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9日是第20个“世界卒中日”。今年,世界卒中组织(WSO)确定的全球核心口号为:“Every Minute Counts. Know the signs of stroke. Act FAST.”(分秒必争,识别卒中,快速行动)。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中国卒中学会发布了2025年世界卒中日中文主题:“尽早识别,立刻就医”。

卒中的发病率:中国每年新发卒中病例约340万(全球占比约30%),卒中发生后每分钟约有190万个脑细胞死亡,而我国40岁及以上人群现患人数已达1242万,平均每10秒就有1人初发或复发。
脑卒中到底是什么?
脑卒中是急性脑血管病引起的局部脑功能障碍,其临床症候持续超过24小时。卒中包括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缺血性卒中又称脑梗死,包括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占卒中的85%。
如果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症候持续时间<24小时,称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出血性卒中是因脑血管出血所致,出血性卒中占卒中的15%。
大脑控制着整个身体,所以卒中的症状遍布全身。具体出现什么症状,取决于脑组织受损的部位。
卒中的特点

卒中的危害

卒中的危险因素

卒中有哪些症兆

快速识别脑卒中
卒中救治的黄金时间窗极短——缺血性卒中发病4.5小时内可溶栓,24小时内可取栓,越早治疗康复希望越大。普及两类识别工具,请市民朋友们务必牢记:
1.1张脸:观察面部是否不对称、嘴角歪斜
2.2只臂:抬起双臂,看是否单侧无力下垂
3.0(聆)听:对话时是否言语不清、表达困难

如何预防脑卒中?
卒中防治的核心在“早”,普通市民需筑牢四道防线:
1.吃对饭:每日盐≤5克,少吃油炸食品,增加深海鱼、坚果等优质蛋白;
2.动起来: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快走、游泳等),避免久坐;
3.控慢病:高血压患者需每日测血压,糖尿病患者严控血糖,遵医嘱服药不擅自停药;
4.查隐患:40岁以上每年做一次颈动脉超声,有家族史者提前至35岁。

卒中防治需全民参与,关键在“早预防、早识别、早治疗”,通过科学预防、及时救治和规范康复,降低疾病负担。让我们以行动践行“健康中国”,共筑脑血管健康防线!

王建东:神经内科二病区主任 主任医师 教授 硕士研究生导师
主要社会兼职: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眩晕医学专业委员会 委员
黑龙江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 委员
黑龙江省脑血管病学会认知功能障碍专业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
黑龙江省神经变性病学会 理事
黑龙江省老年医学研究会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专业委会 委员
黑龙江省医学会眩晕分会 委员
齐齐哈尔市医学会眩晕分会 副主任委员
齐齐哈尔市医师协会脑小血管病分会 副主任委员
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SCI收录2篇、北大中文核心期刊2篇。主编著作2部。主持及参与齐齐哈尔市科技局指令性科研5项,其中“前庭康复训练联合盐酸氟西汀治疗慢性主观性头晕疗效研究”获黑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技术奖优秀项目。主持及参与齐齐哈尔医学院教研4项。
(供稿:神经内科二病区 毛芳 责编:宣传科 赵萌 一审:王建东 二审:高秀文 三审:刘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