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媒体报道

医学院附属二院艺高人胆大

时间:2009-05-08编发部门:宣传科稿件提供:浏览:881

    7月10日,经过20天的治疗、手术、化疗后,癌症患者李某终于开心地走出齐医学院附属二院耳鼻喉科病房,先后经受了10次手术的她,终于在科主任赵治明的精心医治下,清除了顽疾。

    10年前,家住龙沙区的李某被诊断为左下颌肿物,术后病理诊断为腮腺癌,从此,李某不得不面对癌魔的折磨,并先后在我市和外埠多家医院进行了9次手术。

    近1年来,李某感到左耳疼痛、还时常流脓,经医生检查,她的左耳内已充满肿物,耳后还有1个瘘口不断向外流出脓液。经CT检查回报,李某的左侧外耳、中耳、颞骨已发生占位性病变,如不及时治疗,肿瘤将继续向内发展,破坏颅内组织,随时危急生命。但面对这样危重的病情、罕见的病例,许多医院都回绝了老人手术治疗的愿望。

    今年6月5日,已59岁的李某来到齐医学院附属二院,耳鼻喉科主任赵治明凭借多年经验,决定尽快为老人进行手术,以便彻底清除左耳及周围的肿瘤。

    经过近一周的术前准备,赵治明带领3名医生开始了这次复杂的手术。手术中,不但要躲避颈内动静脉、乙状窦等错综复杂的血管,将左耳、颞骨及颈部的肿物连带皮肤、肌肉和部分骨组织完全地切除掉,还要将切除后留在左脸后面的“深坑”用正常组织修补上。赵治明巧妙地在李某的左胸前打开一个切口,将连有部分皮肤、皮下组织、胸大肌和胸肩峰动脉的组织,通过左锁骨下精心“开凿”的“隧道”,转移并填充进了左耳手术留下的“深坑”,使这里重新填补上了正常新鲜的组织。经过近一天的奋战,一次我市罕见的“左耳、颞骨、颈部肿物切除,胸大肌皮瓣转移术”成功完成。

    在随后近1个月的术后营养、改善循环、化疗等治疗中,转移的皮瓣成活良好,血液供应正常,老人又能笑对生活了。(摘自鹤城晚报 2006.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