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建院50周年—精技术】齐医附属二院成功开展市内首例经皮冠状动脉旋磨术

时间:2022-07-26浏览:583

   7月21日下午,齐医附属二院心血管内科三、四病区在吴晓杰主任带领下成功完成一例经皮冠状动脉旋磨术,同时还是市内第一例采用旋磨技术完成的冠脉介入手术。此次手术的成功开展,填补市内技术空白,标志医院冠脉介入治疗技术有了突破性进展、进入一个更高更精准的微创治疗时代。

   70岁的石大爷反复胸痛十多年,当日清晨,心绞痛发作,剧烈胸痛超过了半小时,持续不缓解,石大爷实在是无法忍受,便口服了单硝酸异山梨酯,在没有明显好转的情况下,家人急忙送石大爷去当地医院就诊,当地医生给予对症治疗,效果仍不佳,疼痛一直没有改善。家属立即联系到了之前就诊于齐医附属二院心血管内科的吴晓杰主任。接到电话后,吴晓杰主任马上意识到石大爷的病情危急,并指导家属迅速赶往医院救治。

   8年前石大爷在齐医附属二院住院治疗,当时初步诊断为“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行冠脉造影检查提示三支血管严重病变,右冠中远段闭塞,前降支近段90%狭窄,回旋支近段85%狭窄,三支血管狭窄非常严重,伴有严重钙化,提示支架手术风险非常高,由于当时的技术限制,吴晓杰主任便建议首选是搭桥手术治疗,相对比支架手术风险小,但是患者比较畏惧搭桥手术,一直以口服药物维持治疗,未行支架和搭桥手术。八年来,因为没有处理血管,未经任何相关手术,仅采用药物维持,病情控制不佳,反复心绞痛发作,严重影响了生活质量。

   来到医院后,吴晓杰主任了解到了石大爷的情况,考虑为急性冠脉综合征,立即开放绿色通道,给予石大爷行心电图检查和快速心肌酶检测,结果提示急性心肌梗死,吴晓杰主任马上联系导管室,同时急诊复查冠脉造影,结果发现右冠中远段仍未闭塞病变,同时中段狭窄也出现90%重度狭窄,回旋支狭窄程度高达95%,最危急生命的是左主干和前降支的病变伴有钙化、扭曲,另外合并左主干病变,左主干开口狭窄达70%至80%,这是冠心病里最严重也是最难处理的一种情况,患者病情十分严重,危及生命。

   此时此刻,吴晓杰主任立即组织科室医生团队争分夺秒研究治疗方案,对病情进行充分评估后,提出2种方案。首先是先试图打通右冠,把闭塞的病变打开,打开血管后给予右冠PCI术治疗,择期在考虑左侧血管病变的下一步治疗,但因为患者右冠闭塞年限时间较长,钙化严重,闭塞病变打开难度较大,非常有可能开通不了闭塞病变,可能会延误治疗时机。第二方案也是保命方案,但需承担极大风险,即处理左主干病变及前降支近段病变,但此种方案风险大且难度高,左主干病变处理时随时可出现心脏骤停,前降支病变为重度狭窄且伴有严重钙化和扭曲,普通治疗很难解决严重钙化,器械很难通过狭窄段,狭窄病变能否充分扩展,这些问题都充满挑战,面对这种情况,吴晓杰主任当机立断采取第二方案,采用目前最先进的一种治疗办法冠脉旋磨技术进行治疗。冠脉旋磨技术是属于冠脉介入治疗领域高尖端的技术,采用尖端技术把钙化病变的位置处理干净,之后再用球囊扩张完成手术。在和家属充分沟通后,患者家属十分信任吴晓杰主任及其团队,同意采取经皮冠状动脉旋磨术治疗。

心血管内科三、四、七病区主任吴晓杰进行术中指导

   为确保手术顺利进行,吴晓杰主任带领团队,制定了周密稳妥的手术方案。心血管内科三病区副主任戚增明、心血管内科四病区副主任李景瑞为石大爷行经皮冠状动脉旋磨术治疗+球囊扩张术+支架术。手术选用2.0钻头通过14-16万转高速旋转精细打磨钙化病变,经过不懈努力,反复进行约10余次,历经大约20分钟,旋磨头突破病变段,提示旋磨成功,解决钙化病变。然后再应用Boston2.5x12mm(16-20atmx4-6s)后扩球囊、乐普2.5x10mm(2-10atmx2-6s)切割球囊,再行反复扩张前降支近段病变处,钙化病变松动,支架得以能够通过,之后于前降支近段由远及近成功植入两枚支架,前降支血流TIMI3级。并联合切割球囊等治疗手段,成功于前降支近段及左主干放置3枚支架,经过三个小时的艰苦奋战,手术顺利完成,挽救了患者的生命。

心血管内科三、四病区副主任戚增明(右)、李景瑞为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旋磨术治疗+球囊扩张术+支架术

   手术结束,石大爷的儿子眼含热泪,抱着吴晓杰主任激动的连声说道“感谢齐医附属二院领导的支持,感谢吴晓杰主任的医疗团队,是你们精湛的技术给了我父亲第二次生命。”术后,石大爷平安回到病房,生命体征平稳,无明显不适表现,并与医生及家属热情交谈,目前,石大爷恢复良好,即将康复出院。

吴晓杰主任带领医护团队看望患者术后情况

   皮冠状动脉旋磨术的成功开展,进一步拓宽了医院冠脉介入治疗的适应症,提高了复杂冠脉介入治疗的成功率,极大改善患者预后,为医院在复杂冠脉介入技术的发展上奠定了基础,同时对广大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治疗起到极大的帮助,也为全市此类患者带来福音。(供稿:心血管内科四病区 李景瑞 摄像、编辑:宣传科 张宁)

【科普知识】

   旋磨技术:冠状动脉旋磨技术始于20世纪80年代,早期由DavidAuth发明1988年初次用于患者的治疗。在一些特殊病变如严重重钙化病变,旋磨技术几乎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PCI)顺利完成不可缺少的一种技术。冠状动脉旋磨术采用呈橄榄型的带有钻石颗粒旋磨头,根据“差异切割” 或“选择性切割”的的原理消除软性、纤维化及钙化的所有形态学斑块;形成一个光滑的内腔通道,消除或减少血管壁的气压性创伤;最小化血管壁的伸展和弹性回缩[。对于一些严重狭窄伴重度钙化或纤维化的病变,球囊可能无法通过或病变难以扩张开,不仅即刻效果不理想,远期再狭窄率也较高。冠状动脉旋磨术用物理的方法将动脉硬化斑块祛除,以提高即刻效果,并有可能降低远期再狭窄率,是临床上较为有用的介入治疗手段。

旋磨设备

【原理】

   冠状动脉旋磨术是采用呈橄榄型的带有钻石颗粒旋磨头,根据“差异切割”原理选择性地祛除纤维化或钙化的动脉硬化斑块,而具有弹性的血管组织在高速旋转的旋磨头通过时

会自然弹开,即旋磨头不切割有弹性的组织正常冠脉。

【适应症】

   1.在血管内膜呈环形表浅严重钙化、导引钢丝已通过病变但球囊导管不能跨越,或者在支架置入前预扩张球囊不能对狭窄病变作充分扩张。

   2.对某些钙化病变行DES置入术时,为了使支架均匀贴壁。

   3.严重狭窄病变或CTO~变,球囊导管不能通过病变等。

【专家简介】

吴晓杰:心血管内科三、四、七病区主任 主任医师 省首届龙江名医

   1991年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临床专业,获医学学士学位。现任心内科三病区、四病区主任,主任医师。兼任黑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一届脑心同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黑龙江省抑郁症防治研究会第一届委员会理事、黑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一届心脏重症分会委员、齐市医学会第五届老年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委员,齐齐哈尔市政协委员、建华区政协常委。2007年赴广州中山大学附属医院专修“心衰”治疗一年,2009年赴北京安贞医院专修冠脉介入(冠脉造影、支架术)及高血压病的诊疗一年。先后参与省市科研十余项,在国家、省级刊物上发表。文章十余篇,撰写论著两部,主持完成的科研项目荣获市科技进步类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一项。

   长期致力于循环系统疾病的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对心血管的常见病、多发病如心力衰竭、冠心病、心肌梗死、高血压病、心律失常、心脏骤停等疾病的诊疗处于领先水平。尤其是疑难冠脉介入手术治疗、各种心脏病的终末期导致的顽固型心衰等疾病的治愈率较高,对循环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先后荣获首届黑龙江省卫生系统“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省卫生计生专业高层次优秀人才、首届龙江名医、齐市科学技术协会专家委员会专家、全市卫生系统创建群众满意医院活动先进工作者、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审稿专家、医院“十佳”医务工作者、多次获得医学院及医院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戚增明:心血管内科三病区副主任 医学硕士

   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曾先后在沈阳陆军总院,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进修冠脉介入。擅长冠心病介入治疗年PCI治疗量500余例,尤其熟练处理急性心肌梗死的急诊PCI、冠脉分叉病变、多支病变、左主干病变治疗,慢性闭塞病变(CTO)、药物球囊治疗术、可吸收支架植入术,冠脉旋磨术,冠脉OCT腔内影像学检查及心脏起搏器植入术、主动脉球囊反搏术(IABP),擅长肺动脉高压诊断及右心导管检查,急慢性肺动脉栓塞介入治疗、此外对结构性心脏病及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心血管内科常见病有丰富的治疗经验。发表国家级论文多篇,市级科研一项,专利一项。

李景瑞:心内科四病区主任 副主任医师 讲师

   2006年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临床专业,副主任医师,讲师,多次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进修学习,参与编写著作《实用临床诊治指南》,主持多项临床及教学科研,多篇论文发表于国家核心期刊,擅长心血管介入治疗,包括冠脉介入,心脏永久起搏器置入术,心脏射频消融术等,精通心内科如高血压病,心力哀竭,冠心病,心律失常等疾病的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