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之窗】齐医附属二院骨外科三病区:一文读懂什么是腰椎间盘突出

时间:2024-09-04浏览:17

    近期骨外科三病区病人方阿姨,15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腰部疼痛症状,当时未予以重视,未进行任何处置及治疗,后期频繁出现疼痛症状,近期伴有间歇性跛行情况,影响日常生活,MRI检查结果提示,腰椎椎体有退行性改变。入院后给予详细查体及进一步完善相关检查,结合症状、查体及影像检查,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完善术前准备后,给予局麻下行椎间盘镜下椎管减压成形、神经根管松解、间盘摘除、纤维环缝合治疗。相较于传统开方手术,目前微创治疗已能达到开放手术治疗效果,患者创伤小,恢复快。手术在局部麻醉下进行,减少了老年病人麻醉相关风险,手术时长一般在1-2小时即可完成。术后第二天即可下地行走,住院周期短(一般5-7天),住院花费少,患者满意度高,手术效果明显。


    像方阿姨这样的患者还有很多,腰疼、腿疼的现象在生活中比较常见,尤其是中老年人群中更是普遍。有相关文献统计过,在人的一生中有80%的人都经历过腰疼或腿疼。当起不来床,弯不下腰,走路脚后跟像针扎,大腿小腿连着疼,出现这些症状时,很可能就是腰椎间盘出了问题。那么,从临床上来讲,什么是腰椎间盘突出呢?腰椎间盘突出症有哪些症状?腰椎间盘突出症好发于哪些人群?什么原因会导致腰椎间盘突出?腰椎间盘突出症怎么治疗?等相关问题,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啦,下面跟随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一、什么叫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又称腰椎纤维环破裂症,是因腰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突出的髓核组织刺激或压迫硬膜囊、神经根、马尾神经所引起的一种综合症,是腰腿痛常见的病因之一,属于中医学“腰痛”的范畴。长期反复腰腿痛,常常会给患者造成极大的痛苦,影响生活质量,甚至丧失工作、生活能力。

   二、腰椎间盘突出症有哪些症状?

   1、腰痛:最多见,一般早期仅有腰痛,可为急性剧烈疼痛或慢性隐痛,当病人负压增加如咳嗽、喷嚏、排便或弯腰时可引起疼痛或是疼痛加重。

   2、坐骨神经痛:多表现为一侧,疼痛从下腰部向臀部、下肢、足背或足外侧放射,可伴有麻木感。

   3、马尾神经受压:中央型的腰椎间盘突出,由于突出的组织直接作用,使马尾神经受压,表现为双侧大腿、小腿、足跟后侧及会阴部迟钝,大、小变功能障碍。

   三、腰椎间盘突出症好发于哪些人群?

   1、体力劳动者 从事体力劳动,尤其是30~45岁左右,长期处于高强度劳动状态的男性,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几率要明显高于其他人。

   2、特殊职业者 司机、运动员等特殊职业者长期工作或训练中,经常久坐或久站,腰部承重力过重,可能压迫局部神经根组织,诱发腰椎间盘突出症。

   3、腰部发育异常者 先天性腰椎间盘发育不良或畸形、腰椎骶化、椎弓崩解等人群,也会影响腰椎正常的功能,增加腰部额外负担而诱发腰背痛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生。

   四、什么原因会导致腰椎间盘突出?

   1、年龄增长 当年龄增长后,腰椎间盘会出现老化的情况,具体表现为椎间盘的水分逐渐降低,引起椎间盘纤维环破裂,导致髓核向后或者向外突出,从而发生腰椎间盘突出。

   2、腰姿不正 生活工作中养成了不良的姿势,如长期久坐、长期久站、长期弯腰等,都会引起腰椎间盘局部压力过大,损害纤维环。

   3、外力 体力活太重,腰部负重太大的人群,长期使椎间盘反复受到刺激和变形,容易引起椎间盘突出。

   4、腰骶部先天发育异常 包括腰椎骶化、骶椎腰化、半椎体畸形、小关节畸形和关节突不对称等。上述因素可使下腰椎承受的应力发生改变,从而构成椎间盘内压升高和易发生退变和损伤。

   5、多种急性诱发因素 在椎间盘退行性变的基础上,某种可诱发椎间隙压力突然升高的因素也可致髓核突出。常见的诱发因素有增加腹压、突然负重、妊娠、受寒和受潮等。

   五、腰椎间盘突出症怎么治疗?

   (一)保守对症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大多数病人可以经非手术治疗缓解或治愈。

   1、治疗原理:非手术治疗并非将退变突出的椎间盘组织回复原位,而是改变椎间盘组织与受压神经根的相对位置或部分回纳,减轻对神经根的压迫,松解神经根的粘连,消除神经根的炎症,从而缓解症状。

   2、适合对象:

   ① 年轻、初次发作或病程较短者;

   ② 症状较轻,休息后症状可自行缓解者;

   ③ 影像学检查无明显椎管狭窄。

   3、治疗方式:

   ①绝对卧床休息 初次发作时,应严格卧床休息,强调大、小便均不应下床或坐起, 这样才能有比较好的效果。卧床休息3周后可以佩戴腰围保护下起床活动, 3个月内不做弯腰持物动作。此方法简单有效,但较难坚持。缓解后,应加强腰背肌锻炼,以减少复发的几率。

   ②中西医药物对症治疗 对急性期疼痛明显,影响睡眠,神经根炎性反应剧烈者,可应用消炎止痛剂,如双氯芬酸钠缓释剂、塞来昔布等。同时根据腰痛中医辩证分型可口服通红四物汤、独活寄生汤等。

   ③中医特色外治及针灸推拿治疗 中医特色熨烫、涂擦等治疗以温经通络止痛,针灸推拿治疗以局部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④牵引治疗 采用骨盆牵引,可增加椎间隙宽度,减少椎间盘内压,椎间盘突出部分回纳,减轻对神经根的刺激和压迫,需要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

   ⑤康复治疗:物理因子治疗及手法治疗可缓解肌肉痉挛,减轻椎间盘内压力,但注意暴力推拿按摩可以导致病情加重,应慎重。

   ⑥运动疗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长期坚持腰背肌和腹肌的锻炼,对预防腰痛的复发有积极作用,需注意选择适宜的方法、注意动作的准确、严格掌握循序渐进的原则、避寒保暖、持之以恒,坚持练功。如:单侧后踢腿、飞燕式锻炼、挺腹疗法。

   (二)手术治疗

   1、适合对象:

   ①腰椎间盘突出症经严格非手术治疗6-8周后根性疼痛不缓解或持续加重,严重影响生活。

   ②出现马尾综合症

   ③同时影像学改变与临床表现相吻合

   2、手术方式:

   ①单纯开窗椎间盘摘除术

   ②椎间孔镜、椎间盘镜等微创手术

   ③后路椎间融合内固定术(PLIF、TLIF)

   ④其它:髓核溶解、臭氧消融等

   六、腰椎间盘突出症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怎样预防?

   1、保持腰椎的正确姿势(腰椎前凸位),坐姿时应选择高且有靠背的椅子,卧位应选择硬板床。

   2、学习省力的姿势动作,如搬重物时尽量采取屈膝屈髋下蹲,避免直腿弯腰搬物,同时,重物应尽量靠近身体。

   3、在一定的时间内应随时调节体位,不要长时间处于一种姿势,如久坐,尤其长时间弯腰最易引起椎间盘后突。

   4、避免在腰椎侧弯及扭转时突然用力,不能避免时,也应先做热身运动,以增强脊柱抗复合能力。

   5、开车时,驾驶座椅应调校至身体坐正,颈部活动自如, 背部和腰部有足够和均衡的承托。

   6、运动时应避免过度冲撞、扭转、跳跃等动作,原则上应避免所有在运动中会产生双脚腾空动作或腰部过度扭转动作的运动。(供稿:骨外科三病区 王彪 责编:宣传科 吕唱 一审:朱剑锋 二审:高秀文 三审:刘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