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之窗】草爬子是什么?它会给人带来哪些危害?

时间:2024-05-24浏览:10

草爬子俗称蜱虫,它是贪婪的吸血者!蜱可以吸血,壁虱、扁虱、草爬子、犬豆子、八脚子等都是它的俗称。蜱通常寄生在鼠类、狗、家畜等体表,一般呈红褐色或灰褐色,长卵圆形,背腹扁平,不吸血时蜱的体积只有芝麻到米粒大小,吸饱血后的蜱圆滚滚犹如黄豆粒甚至更大。每到春季蜱就进入活动高峰。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俗称“蜱虫病”,是一种由新型布尼亚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该疾病主要通过蜱虫叮咬传播,直接接触患者血液或体液也可能被感染。感染后出现发热、头痛、关节痛、腹泻、干咳等症状。

蜱生活在草丛、灌木丛或树木繁茂的地方,以及动物体表。在户外遛狗、露营、园艺、采茶、耕种或打猎都可能会与蜱亲密接触,也有人在院子或社区里感染蜱虫的先例。

蜱一般寄生在动物皮肤较薄、不易被搔动的部位,例如人体的头皮、腰部、腋窝、腹股沟及脚踝下方等。

小小蜱虫危害大!

蜱常通过叮咬吸血传播病原体(病毒、细菌、寄生虫)使人、动物患病,给人类健康及畜牧业带来很大危害。

当然并不是一旦被蜱叮咬就会导致疾病。一般蜱叮咬后可引起过敏、溃疡或发炎等症状,多较轻微。有时也可引起严重疾病,部分疾病,如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死率可超过10%,一定要引起重视!如果能够早发现、早治疗可显著降低疾病重症率和病死率。

新型布尼亚病毒又称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SFTSV),也叫“蜱咬热”“蜱虫病”,每年4月至10月多发,以青壮年居多。主要通过携带该病毒的蜱虫叮咬传播。该病在蜱虫活跃的丘陵、山区和林地频发。近年来发现,病人的血液、血性分泌物也含有大量病毒,因此,密切接触病人也有很大感染风险。

感染新型布尼亚病毒后,一般要经过1~2周的潜伏期,然后突然急性起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体温多在38℃以上,重者持续高热,可达40℃以上,部分病例热程可长达10天以上。

同时,伴有乏力、厌食、恶心、呕吐等,血常规检测可以发现白细胞和/或血小板进行性下降。严重可因休克、呼吸衰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等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

去除蜱虫勿使蛮力如有不适要及时就医

切记!无论是在人体或动物体表,还是墙面或地面发现蜱,不要用手直接接触,更不能挤破,要用镊子或其他工具夹取;如不慎皮肤接触蜱,尤其是蜱挤破后的流出物,要用碘酒或酒精做局部消毒处理,如出现发热等不适,应尽快就医。

如果被蜱虫叮咬,重要的是要尽快去除蜱虫!勿使用蛮力,请谨记以下步骤:

1.用干净的细尖头镊子将蜱虫尽可能靠近皮肤表面夹住,以稳定、均匀的力向上拉动,不要扭曲或猛拉蜱虫,这会导致蜱虫口腔部分脱落并留在皮肤中。也可先用酒精喷涂在蜱体,再用尖头镊子取下蜱。

2.如果发生口腔部分脱落并留在皮肤中,用镊子取出口腔部分;如果不能用镊子轻易地取出,也不要过于担心,可不动,让皮肤愈合。清除蜱虫后,用碘酒、酒精或肥皂和水彻底清洁叮咬部位和双手。有条件者应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处理。

3.特别提醒小伙伴,被蜱虫叮咬后,如果出现发热、乏力、头疼等身体不适,要尽快就医,告诉医生被蜱叮咬的情况,叮咬发生的时间和地点。

如果可能的话,拔下来的蜱虫不要扔掉,可以把它放进一个密封的塑料袋或者瓶子冻进冰箱,以便在需要就医的情况下为医护人员提供参考信息。

最后,提醒小伙伴们出没草丛、灌木丛或树木繁茂的地区,请多注意!游玩后及时检查身体表面和衣物上有无蜱虫附着,回家后最好能够及时淋浴,让蜱虫无处藏身!(供稿:感染性疾病科 李彦 张瑞 责编:宣传科 李征 一审:李彦 二审:高秀文 三审:刘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