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9月第二个周六被定为世界急救日。这一天,全球各地都会举办各种活动,以提高公众对急救知识的认识和技能的掌握。急救,在关键时刻,不仅能够挽救生命,还能减轻伤害。
什么是急救?
急救是指在紧急情况下,如突发伤病或灾害事故发生时,在专业医疗人员到达之前,对伤病员进行的初步、及时、有效的救护措施。
为什么急救重要?
在紧急情况下,最初的几分钟至关重要,被称为“黄金4分钟”。在这段时间内,如果能够进行有效的急救,可以大大提高生存机会。
常用急救技能:
1.胸外心脏按压:用于心脏骤停情况。通过在胸骨上施压来维持血液循环。
2. 人工呼吸:适用于溺水、窒息等情况。操作包括保持呼吸道畅通,进行口对口呼吸。
3.喉咙被鱼刺卡住:,应立即停止进食,可以试着轻轻咳嗽,如果鱼刺位置较浅,在可看到的范围内,可以用手电筒照亮口腔,用干净的镊子或筷子轻轻尝试夹出鱼刺。如果自己无法看到鱼刺,应该立即就医。
4.被宠物狗咬伤:可以立即用肥皂水(或其他弱碱性清洗剂)和一定压力的流动清水交替清洗咬伤和抓伤的每处伤口至少 15 分钟,及时就医,接种疫苗。
除此之外,生活中还有许多急救的方法,比如海姆立克急救法,用于处理窒息情况,操作方法包括站在患者背后,用双臂环抱其腰部,进行特定的腹部冲击动作。蜂蛰,小心拔出毒刺,轻轻挤捏伤口,挤出毒液等等。
掌握基本的急救知识,不仅能在紧急情况下救助他人,也能在必要时自救。世界急救日提醒我们,急救技能的学习和普及对于每个人来说都至关重要。让我们共同成为生命的守护者。(供稿:超声科 王影 责编:宣传科 赵萌 一审:刘慧临 二审:高秀文 三审:刘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