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媒体报道

抚今追昔绘远景 医海扬帆谱华章

时间:2010-08-26编发部门:宣传科稿件提供:浏览:649

——齐齐哈尔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发展纪实


编者按:38年峥嵘岁月,38年砥砺奋进。齐齐哈尔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在时代的发展与变迁中成长。她始建于1972年10月,名为嫩江地区中心医院,1985年3月起隶属齐齐哈尔医学院,更名为齐齐哈尔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她担负着齐市七区九县及内蒙周边地区广大人民群众的疾病防治工作,同时还担任着齐齐哈尔医学院临床教学及实习任务。38年来,几代附属二院人秉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励精图治,开拓进取,医院不断发展壮大,由弱到强,现已成为黑龙江省西部地区医疗卫生行业的“标杆”形象,散发出一座城市医疗“名片”的独特魅力。
 

    抚今追昔共绘医院远景,医海扬帆再谱发展华章。为展现医院各项业务技术的发展历程,全面推介附属二院独特的文化底蕴和先进的技术优势,本报记者特采写了一篇该院的发展纪实,以让更多的读者全面了解蜚声黑龙江省西北部地区的名院风采。
 

    近年来,附属二院在老一辈院领导和医务工作者打下的坚实基础上,在以张淑英为院长的新一届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坚持科学发展,励精图治,加强内涵建设,以对人民群众生命健康高度负责为己任,以创建文明单位为主旋律,坚持文明建院、科技兴院、依法治院的原则,以弘扬“团结、创新、积极、务实”的医院精神,以“刻苦钻研、无私奉献、竭诚服务”的服务理念,以“用心培育名医、精心打造名科、齐心创建名院”的思想意识,以及以“厚德、精术、存诚、博爱”的院训,适时调整发展战略,以人为本,内强素质、外塑形象,打造了一支思想过硬、技术过硬、作风过硬、服务一流的职工队伍,使医院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如今,附属二院已涌现出一批灿若群星的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人才,造就了我市堪称一流的医疗护理队伍,打造了闻名遐迩的血液专科等十二个品牌专科,赢得了广大患者的如潮好评,赢得了省、市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

 

管理创新   诚信立院取得骄人业绩

 

    随着医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医院的生存和发展,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面对机遇和挑战,新一届领导班子带领全院职工认真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新时期卫生工作改革的精神,确定了新的发展思路和工作方针,通过管理培训、职业道德、文明职工、党风廉政、医德医风、党员教育等系列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使医务人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树立爱岗敬业、文明服务的新形象。
 

    工作中,附属二院把三个文明建设作为统一的奋斗目标,一起研究、布置、检查和落实。建立健全了一整套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建设相适应的精神文明建设运行机制。组织职工学习《黑龙江省文明单位建设条例》、《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八荣八耻》、《十七大报告》等书籍。并组织专人进行辅导讲座和考试,开展“改陋习、树新风、塑形象”等活动;从而增加了职工的社会公德意识和创建文明单位的自觉性。
 

    为加强行风建设,医院针对职业特点组织开展了职业道德讲座、观看警示录像片,使职工的法律意识不断增强。建立医德医风档案,聘请社会监督员,召开患者和监督员座谈会,定期征求意见。通过对出院病人进行入户调查,满意度达到99%。
 

    在抓职工素质建设上,医院坚持在职工中强化道德修养和责任意识教育,开展“医术好、服务好、形象好、群众满意”的“三好一满意”活动,以人员高素质、服务高质量、管理高效率为主线,强化教育培训,实施各类主题实践活动,促进了全院文明素质、服务能力和作风建设水平再提高、再跨越。
 

    此外,他们把医疗质量管理作为创建的一个重要内容来抓。为提高医疗技术水平,他们采取岗位练兵,技术竞赛,培训讲座,走出去,请进来等形式,不断培养专业人才和提高业务能力。近几年,医院共组织40余次的全院性业务学习和岗位培训竞赛,选送56人赴国内知名医院研修,有60名医护人员分别参加了我市举办的医疗护理技术比赛,均取得了优异成绩。
 

    几年来,他们通过创建 “群众满意医院”、“质量管理年建设”、“平安医院创建”、“文明单位创建”和科学发展观的学习等系列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使医务人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树立爱岗敬业、文明服务的新形象。全面提升了职工的整体素质,提高了为民服务水平。
 

    由于他们在管理上从创新入手,从而在医疗、教学、科研等领域以及医院规模、功能等综合实力方面走在了全市卫生系统的先进行列,并在社会效益上和经济效益上都取得了骄人业绩。近年来,患者的满意率不断上升,医院的业务收入以每年递增25%的水平向前发展,先后被省卫生厅授予“文化建设先进单位”、“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绿色医院”、“政风行风建设最佳单位”;获得市“文明单位标兵”、“诚信和谐医院”、“花园式医院”、“创建医德医风示范医院”、“物价信得过标兵单位”、“综合治理五连冠单位”等殊荣。

 

技术创新   科教兴院奏响华彩乐章

 

    作为医疗机构,医疗质量、技术水平是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所在,经过38年的发展,特别是近年来,医院把开展高、精、尖、新技术作为推进医院发展的重头戏,靠技术创新创造效益。在注重医疗设备的更新和引进的同时,大力发展专科建设,努力培养医学人才,使医院的诊疗范围、技术水平和医疗质量又上了一个新台阶。医院开展的腹腔镜微创技术、心脑血管介入技术、消化内窥镜治疗技术、神经外科面肌痉挛微血管减压术、血液病治疗新技术等,均在我市处于领先地位,多项技术填补空白,几年来,医院共有32个科研项目获市科技进步奖,有200余项新技术被应用到临床,有40多项新技术填补了市空白,有560多篇论文在省级、国家级杂志上刊登,目前在研课题5项,获黑龙江省教委批准科研立项3项,市科技局科研立项9项,其中1项被确定为我市社会发展攻关项目。
 

    第二附属医院现有职工923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818人,副高职称以上人员174 人。设有临床及医技科室45个,其中一级学科 16个,二级学科 22 个。临床教研室15个,齐齐哈尔医学院血液病研究所和精神卫生研究所坐落在此。建院近40年来,全院职工精诚团结,艰苦创业,使医院逐步发展壮大,设备不断更新,技术力量不断加强,机构设施逐步完善。目前,医院拥有核磁共振、64排CT、大型C型臂介入系统、全身螺旋CT、全息三维立体彩超、CR计算机成像系统、“蔡司”手术显微镜、ECT、大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五分类血球仪、气压弹道碎石机等高、精、尖设备及腹腔镜、胆道镜、经鼻胃镜、宫腔镜、前列腺电切镜、经皮肾镜、输尿管镜、关节镜、椎间盘镜等微创检查治疗设备。在医院现有的45个临床及医技科室中,血液内科、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消化内科、肾内科、呼吸内科、普外科、骨外科、泌尿外科、神经外科、耳鼻喉科、妇科等12个科室已经成为了市里、医学院及医院的重点专科、学科。尤其是腔镜、介入等微创技术位居我市领先地位。
 

    血液内科为全市重点学科,我市的龙头科室。血液病的诊断、治疗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对白血病和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治疗的缓解率达90%以上,近年又开展了G显带技术对恶性血液病染色体核型分析的研究,此项技术填补了市内空白,有多项科研和新技术获得了省、市多项奖励,科内人员还承担了齐齐哈尔医学院血液病研究所的研究工作。
 

    神经内科在神经血管内介入治疗技术领域已走在了我市前列。特别是应用超早期、超选择性、接触性溶栓和血管内支架、NBCA胶和微螺旋圈混合栓塞治疗脑动脉畸形等技术获得满意效果。
 

    心内科成功开展了冠状动脉造影及球囊扩张成形术与支架植入术、永久起搏器安装术一千余例,尤其是房、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在我市首开先河。
 

    消化内科开展的经皮经肝胆道支架置入术填补了我市空白。较早在我市开展了ERCP、内镜下支架置入、息肉切除、食道曲张静脉套扎等介入治疗技术。
 

    肾内科开展了尿红细胞形态学检查及肾活检技术;采用先进的血液净化设备,开展血液透析、滤过、灌流及血浆置换等技术。同时还开展了腹膜透析。
 

    普外科腹腔镜下已完成胆囊切除等手术2000余例。在我市首先开展了腹腔镜下甲状腺手术、胃大部切除术、小肠肿瘤切除术、右半结肠切除术、脾切除术等新技术。
 

    神经外科开展的面肌痉挛和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添补了我市空白,现已完成近百例,治愈率达100%。
 

    泌尿外科开展了前列腺汽化电切治疗前列腺增生、腹腔镜下肾囊肿手术。经皮肾镜、输尿管镜及气压弹道碎石技术的应用,为科室发展打开了新的局面。
 

    骨外科在颈、腰椎疾病、先天性髋脱位的治疗方面及人工关节置换、间盘镜微创手术达到省内先进水平,目前关节镜、间盘镜已广泛应用于微创手术中。
 

    妇产科在全市率先开展了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出、卵巢囊肿、子宫内膜异位症切除术、子宫切除、盆底重建术等取得了满意的疗效,全市最早引进的宫颈疾病“TCT”检测技术及Leep刀治疗仪,使宫颈癌得到早期的诊断及治疗。 
                    

    耳鼻喉科在市内独家开展了下咽癌切除胸大肌皮瓣转移修复术,还开展鼻内窥镜下蝶鞍斜坡区脊索瘤切除术、视神经减压术,取得了良好效果。
 

    作为教学医院,他们为国家输送本、专科生万余名。同时,他们还将科研工作作为带动医院发展和进步的关键,为不断提高科研的水平和质量,医院在全面发展医疗工作的同时,始终把“人才培养、科教兴院”作为自身发展的目标和方向,并逐年加大科研经费的投入,努力为医护人员搭建和创造科研的平台,积极鼓励和支持医护人员参加各类学术会议。近年来共完成各类科研课题123项,其中获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3项、三等奖16项,黑龙江省医疗新技术应用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2项。
 

    在短短几年时间里,他们走的这条“技术创新、设备更新,人才培养、科教兴院”的道路,为附属二院的振兴和发展奏响了华彩乐章。

 

文化创新   构建和谐打造服务品牌

 

    医院的一切管理行为,最终都会以医院文化的形式被总结。文化是软实力,优秀的医院文化,会从根本上影响医院的医疗服务、医疗安全、医疗质量和员工的工作态度,起到凝聚力量、树立品牌的作用。附属二院的领导者深谙此道,近年来,医院致力于优秀文化的创建与培育,经过多年摸索,形成了富有本院特色的先进医院文化建设体系,有效地铸造了医院核心价值观,打造出了鹤城医疗领域的服务品牌,令其在医疗机构如何构建社会和谐、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步入附属二院,催人奋进的医院文化如春风扑面而来:医院党委把开展文化活动作为创建的有效载体,常年坚持开展“三下乡”、“社会公益”、“文化体育”活动。每年组织青年团员到烈士墓祭扫;到SOS村为孤儿送去文化用品、讲解医学常识;建立医院网站、编辑院报,对先进人物、医疗动态、新技术等进行宣传报道,设计医院院徽和院歌,坚持在职工中强化道德修养和责任意识教育。今年,医院开展了“医术好、服务好、形象好、群众满意”的“三好一满意”活动,以人员高素质、服务高质量、管理高效率为主线,强化教育培训,实施各类主题实践活动,并制定了 “十条禁令”、“三个一样”,细化了奖惩规定,并设有委屈奖,奖惩分明,这些举措不但使职工们牢固树立主人翁责任感,更促进了全院文明素质、服务能力和作风建设水平再提高、再跨越。
 

    此外,医院大力倡导“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提高服务起点,创新服务方式,优化服务流程,围绕“以病人为中心”,不断改善基础设施建设。为实现建设现代化医院的目标,医院投入1亿多元兴建的外科综合大楼已正式启用,综合服务楼即将启用,现代化的外科综合楼内装备有目前我市最先进的层流净化手术室和HIS系统。在每一间病房里都备有液晶电视、当前最先进的可调式病床和呼叫器,在每个病床间都配有隔帘,病房的设计更具人性化。在新楼启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患者的数量就翻了一番。很多老患者都说,过去是这个医院的技术和服务留住了我们,现在环境好了,我们更哪儿也不去了。为了让所有来附属二院就医的患者都能拥有温馨、舒适的就医环境,今年,附属二院还对门诊设施进行了改建装修,并于明年兴建4万平方米的内科综合楼。
 

    多年来,医院始终以“病人至上、质量第一”为宗旨,秉承“厚德”、“精术”、“存诚”、“博爱”的院训,用精湛的技术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取得了金字塔式效应,很多患者都是慕名而来。神经科原来只有一个病区,30多张床位,可近两年来,由于患者量居高不下越来越多,搬进新楼后,他们又增设了两个病区,可床位仍然紧张。心内科原来有两个病区,由于患者猛增又增加了一个病区,现在还是床位不够用。由此可见,附属二院受到了广大患者何等的认可与好评,在鹤城百姓心里,附属二院是技术的先锋,是和谐的旗帜,是服务的品牌。
 

    近年来,医院先后被授予“黑龙江省文化建设先进单位”、“黑龙江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黑龙江省绿色医院”,齐齐哈尔市“平安医院”、“消费者喜爱医院”、“诚信和谐医院”、“物价信得过标兵单位”等。2009年2月,医院被省卫生厅授予“全省卫生系统民主评议医院行风工作贡献奖”,2010年3月被省卫生厅授予“全省卫生系统群众满意医院活动先进集体”,普外科护理小组被评为市卫生系统授予“建功立业先进集体”。
 

    纵观齐齐哈尔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38年发展史,在党的正确领导下,附属二院人以其大跨步飞越,迅速发展成为鹤城医疗界一颗耀眼的明星。正如世人所说——“你是一艘刻有红十字的航船,是生命的希望更是健康的摇篮;你屹立在嫩江之滨,你高耸在劳动湖畔,你用你年轻的容颜映射出了成熟和稳健。38年栉风沐雨,38年弹指挥间;38年孜孜不倦,38年无私奉献。一代代坚强的院领导集团,睿智地指挥着全盘,以正确的方针和路线,将设备简陋、人才匮乏、条件艰苦的“沟壑山峦”,移为人才荟萃、技术一流、设备精良的“绿色平原”。在这里,处处渗透着厚德、精术、存诚、博爱的氛围,医护人员人人技术精深,不但让众多危重生命起死回生,还秉持科学、严谨、求实、奉献的人本精神,进行创造性的服务民生,并将医术和品德传承……”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面对日新月异的新形势,我们坚信,齐齐哈尔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在省卫生厅、市卫生局和医学院的领导下,将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大业继往开来,以更加饱满的热情、积极的进取心态、扎实的工作作风,必定迎来新的腾飞和辉煌!                                                                       

                  (鹤城晚报记者  许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