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庭都备有小药箱,以备不时之需,然而很多时候却忽视了药品的有效期,不及时清理,导致误服了变质、过期的药品,对身体健康不利。
药品包装盒上的有效期是指在密封状态下,按照药品说明书要求保存的最长使用时间,一旦拆封,药品与空气、光接触后,可能发生化学反应并污染药品,此时,就不能单看保质期来使用药品。一般液体制剂开封后易失效,如眼药水开封后,药液易受污染,开封30天后不宜继续使用;其他液体制剂如糖浆剂、口服液等,如摇晃后有沉淀或易分层等现象,说明药品已变质。维生素类药品易失效,维生素C接触空气易氧化变成黄色,而维生素A和D遇光易分解,因此维生素类药品应在避光密闭干燥处保存。许多药品遇热易变质,如中老年人常备的“救命药”硝酸甘油遇热见光易分解,不可用塑料袋贴身存放;家中常备的胶囊剂也应放置在阴凉处,当用手捏时,感觉胶囊明显软化、破裂、粘连、漏液等现象时,说明药品已经变质。
有些家庭为了节省空间,将药品储存在药盒中,并把包装盒和说明书丢掉,这也影响用药安全,老年人为携带方便使用小药盒时,最好只放一天量,以免药品变质。另外,药瓶内的棉花和干燥剂,在开封后应立即丢掉,以免吸收水分而污染药品。
因此,家庭备药要经常检查药箱、及时清理过期和变质的药品,药品开封后若短时间内用不完,要在包装盒上注明开封时间,以便使用时判断药品是否变质。(药剂科 毛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