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之窗】青少年头痛亟待重视

时间:2021-08-27浏览:196

   一、青少年原发性头痛主要包括偏头痛、紧张型头痛及丛集性头痛等,其发病率随着年龄增长逐年增加。一项欧洲的研究发现12-18岁人群当中,复发性头痛的患病率为30.5%,11.3%的患者表现出偏头痛特征;32.9%的受试者报告每周至少有一次头痛发作,而他们中的44.1%患有头痛相关的残疾。头痛在女孩(35.1%)中比在男孩(25.5%)中更常见,在那些睡眠卫生差、体育活动少、不吃早餐、吸烟或经常摄入咖啡因的人群中更常见。病情从间歇性发作到慢性每日发作均有可能,部分患者头痛可延续至成年。如果出现难以控制的急性发作或持续头痛,通常会严重影响青少年的正常活动。头痛反复发作除了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健康及生活质量,还可能引发各种心理社会功能受损状况,如抑郁症、焦虑、睡眠障碍、双相情感障碍、惊恐发作等。另外,头痛反复发作也给家庭带来极大的负担。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生活质量、学校表现等有明显的负性影响,有发展为成人慢性和持续性偏头痛的风险。

   青少年头痛的发病率在最近几年大幅增加,可能缘于青少年的一些生活方式因素中,肥胖和超重,经常摄入咖啡因,不正常的家庭状况,体力活动不足,身体或情绪上遭受虐待,被同辈欺凌,学校待遇不公平,闲暇时间不足,睡眠与心理障碍等可能与头痛发作或进展明确相关。而压力、视频游戏、电脑、手机等会造成患者头痛的活跃。头痛会影响青少年日常活动,减少学习时间,导致学习成绩下降,甚至无法学习。此外,不治疗或没有规范的治疗,导致偏头痛反复发作,会影响儿童的情绪和心理,以及后续的成长。目前研究显示,头痛反复发作可能会使其某些脑区发生改变。

   二、有人说“头痛不是病,痛起来要人命”,大多数人可能都遭受过头痛的困扰,但对于不同的人,头痛症状有时可存在一定的差异。当头痛发生时,感觉如同带了紧箍,还伴有颈、肩、背部肌肉的僵硬,这可能是患了紧张性头痛(TTH)。

TTH的病因

   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在我国TTH的年患病率高达32.5%,是神经内科门诊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在青年和老年人群中,本病的发病率仅次于偏头痛。

   尽管既往有观点认为TTH由心理因素导致,但随着对该病的认识逐步加深,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血管结构异常、颅周肌肉疾病、钾离子水平异常、不良姿态等因素也被发现可能导致TTH的发生风险升高。同时,近期多个相关研究证实,部分严重的TTH亚型实质上存在一定神经生物学基础。

   如何确诊TTH

   目前,《国际头痛疾病诊断分类》第3版是该病的最新诊断标准。标准中,TTH的诊断标准如下:

   1.发作性TTH持续30分钟至7天;慢性TTH持续数小时或呈持续性;

   2.疼痛至少具有以下特征中的两个:压迫、紧缩感(非搏动性);也可为胀痛、头颈背僵硬感;伴或不伴肌肉触痛、压痛。轻或中度(不影响日常生活)。双侧,多位于双侧颈枕部或全颅。

日常生活如行走或上楼梯不加重疼痛。

   3.具有以下症状中1项:

   无恶心和(或)呕吐(可以畏食)。通常无畏光和畏声,或仅出现其中之一。不能归因于其他疾病。

   如何治疗TTH

   临床上对于TTH的治疗一般以非药物治疗为首选,仅在必要时选择药物治疗方案。

   1. TTH的非药物治疗

TTH的非药物治疗方案主要有针灸、推拿、结缔组织手法治疗、物理治疗、松弛训练等。其中针灸和推拿以其疗效明显和见效快的特点,已经得到较为普遍的应用,且得到了相当数量的研究证实。

   又因为焦虑、抑郁、紧张等精神心理也是TTH的病因之一,在排除器质性疾病引起的头痛后,心理治疗也是本病治疗的常用手段之一。向患者进行充分的解释,缓解其紧张情绪,消除应激,解除造成焦虑和抑郁的精神因素,开展心理教育,再配合休息和适当的娱乐活动,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复发。

   2.TTH的药物治疗

   由于本病的病因尚不明确,药物选择时以对症治疗为主。

   口服药物是紧张型头痛患者治疗的首选方案。本病患者对NSAIDs类药物常不敏感,因此治疗的一线药物主要为三环类抗抑郁药,此类药物不但可以减少头痛的频率和强度,同时可以改善睡眠障碍并治疗潜在的抑郁,一般在3~4周内患者症状可达到明显缓解。需要注意的是,三环类抗抑郁药可能导致镇静、口干、视力模糊、便秘以及尿潴留等不良反应,应提前向患者告知,并在情况较重时及时做对应处理。而对于口服药物治疗效果不佳且临床症状较为严重的患者,使用麻醉药物进行颈椎硬膜外阻滞和星状神经节阻滞可以有效缓解头痛,一般依据临床症状,以天或周为周期,分次进行。必要时,这种疗法也可用于患者口服药物生效前的症状缓解。

   三、小结

   TTH病程多呈慢性,常反复发作、迁延多年,常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充分了解TTH,掌握TTH的应对手段,可有效帮助患者改善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供稿:神经内科五病区 刘洋 编辑:宣传科 吕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