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是世界卫生日,今年的主题为“保障母婴健康,呵护祖国未来”。母婴健康是衡量一个国家公共卫生水平的核心指标,更是民族振兴的基石。值此全球关注健康之日,我们呼吁全社会共同行动,为每一位母亲和新生儿筑牢生命防线,为祖国的未来播种希望。
一、孕期健康:筑牢生命第一道屏障
1.定期产检,防患未然。必查项目:孕早期B超(确认宫内妊娠)、NT检查(11-13周)、唐氏筛查/无创DNA(16-20周)、大排畸超声(20-24周)、妊娠期糖尿病筛查(24-28周)。高危妊娠管理:高龄(≥35岁)、高血压、糖尿病、多胎妊娠等需加强监测,遵医嘱制定个性化方案。
2.营养与生活方式:关键营养素:叶酸(孕前3个月至孕早期)、铁、钙、DHA,避免盲目进补。禁忌提醒:戒烟戒酒、忌生食、慎用药物(需医生指导)。
3.心理健康不容忽视:约15%-25%孕妇会出现焦虑或抑郁,家人应主动关怀,必要时寻求专业心理支持。
二、分娩安全:科学选择,降低风险
1.自然分娩 vs 剖宫产:自然分娩: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首选方式,利于母婴恢复,降低新生儿呼吸系统风险。剖宫产:仅建议在胎位异常、胎盘前置、胎儿窘迫等医学指征下进行,避免无指征剖宫产。
2.分娩镇痛技术:椎管内麻醉(“无痛分娩”)可有效缓解疼痛,安全性高。
3.警惕急危重症:五大产科急症:产后出血、子痫前期、羊水栓塞、胎盘早剥、脐带脱垂。建立“产科快速反应团队”,保障黄金时间救治。
三、产后护理:延续关爱,促进康复
1.产妇恢复要点:会阴侧切或剖宫产切口需保持清洁,观察红肿渗液。盆底肌修复:产后42天评估,通过凯格尔运动或电刺激预防尿失禁、子宫脱垂。
2. 新生儿早期保健:黄金1小时:尽早肌肤接触、母乳喂养,刺激泌乳并增强新生儿免疫力。出生后72小时完成苯丙酮尿症、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等遗传代谢病筛查。
3. 产后抑郁预防:及时发现产妇情绪低落、失眠、自责,持续2周以上需及时就医。家人应分担育儿压力,避免“为母则刚”的刻板要求。
母婴健康始于科学孕育,成于安全分娩,守于精心照护。作为生命的起点,产科健康关乎每个家庭的幸福,更关乎国家未来。让我们以世界卫生日为契机,从关爱身边的每一位母亲和儿童做起,用行动传递温暖,用责任守护生命。唯有筑牢健康起点,方能培育出茁壮的“未来栋梁”;唯有今天的全心投入,方能换来祖国明天的繁荣昌盛!(供稿:产科 李浩 责编:宣传科 赵萌 一审:高玉春 二审:高秀文 三审:刘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