后;

    3.接触具有传染性的血液、体液和分泌物以及被传染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

    4.双手直接为传染病人进行检查、治疗、护理或处理传染病人污染物质后;

    5.需双手保持较长时间抗菌活性时。

(三)手套使用指征

    1.接触血液,血液制品,分泌物,排泄物(汗水除外),粘膜和不完整皮肤是。

    2.进行侵入性操作或者其他可能接触病人不完整皮肤或粘膜的护理活动时。

    3.接触感染病人时。

    4.严禁重复使用一次性手套,在每个病人之间必须换手套,并且在脱掉手套后立即洗手。

(四)哪些传染病或感染与手卫生有关?

    1.呼吸道传染病:SARS、甲流、禽流感和流脑等;

    2.马尔堡-埃博拉出血热,以密切接触传播为主,目前不认为经过飞沫传播;

    3.其它传染病:伤寒、痢疾、霍乱、甲肝、出血热和轮状病毒腹泻等;

    4.各种寄生虫病;

    5.皮肤性病、泌尿生殖道感染等;

    6.各种导致医院感染的病原菌(特别是多重耐药的病原菌)的传播。

(五)什么情况下必须用流动水和肥皂(皂液)洗手?

    1.当手部有血液或其他体液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

    2.进食之前;

    3.使用卫生间后;

    4.护理携带了难辨梭菌或携带了以芽孢形式存在的微生物的患者之后。

(六)什么情况下卫生手消毒可代替洗手?

    手部没有肉眼可见污染时,宜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

(七)六步洗手法是哪六步?

     正确的洗手方法需要每一个人去掌握并身体力行。只有每一位医务工作者率先垂范,才能切实保障患者和家人的健康安全,不断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第一步: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

第二步: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交换进行。

第三步: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指缝相互揉搓。

第四步:弯曲手指使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

第五步:右手握住左手大拇指旋转揉搓。

第六步:将手指尖并拢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感染科 张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