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疹就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即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每年在春季呈季节性高发,夏秋季也有散发病例。接种麻疹疫苗是预防麻疹的最有效措施,1963年美国批准使用麻疹疫苗,我国于1965年开始使用麻疹疫苗。
在使用疫苗前,麻疹在全球范围内流行,主要感染儿童,在发展中国家,经常导致患儿死亡。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虽然自1995年以来全球麻疹疫苗接种率已达到了79%,但每年仍有4400万麻疹患者,其中约100万儿童死于麻疹,麻疹死亡率占<5岁儿童总死亡率的5%,主要发生在非洲、亚洲和南美洲的发展中国家。
麻疹疫苗的成功率约为90%,也就是说,接种疫苗后,只有约90%的人能产生抗体,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一部分人的抗体水平会降低。因此,即使接种了麻疹疫苗,少部分人仍有可能被感染,只有患过麻疹,通过自然感染后产生的抗体才能终身免疫。
事实上,麻疹从来就没有消失在我们的视线中,麻疹的散发每年都有。近年来由于麻疹病毒的基因变异,发病率又有上升趋势,且患者年龄分布也有所改变,以年长儿、青少年发病相对增多。因病毒变异,成人感染麻疹的比例在不断攀升,诊断难度和发病症状也都明显比儿童严重。特别是麻疹病毒的传播力较强,经空气飞沫传播,在通风不良的室内环境下,容易形成聚集性疫情。如同水痘,麻疹的散发每年都有,一旦被确诊,也不用特别担心,按医生的指导进行治疗及护理即可。
患者是麻疹唯一的传染源。一般自发病前2天至出疹后5天内,眼结膜分泌物、鼻、口咽、气管的分泌物中都含有病毒,具有传染性。患者说话、咳嗽、喷嚏时,病毒随飞沫排出,直接到达易感者的呼吸道或眼结合膜而致感染。在密切接触的儿童之间,也可经污染病毒的双手直接传播,经第三者或间接传染的机会很少。
“经过6-21天的潜伏期,麻疹患者会出现3-5天的发热症状,并且流清鼻涕,与重感冒很相似。”麻疹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热、全身红色皮疹、结膜充血、咳嗽等,再过2-3天脸部出现红疹,然后蔓延至全身,个别病例会出现肺炎、心肌炎、心包炎、脑炎等较严重的并发症。由于早期没有典型的皮疹,麻疹常表现为呼吸道炎症的其他症状,而不容易被早期诊断。
麻疹的典型皮疹出疹顺序为先见于耳后,逐渐累及面部、颈部,自上而下蔓延至胸背部、腹部及四肢,最后到达手掌和足底。临床亦有麻疹被误诊为其它疾病,部分麻疹患儿可并发肺炎、喉炎、心肌炎、脑炎而危及生命。
“如果一间屋子里的人,均没有打过疫苗,只要有一个人得了麻疹,其他人基本都会中招。”专家称,未患过麻疹,也未接种过麻疹疫苗,都无抵抗麻疹病毒的足够免疫力,易感者密切接触麻疹患者后,90%以上可得病。病后有较持久的免疫力。通常6个月至5岁小儿发病率最高,6个月以下的婴儿具有母递免疫力,极少发病。
果出现发烧、红色皮疹、咳嗽等症状时,要尽快到医院诊治,并戴上口罩,防止飞沫传染;如果被诊断为麻疹,患者应根据医嘱住院或居家隔离休息和治疗,防止将病毒传染给自己的家人或同事。麻疹病人怕见光,所以房间的光线应该稍暗一些。注意保持病人呼吸道的清洁,可以让病人用盐水漱口、多喝水,以便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出疹及病毒的排除。(皮肤科 王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