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媒体报道

介入动脉溶栓 五小时化险为夷

时间:2009-05-11编发部门:宣传科稿件提供:浏览:853

    1月6日,家住昂昂溪区的郑先生被诊断为脑血管闭塞引起的“脑梗死”。但发病5个多小时后,症状又消失了。原来,这是齐医学院附属二院引进的“超早期、超选择性动脉溶栓术”使他化险为夷的。
 
    当日下午,61岁的郑先生突然出现了言语含糊不清、右侧肢体偏瘫症状。家人于下午5时10分将郑先生送到齐医学院附属二院就诊。经查:患者血压高达200/120mmHg,右侧颅神经瘫痪、右侧肢体瘫痪。但急查头颅CT并未显示与本次发病相关的病灶。该院神经内科主任周洁信及副主任李杰,根据多年临床经验果断为郑先生确诊为“急性脑梗死的超早期”。为避免全身静脉用药引起出血倾向、疗效差、恢复慢及后遗症多等诸多问题,周洁信和李杰决定为他进行“超早期、超选择性动脉溶栓术”。
 
    当晚6时30分,李杰副主任在医生王岩的配合下,开始为病人进行全脑血管造影,进一步明确了病人的血管闭塞情况。晚7时45分经微导管泵入尿激酶。40分钟后,病人闭塞的血管再通了,肌力也恢复正常。此时,距病人发病的时间是5小时55分!所有在场的医务人员与他的家人一样都十分高兴,家人更是庆幸选择了溶栓术,使郑先生躲过一劫。
(摘自鹤城晚报 2007.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