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8-15
-
08-15
-
06-18
-
04-24
-
04-14
-
04-21
——访齐医学院附属二院肿瘤外科主任王天昌
“谢谢王主任,救了我的命……”老人紧紧地拉着齐医学院附属二院肿瘤外科主任王天昌的手,十分感激地说。
2010年10月的一天,一位年已78岁的男性老人,带着满心的疑惑,走进了齐医学院附属二院外科大楼,到七楼肿瘤外科来找王天昌主任,只因近一个月来,他小便时总有尿液从肛门流出……
王天昌主任热情地接待了老人,并根据老人介绍的情况对其进行了细致的检查,通过肠镜发现老人患的是乙状结肠癌,肿瘤侵及膀胱后壁,造成结肠膀胱瘘,膀胱收缩将尿挤进直肠,随之从肛门流出,需要手术才能解决。
因患者年龄大,基础疾病多,还患有糖尿病,手术做不好会有生命危险,不做手术又是对患者极大地不负责任。于是,王主任凭借多年的经验,决定为老人实施手术。
在手术过程中,王主任发现老人的肿瘤不仅破坏了结肠,而且还扩散到膀胱和右输尿管,王主任在控制好老人血糖的同时,在泌尿外科的配合下将肿瘤和右输尿管部分切除,并切除部分膀胱,然后对膀胱进行修补,将输尿管再吻合接上,仅用了4个小时,王主任与同事们一起将老人的病灶彻底清理干净,这才有了上面老人感谢的一幕。
因外科处理较好,老人术后无并发症。一个月后,老人又来到医院进行化疗,王主任采用了FLFOX方案对患者进行化疗,效果特别好。
像这样将患者从死神手中拉回来的情况,王天昌主任年平均能完成手术500多例以上,且无医疗差错。
的确,以王天昌为领军人的附属二院肿瘤外科,历经38年的发展,不仅拥有氩气刀、多功能监护仪,各种胃肠吻合器和重症监护病房、深静脉营养、肿瘤化疗药物配制室等先进医疗资源,还能开展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肝癌切除术,胃癌,结肠癌,直肠癌TME根治术,尤其是低位、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肺癌,食管癌根治性手术,尤其是全肺切除术,支气管袖状切除术,三切口食管癌根治术;乳腺癌的各种根治性手术,保乳手术;甲状腺癌根治性颈淋巴结清扫术,功能性颈淋巴结清扫术等技术;尤以低位直肠癌的保肛手术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为该科室的疑难手术特色。并且,这些技术均已达到国内先进、省内领先水平。
在肿瘤的手术治疗、化疗,生物治疗、内分泌治疗、中医中药治疗,癌性疼痛的治疗,以及恶性胸水、腹水治疗,骨转移、脑转移,恶液质治疗等,均已形成了特色和优势。
那么,王天昌何以有如此高的精湛技艺,带领肿瘤外科的全体医护人员,挽救众多肿瘤患者于沉疴之中?何以有如此高尚的医德,吸引众多患者蜂拥而至,让肿瘤外科的37张病床一直爆满?这还要从头说起——
因执著 他博采医学精髓
初识王天昌主任,只见他身材魁梧,说话幽默风趣,为人谦逊温和,他那睿智、深邃的目光中,流露出的是自信与激扬,给人一种踏实、温暖的感觉。
王天昌主任能从事医学,走上肿瘤外科之路,还要从他年轻时的一件小事说起……
1960年,王天昌出生在拜泉县的一个小山村,在他上高中的时候,有一名学医的大学生被下放到他的家乡改造,天昌的父亲就问这个有学问的人,天昌将来能做点什么?这个大学生说,看他性格沉稳,可以报考医学。也就是这句点拨,让他有了目标。他刚读完高中,1977年恢复高考,他第一批报考了哈医大,而且成绩优异地步入了医学殿堂。
“有了目标,就有了奋斗的方向。”在读书期间,王天昌依然十分刻苦,他用一份坚毅与执著,每天遨游在医学圣殿,一份欲救死扶伤的责任,在他那颗善良的心中不断地升腾,激发他不断跨越。
1982年8月,王天昌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医疗系,学士学位。同年,被分配到齐医学院附属二院(原嫩江地区中心医院)外科工作。那时,他对外科手术十分痴迷,用他的话说,看到病人那么痛苦让人心疼,只要我用手术将患者的病灶取出来,不就没事了吗?
“热爱是最好的老师。”王天昌,自从参加工作后,便全身心地投入到临床中,他怀着一份深深的挚爱将时间投入到工作和学习中,他认真对待每一例手术,不断积累丰富的临床经验,工作之余会翻阅大量专业文献,了解国内外最新的学术动态和信息,获取最先进的技术和治疗方法,通过实践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诊断、治疗水平。
1986年,他赴北京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腹部外科进修学习一年,1987年晋为主治医师,1993年任肿瘤外科副主任,1997年晋为副主任医师,肿瘤外科主任,2002年晋为主任医师。
正因为王天昌饱啜了祖国医学文化之雨露,博采了医学名家之精髓,逐渐形成独到的治病救人手法。他从事肿瘤外科工作近30年,在肿瘤的个体化、规范化、综合治疗方面积累了相当丰富的临床经验,成为了远近闻名的肿瘤专家和学者。他还边学习、边实践、边总结,主编的《现代乳腺外科》获优秀青年学术著作奖,还取得市级科研成果4个,市科技进步奖2项。兼任东北三省肠内、肠外营养支持专业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肠内、肠外营养支持专业委员会委员,齐市抗癌协会副理事长,齐医学院教授、学科带头人。
凭实力 挽救生命于一线
“选择了医生这个职业就意味着奉献,尽全力为病人解除痛苦是一个医生义不容辞的责任。”这是王天昌主任常说的话,同时他也是这样做的。
二十八年来,王天昌主任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和满腔的热情,善待每一位就诊的患者,无论贫富贵贱、职位高低,他都以同样的胸怀珍视他们的生命,用精湛的技术和热情的服务延续他们的生命……
2010年8月,一位家住外县、年已68岁的宫姓老人,因眼睛和皮肤黄、且浑身痒得厉害,在当地按肝炎病来治疗无效,后转院到市内的一家大医院治疗仍无果,经打听慕名来到附属二院,王天昌主任接待了他。
经细致检查发现,患者得的是胆总管下端癌。如果因肿瘤造成胆道梗阻时间过长,就会使患者肝功能衰竭,有生命危险。王天昌主任便迅速凭借高超的医术,为老人实施了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即切除胃、胆管、胰头、十二指肠和空肠,再将胰腺和空肠吻合、胆管与空肠吻合、胃与空肠吻合——“四切三吻”的高难度手术治疗。
术后第二天,患者的眼睛和皮肤就不黄啦,浑身也不痒啦。这让患者及家属极其感动,制作一面“病魔昔日遇天昌 春雷携手把病除”的锦旗,将王天昌主任和郑春雷医生的名字都贯穿到锦旗中,亲自送来以表对他们救命之恩的感谢。
同一时期,还有一位孙姓的女士,患有低位胆总管癌,王天昌主任也为其实施了“四切三吻”手术,为其成功进行了肿瘤的切除手术,挽救了她的生命。
前些日子,一位50多岁的男性患者,因吞咽困难,吃什么都噎,来到附属二院,经过食管钡剂造影、电子胃镜等检查发现,患者患上了食管癌,经仔细检查发现,癌细胞比较局限,但需要马上手术。
经过准备后,王天昌主任为患者实施了中段食管癌三切口手术,在右侧开胸,将食管游离;胸关上后,翻身重新消毒,再游离胃;最后将食管切除,将胃提到颈部与食管吻合,最后做成胃代食管将其放入胸腔,将患者挽救于危难。
还有一位60多岁的男人,患有食管癌,9月份在哈尔滨做的手术,因在外地手术费用高,术后便来到附属二院进行化疗,不仅发现附属二院食管癌手术做得好,还发现其化疗方案和哈尔滨的一样,在药物的使用上也非常标准、到位,如今已化疗三个周期,术后副反应少,体重也增加了,便说:“早知如此,就不到别处去做手术啦。”
……
像这样的患者,王天昌主任和肿瘤外科的医护人员,凭借自身的实力,挽救了一例又一例。用王天昌主任的话说,当看到病入膏肓的患者手术后从死亡的边缘被拉回来,再次从沉疴中绽放笑脸,为众多患者在心中根植了生的希望时,是他心里最舒服的时候。
“肿瘤外科的患者,不同于其他的患者,他们在这儿治疗就是将命交给你了,你不放在心上就不够意思。”王天昌朴实的话语,深刻地道出他的心声。在王天昌主任心中,时时牵挂着患者,每个重病患者的基本情况他都了然于胸,不只是在医院,即使下班时间,他依然在考虑患者的问题;他怀着对患者高度负责的精神,坚持每日至少三查房,在节假日也要查房;他的手机二十四小时不关机,不论白天、黑夜,只要病人有事他随叫随到;即使去外地开会,他也会时常打电话回来询问情况;尽管超负荷的工作已经让他疲惫不堪,他仍积极做好晚期病人的临终关怀,挤出时间去看望他们……
春夏秋冬、年复一年,王天昌兢兢业业、踏踏实实,在“甘于寂寞”中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在平凡细微中展示着人格与品德的高尚,用无悔的奉献书写着不平凡的人生。
求卓越 引科室集体向前
思想有多远,道路就能走多远。
肿瘤外科建于1972年,经过不断发展,科室始终以病人为中心,结合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在救治了大批肿瘤患者的同时,医疗业务水平也获得了长足的进步和提高,如今已发展成为黑龙江省西北部地区具有很高知名度的重点科室。现有医生5名,其中主任医师1人,主治医师1人,硕士学位3人。现有护士9人,每年开展大中型手术数百例,治愈好转率达90%以上。
自王天昌担任主任以来,他一直按照国家卫生部三级专科医院管理标准实行科室业务管理,严格按照国内外肿瘤疾病诊治规范和NCCN指南,以卫生部临床路径为基础,从医疗效果质量保障、医疗风险防范、整体化、个性化诊断治疗优化、病人权益保障和服务等多个角度出发,采用信息化技术制定系统的临床医疗护理业务控制流程、质量标准和管理平台。从宏观到微观、整体到个体全面实施精细化医疗质量管理,提升和保持优良医疗护理技术水平。
在医学的道路上,已成为肿瘤专家的王天昌主任,依然不辍学习,他会经常参加各种学术交流会议,诸如胰腺癌会议,每四年一届,他已参加三届,先后到江西、广西、北京与会,通过这样的会议,不仅掌握胰腺癌最前沿的技术,而且可以和专家面对面地交流,解决手术中遇到的难题。
就在采访的当天,他晚上七点还要乘飞机去三亚,参加由中华肿瘤杂志编辑部主办的“全国肿瘤多学科诊治新概念研讨会”,进行学术交流。他说,肿瘤的治疗是一个综合治疗的过程,有放疗、化疗、免疫、靶向、微波、射频等,手术只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还需跟进治疗,这些都要有最前沿的技术。
并且,近年来随着国际上肿瘤治疗技术与手段的日新月异,肿瘤外科将逐步进入到有别于传统外科手术的“精准时代”。相较传统的外科手术,现今的肿瘤外科从过去的根治扩大化切除术,已经逐渐过渡发展成为在保留正常器官、组织的基础上,更加重视患者器官功能的保留、重建,微创、减少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和患者的心理需求,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期均得到了大幅度提高。
王天昌主任不仅注重自身的学习与发展,还充分带动科室的全体工作人员共同成长。肿瘤外科的全体医护人员,也会轮流去北京或哈尔滨学习,基本每个月一次。通过学习,他们深入掌握了前沿的规范和个性化的化疗方案,并全部应用于工作中,对一些骨转移患者,或发现肿瘤较晚的一些病人,都有一些独到的治疗方法,能够缓解骨痛,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延长了生命。其中,有两位直肠癌患者,术后不仅效果良好,而且已存活27年,就是最好的例证。
家住齐市的孙大爷,如今已是80多岁,1984年患直肠癌,来附属二院做的手术,后来又先后得过一些癌症,最后又得了腮腺癌,也是在这里做的手术,术后效果都非常好。
作为插曲,有一件事值得一提。与孙大爷同一年手术的,还有富裕县的一位患者,他也是因直肠癌做的手术,术后效果良好。术后28天,患者已基本恢复,他的孩子为表示庆贺,给父亲买来一只烧鸡。不料患者淡食已久,此时胃口大开,一顿贪吃竟吃出了肠梗阻,王天昌立即再为其手术,挽救了他的生命。现在老人都70多岁了,却依然很健康,只是见到烧鸡有些“过敏”。
肿瘤外科不仅有形成体系的专家团队,还有以刘影护士长为首的优秀护理人员,她们用爱心、耐心、细心和责任心对待每一个病人,实施以病人为中心的人性化服务,让肿瘤疾病患者,在得到先进、系统、准确、及时诊治的同时,获得家庭式的温馨及无微不至的关怀。
因此,在“三甲”评审中,肿瘤外科从医疗技术水平、职业道德、医疗护理等方面,均得到了高度的评价。
“琴清鹤自舞,花笑鸟当歌。”铺满鲜花的路,总是持续地向前延伸着,这是奋斗者经过长期跋涉,拼命开拓才有的平坦之路;这是奋斗者不畏艰险,奋力攀登才留下的闪光之路。相信,肿瘤外科的全体医护人员会在王天昌主任的带领下不断地前行,引领众多肿瘤患者走上康复之路。 科室热线:2736135 王主任手机:13069985797
(特约记者 付桂华 董晓明 记者 韩艳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