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8-15
-
08-15
-
06-18
-
04-24
-
04-14
-
04-21
齐医学院附属二院连创两次奇迹
8月19日上午,齐医学院附属二院神经内科挤满了患者家属崔某的颅内放一个支架,彻底解决了老人大脑中动脉狭窄的难题,患者家属欢呼雀跃。当日9时30分左右,崔某在家人的陪伴下回到了病房,看着老人自如的动作,等待的家属喜极而泣。住院一周以来,医生一次及时的抢救将崔某拉下死亡线,这次又用小支架治好了困扰他多年的颅内动脉狭窄,这真是两奇迹啊!
8月12日晚1时许,60岁的崔某感到左侧手脚无力,曾患脑梗塞的他有了种不详的预兆,立即在家人的陪同下赶到齐医学院附属二院神经内科。经该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李杰初步诊断,老人出现的是“一过性脑缺血发作”,并立即给予抗血小板、扩容等对症治疗。第二天,崔某又出现了4次相同的肢体无力症状。李杰凭经验判断,患者右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可能缺血,应立即进行影像定位,以便进行彻底治疗。
8月14日上午,就在崔某被送入造影室准备进行检查时,又一次出现了右侧肢体无力,随后,又出现意识模糊、左侧肢体瘫等症状。眼疾手快的李杰立即对崔某进行了全脑血管造影,发现老人右侧大脑中动脉M1段出现闭塞。“抓住有利时机,越快抢救越好!”20分钟后,一切准备就绪,为抢救老人而准备的溶栓导管已进入右颈内动脉,随后,溶栓剂被泵入。30分钟后,当溶栓剂全部泵入后,全脑血管造影显示,崔某颅内闭塞的血管又重新开放了,意识、肢体、肌力也迅速恢复!在场的医护人员悬着的心终于落下了。
虽然崔某躲过了一劫,但脑内血管依然处于狭窄状态,随时都有闭塞的危险,而目前我市治疗此类疾病还没有任何办法,要么开颅、要么等死。为让崔某彻底恢复健康,李杰决定利用目前国内最新开展的介入治疗技术,在其颅内狭窄的血管处放置一个支架,将狭窄的血管撑开,以解决右脑缺血问题。
8月19日上午8时许,在全脑血管造影的帮助下,李杰将一个支架成功放置在了崔某的右侧大脑中动脉M1段狭窄处,整个过程不到40分钟。这一新技术也填补了我市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介入治疗的空白。(2006.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