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医院新闻

医生回天有术 老妪绝处逢生

时间:2009-07-29编发部门:宣传科稿件提供:浏览:715

    7月20日这天,在我院泌尿外科住院的兰淑珍大妈就要出院了。张晓阳主任带领医护人员再一次来到病房为老人检查身体。当老人的儿女们确信母亲真的躲过了这一劫后,喜不自禁,不由得想起了这两个多月来的看病历程、亲人们心情的大起大落,尤其是在我院住院后这十几个日日夜夜的担忧、心痛、惊喜,以及在老母亲住院期间医护人员令他们感动的一切……
 

    兰淑珍大妈今年78岁了,一年前,发现右侧腹部有一包块,当时未在意。二个月前又出现了双下肢浮肿,右侧腹部胀满、不适及行动不便等症状,且右腹部包块增大明显、生长迅速。曾在外地医院就诊,被诊断为“右肾区占位”。老人的儿女带着她走了多家医院,都因其年龄大以及疾病的复杂程度,不敢接诊治疗,一家人几乎绝望了。看着老母亲的病情在一天天加重,儿女们心痛不已,更是心急如焚,于是,7月1日又带着她慕名来到我院泌尿外科求治。
 

    入院后,张晓阳主任对老人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检查,又做了腹部CT、核磁共振等,并与肿瘤外科王天昌主任共同会诊,最后诊断为“右侧腹膜后恶性肿瘤”。肿瘤巨大且为囊实性改变,约为20cm×17cm×15cm。生长于右侧腹膜后、肝肾之间,且右肾已受侵,肝脏及下腔静脉受压严重,下腔静脉受压导致双下肢浮肿进行性加重。
 

    看到此种情况,医生们认为手术治疗是唯一的办法。但其手术所具有的危险性及难度是十分罕见的。因为病人年龄大、心脏功能也不好,而且肿瘤与周围组织器官粘连,使之严重受损,术中会因大出血或肿瘤破裂而致患者死亡。可看到快速增大且随时破裂的肿瘤、浮肿的双腿及患者和家属的焦急心情,他们决定冒着风险为患者施行手术。
 

    术前,张主任组织了泌尿、肿瘤外科、麻醉科、心内科等医护人员共同制定了详尽的手术方案,做好了应对各种意外情况的准备。7月7日早9时,王天昌主任和张晓阳主任亲自操刀,麻醉科主任孙宝文为其进行全麻,心内科医生王艳丽给予术中监护,并在肿瘤外科副主任鲍红光、泌尿外科副主任刘涛、医生董波及手术室护士的密切配合下,开始了手术。
 

    术前虽已估计到手术的难度,但手术的艰难与凶险远远超过术前的预想。术中肿瘤的血运非常丰富,每游离到一处均有供应血管,断开血管既有可能大出血。而最难的是游离肿瘤压迫的下腔静脉,此处长约5cm,下腔静脉本身就很薄弱,而受压的管腔贴在一起,已呈片状。医生们小心翼翼地剥离、止血、结扎,以避免损伤造成大出血,终于成功剥离开了。又发现肿瘤侵犯了膈肌。在切除肿瘤时,胸腔又出现了一个5cm的漏洞,接着,又施行了膈肌修补术。手术共历时7个小时,术中输全血及红细胞约3000ml、补液5000ml。终于成功地、完整地切除了重达4公斤的肿瘤及右肾。下午4时,手术顺利结束。
 

    此时,从手术台上下来的张晓阳、王天昌主任已是双腿麻木、几近虚脱;医护人员们也是个个疲惫不堪,汗水湿透了手术衣裤。但他们心里却是释然的、欣慰的。因为他们以自己强烈的责任感承受住了巨大的压力,以自己精湛的医术诠释了救死扶伤的使命,以自己高尚的医德成功地拯救了又一个鲜活的生命。
 

    回到病房后,医护人员的治疗和护理更是精心。因为老人不仅心衰且是过敏体质,多种药物过敏,医生董波在选择药物时慎之又慎、反复推敲;每一次为患者用药、试敏,护士长李玉晶都是亲自去做,并观察用药无反应后才离开病房。就这样,老人在三天后,安全度过了休克期和感染期。接着,浮肿逐渐消失、低蛋白血症慢慢得到纠正,一周后肠道功能逐渐恢复正常。二周后,身体基本恢复正常,可以出院了。
 

    临出院时,老人的子女对前来探望的医护人员表达了真诚的谢意,并感慨地说,你们也该好好休息了。因为自从我们老母亲住院,大家就一直担着心,没有好好休息过。尤其是医生董波多次在深夜因老人病情变化被叫到医院来,而且毫无怨言;术前一天晚上他还值夜班,为观察与治疗又出现了消化道出血的老人,一夜未合眼,第二天又照常参加了手术……附属二院医护人员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术真是令我们全家人终生难忘啊。
 

    得知要出院了,兰大妈更是笑逐颜开,还和在场的医护人员们合影留念,要在心里永远记住这些让她重获新生的白衣天使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