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建院50周年—叙事医学】大赛获奖作品(2)重生

时间:2022-05-31浏览:43

   我们常说你永远不知道明天和意外那个会先来,但明天总会来的,只是如果意外先来了,明天就不再是属于你的明天。对于王姨来说,这个意外却来的那么突然。

   王女士,55岁,多发性骨髓瘤,和我妈妈相似的年龄,不同的是她的头上光秃秃的,没有一跟头发。在我的印象里,她不爱笑,沉默寡言,每次在病房看到她,她都是带着一顶帽子,不是在睡觉就是在躺着刷手机。这次入院和以往来化疗不一样,这次的她将作为齐市第一例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进入移植仓接受治疗。

   移植对一切都要求的太严格了,一旦出现严重合并症和感染是致死的。起初她还是有顾虑的,一直犹豫,但是她的病情如果再拖下去就错过了最佳的移植时间。每当她想起病逝的丈夫以及和自己相依为命的女儿的时候,都默默流泪,犹豫再三,终于下定决心,找到姜主任说:“主任,我的女儿已经没有爸爸了,不能再没有妈妈,我要活着,我还要看着我的女儿考大学和成家”。主任眼含泪水握着她的手说:“放心,我一定尽我的全力为你治病”。

   进入移植仓,作为护理组的负责人,对于我来说是一个考验,一旦患者出现感染,是不可控的,那个时候的我只有一个心愿,希望她能够好起来,能够活着从移植仓内走出去,对于她来说更是一个考验,陌生的环境、独立的空间、安静的病房,往往会让患者感到无助和彷徨,但是对于治疗疾病来说,我们别无选择。11月15日,王姨进仓了,刚开始的清髓和回输进行的很顺利,平时不苟言笑的她,说话也明显的多了,她总对我说:累一天了,歇一会去吧,我啥事没有,可好了。说完呲牙一笑,可能因为她那一口洁白的烤瓷牙,笑起来格外的好看。但是我知道移植不仅仅是眼前的美好,因为清髓药物马法兰的副反应实在是太大。在进入移植仓后的第二周,我清晰的记得那天是周一,吃完午饭后,我看到本在休息的她突然起身呕吐,我赶忙进到百级仓内,想为她清理呕吐物的时候,我看到纸篓内那一抹红,我的心咯噔一下,我下意识的抬头去看她,这时我俩四目相对,她那种渴求、无助的目光映入眼帘,她哭腔的问我:我没事吧?我镇定的说:“没事姨,这是有反应了,别害怕,您先躺一会”。我马上用对讲告知医生她的病情变化,紧接着王姨的大便也不成形并带血,在主任的分析以及紧急和移植专家会诊后,得出结论,是王姨出现了整个消化道黏膜的溃疡。听到这个结果,让我意外,马法兰非常常见的是口腔黏膜严重溃疡,可是王姨没有,她竟然是先从消化道开始的,天啊,我整个心都揪起来了,这不仅意味着王姨出现了严重的副反应,还意味着在血象为0时,大面积的溃疡会导致她出现感染。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跟着嘴里的黏膜慢慢的也出现了大的溃疡。针对她的病情,我们对她进行禁食水,止血,保护黏膜等对症的治疗,每天为她配制各种漱口液,可是这时的王姨由于胃肠道的反应,漱口液根本不能用,一漱口就剧烈的干呕并带血,我们还怕呕吐时颅内压的骤增引起颅内出血,这可怎么办,心理在想还有没有什么别的方法了呢,还有没有。最后我们想到每次口护后,用GM漱口液的棉球压至创面,并将B2研磨成粉,用棉签为她涂到口腔破溃处,每次为她涂药时,王姨都紧闭双眼,攥紧双拳,涂完双手捂着两颊呜呜的叫着,我站在她旁边轻轻的抚摸着她的背,看着她手心内凹进去深深的指甲印,和眼缝的眼泪,心理甭提多难受了。

   在移植团队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和护理下,王姨的情况有了好转,一次我问她:姨,这么多天没吃饭了,馋不馋?她:“馋,咋不馋呢,我就想吃我姐炖的小鸡,哎呀,可好吃了”。说完还咽一口吐沫,我看她那憧憬那样,说:“行,等过两天咱就吃”。她刚咧嘴一笑,脸上的表情瞬间停止,我看着她问,是不是疼了,她张嘴嘴说“嗯”。时间一天一天过去,进入移植仓的第32天,王姨粒细胞成功的植入,当得知这一消息,她激动的流泪,开心的大笑,此刻她的生命再度的绽放。

   短短的32天,看着王姨与病魔生死较量,涅槃重生,我不禁在想生命是什么?生命是盛开的花朵,从呱呱坠地,到捶捶老矣,一生时光的交付,其过程,绽放美丽,走过春秋,犹如一场花开,潋滟过时光,也馨香过岁月,直到韶华近倾。唯有那些被风雨洗礼过后的生命,才绽放的更有风韵傲骨,受得起岁月沧桑。作为一名护士,我深深感受到护理职业的伟大,如一只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默默的守护着病人的生命,保护着病人的健康。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每天把简单和平凡演绎成无数个精彩。用美好的心灵和精湛的技术呵护每一位病人,使病人的生命延续,健康重现,幸福永在。(供稿:血液风湿科二病区 王毓蕾 摄像、编辑:宣传科 张宁)

血液风湿科二病区王毓蕾在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