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媒体报道

复活生命中枢创奇迹

时间:2009-05-12编发部门:宣传科稿件提供:浏览:738

——附属二院全省首次成功抢救脑干损伤患者
 

    如果一个人出现原发性脑干损伤,就近乎等于在医学上被宣判了死刑,即使存活下来也是植物人。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目前国内外医学尚无有效治疗方法的病症,却在齐医学院附属二院被成功救治。
 

    一周前,这名曾徘徊在死亡边缘的患者,奇迹般地复活后,不但意识清醒,还可以下地行走了,这在我省还是首例,在整个医疗界也是少见的成功病例。
 

    2月9日,龙江县50岁的马女士突遇车祸。当被送到附属二院时,伤者已经昏迷,呼吸困难、瞳孔散大固定,血压测不到,耳鼻溢出血性分泌物。CT显示其脑内多处出血,全身5处大范围骨折,血气胸,肺部因撞击碾压充满了水、气、血,导致创伤性湿肺。神经外科主任刘兴权和副主任刘增良产生了疑问:患者已濒临死亡,一定还有没被发现的伤情。“可能是生命的中枢-脑干受到损伤,应在中脑动眼神经核部位,CT是显示不清的。”医院内心血管科、呼吸科、麻醉科、胸外科、骨外科等,很快对马女士进行会诊,确认为脑干损伤。各科专家为马桂荣拟定了缜密的治疗方案。
 

    救治过程中,患者多次出现呼吸暂停、心率加速和血压测不到等危及生命的情况。入院第4天,马女士开始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并发症也随之而来,严重的肺部感染让救治过程更加艰难,但医护人员没有放弃,大家轮番守候在病床前,观察病情,调整用药。入院7天后,马女士终于能自主呼吸,血压逐渐平稳。3月5日,她终于撤掉了呼吸机。之后马女士的左侧肢体逐渐出现轻微活动,居然能自动睁眼,听到声音。再后来,马女士对简单的问话可以用点头、摇头、眨眼表示。两个月后,她终于开始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了。

    5月5日,卧床近3个月的马女士在搀扶下,可以下地行走了。6月10日,马女士康复出院。

 

                                                          (摘自鹤城晚报 2008.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