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媒体报道

神经介入技术给力 大医精诚心曲高歌

时间:2011-02-16编发部门:宣传科稿件提供:浏览:669

    齐齐哈尔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为什么能成为国家科技部急性脑血管病治疗“十五攻关项目”协作单位?该院开展的超早期、超选择性脑动静脉溶栓和支架成形术及脑血管畸形栓塞治疗技术,为什么被我市列为2007年重点科研课题?在竞争激烈的医疗市场,附属二院开展的神经介入血管内治疗技术为什么能填补我省西北部地区空白?究竟是什么原因,附属二院不仅雄踞我市脑血管病治疗技术的“制高点”,而且享誉全省?如果你了解附属二院神经内科三病区,这些问号就迎刃而解——
 

    脑血管疾病是导致现代人类死亡的三大疾病之一,死亡率超过了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等,致残率更是居于各种疾病之首。在我国,每年以脑血管疾病为主的神经性疾病发病人数已经超过200万。我市位于北方寒冷地带,脑血管疾病发病人数更是居高不下。
 

    对于脑血管疾病的治疗,以往传统的治疗方式效果总是不尽如人意,即便是治疗后生存下来的患者也有一半以上会致残、长期瘫痪或者生活不能自理,丧失劳动能力,造成沉重的家庭负担。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神经介入治疗打破了这个“尴尬”的局面,以其微创、安全、并发症低等特点不断创造新的医学奇迹。
 

    神经介入治疗是集现代医生的智慧、先进的医疗技术、高科技材料于一身,技术要求高,普通医院无法开展。齐齐哈尔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的神经内科在我市享有盛誉,为让鹤城广大脑血管病患者重新获得高质量的生活,他们励精图治向神经介入治疗技术领域进军。目前,附属二院的神经介入治疗开展得比较成熟,成为我省西北部地区首屈一指的神经内科疾病诊疗基地。
 

搭建平台 培养专业人才
 

    多年来,齐齐哈尔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一直把培养人才当作增强医院核心竞争力和提高卫生技术人员能力素质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开展神经介入治疗,首要任务就是要培养人才。
 

    附属二院神经内科三病区主任李杰,是我市全面开展神经介入治疗的首位神经内科专家。早在2006年3月,他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国际著名神经介入专家凌峰教授指导下,系统研究脑血管病介入治疗。
 

    开展神经介入治疗要有对神经内科、神经外科、放射科及相关学科知识的储备,专业人士形容为:如走钢丝,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如临大敌。神经内科技术全面、有着丰富临床经验的李杰被寄予厚望,挑起了附属二院开展神经介入治疗技术的重任。他不辱使命,不仅成为国家科技部急性脑血管病治疗“十五攻关项目”负责人,而且成为我市脑血管疾病神经介入治疗领域的领军人物。
 

    神经介入治疗不仅需要技术精湛的学科带头人,更需要一支配合紧密的团队。借助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介入治疗中心开展医疗合作的平台,附属二院神经内科的医护人员掌握了全面的神经介入技术及护理技能。2010年,医院扩大了神经内科的规模,成立了三个病区。如今,以开展神经介入技术为龙头的神经内科三病区医护人员互帮互助,勤学上进已蔚然成风,涌现出了一大批医德高尚、技术精湛的优秀专业人员。
 

医技精湛 创造生命奇迹
 

    重点学科建设是医院发展的基石,精湛技术是安身立命之本。实施神经介入治疗,必须有相当的相关学科基础,同时要有规范化的操作和临床处理并发症的经验,技术要求之精准可想而知。那么,附属二院开展的神经介入治疗技术疗效如何?事实最有说服力。
 

    附属二院实施的首例介入治疗非常具有戏剧性,让每一位参与救治的医务人员终生难忘。2006年初冬的一天晚上,我市一高校教师突现左侧肢体时瘫时好,出现语言障碍,来附属二院就诊。主任医师李杰初步诊断患者为右侧大脑中动脉狭窄引起的一过性脑缺血发作。正在等待“全脑血管造影”时,患者突然出现意识模糊、左侧肢体偏瘫。造影显示,病人右侧大脑中动脉血栓已经形成。经过对患者实施动脉溶栓后,仅40分钟,出现奇迹:患者左侧肢体恢复正常、意识清晰。当时,这种现场发病,立即进行介入溶栓治疗的抢救病例,在国内尚属首例。由于患者中动脉重度狭窄,4天后,李杰又为该患者实施了右侧大脑中动脉支架血管成形术,使重度狭窄的血管扩张、重建。此项技术填补了我市空白。
 

    2007年初夏,梅里斯达斡尔族区一刘姓村民在田间劳作时突然昏迷,4个小时后被送入医院。被确认为急性脑干梗死后,李杰立即为患者进行超选择性动脉溶栓治疗。因药液直达病灶,疗效显著,40分钟后,患者意识逐渐恢复正常;两天后,患者独立下床行走,一周后病愈出院。
 

    神经介入治疗不仅对急性脑梗患者有立竿见影的效果,而且对急性脑出血治疗的效果也极佳。2007年8月,林甸县一脑动静脉畸形患者出现急性脑出血症状,经过医生实施介入栓塞治疗,病人在一小时后病情得到明显缓解,半个月后痊愈出院。此项技术填补了省内空白。
 

    奇迹一个接着一个地发生……他们先后开展了全脑血管造影术,颅内外脑动脉狭窄的血管成形支架植入术,急性脑梗死的超早期介入溶栓、取栓术,颈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畸形血管及供应动脉栓塞术,颅内动脉瘤弹簧圈介入栓塞术……截至目前,附属二院开展的神经介入技术已使百余例脑血管疾病患者得到成功救治。
 

利器助阵 演绎化险为夷
 

    一个新学科的建立,离不开人才队伍和技术力量,同时也离不开设备的支撑。介入疗法的操作多在血管内进行,能在人体复杂多变的血管内自由往来穿梭,还真需要有孙大圣的本事。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DSA)系统的支持,就相当于给神经介入治疗找到一双“眼睛”。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是通过电子计算机进行辅助成像的血管造影方法,它是应用计算机程序进行两次成像完成的。脑血管造影的方法是在病人的大腿根部穿刺股动脉,将一细而柔软的导管放入所要显示的动脉,注入含碘造影剂,同时连续拍照,记录造影过程,通过电子计算机辅助成像技术,使脑部的血管图像清晰显示在电视屏幕和X光片上以诊断脑血管疾病。
 

    脑血管造影既可以显示颈动脉、椎动脉、颅内血管本身的完整形态以及改变,如狭窄、梗塞、动脉瘤、痉挛、占位病变等,又可以进行动态观察,根据血管形态的改变,进行紧急或择期的血管重建处理。其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脑血管病的检查,是脑血管疾病诊断的“金标准”,具有不开刀、无需全身麻醉、损伤小、恢复快、效果好的优点。
 

    神经介入治疗是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影像引导下,对颅脑疾患进行直接治疗的方法。那么,哪些疾病需要进行脑血管造影?李杰主任介绍:突然发生的一侧肢体无力、口角歪斜而短时间恢复的患者;3—6小时有卒中样发作,发生中风的某些患者;出现小中风而检查发现有动脉狭窄病变的患者;为预防再发中风而有脑动脉硬化基础的患者;疑有动脉瘤或脑血管畸形的患者。脑血管造影已经是一种成熟的检查方法,凡是可能存在脑血管异常的患者,都应及时到医院接受相关影像学检查,以便对疾病早诊断早治疗。
 

康复跟进 提升治疗效果
 

    有人曾形象地形容脑血管意外的干预手段是一辆战车,这辆战车的两个轮子一个是有效的临床治疗,一个是及时的康复训练。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形成了一个紧密的治疗体系。李杰主任及附属二院神经内科三病区的全体医护人员都深刻认识到这一点,因此他们在积极进行开展介入治疗和临床治疗的同时与康复科密切协作,将全方位的康复治疗引入到临床工作中,康复的跟进,促进了患者的功能恢复,这种二位一体的治疗,显著地提高了脑血管意外的治疗效果,深受患者欢迎。
 

    现代康复的理论依据是大脑损伤后在适宜的训练下,可以激活休眠的脑细胞和神经环路,促进神经元发芽再生以及大脑功能重组。脑血管意外后尽早进行康复训练能通过刺激大脑动能重塑最大限度地促进患者功能恢复。运用以功能训练为主的综合措施,积极促进脑血管意外患者的功能恢复,充分发挥患者的残余功能,争取每一位患者均能达到生活自理是康复目标之所在。康复科与神经科医生密切协作,及时对患者进行康复指导、床边康复、针灸治疗、吞咽治疗;在患者功能进一步恢复后,则进入神经康复室接受运动训练和综合康复治疗。特别是对于患者普遍伴发的肩痛、肩关节半脱位、肩手综合症及尿潴留有独特的治疗效果。目前,附属二院康复科经过多年的不断完善,对脑血管意外伴发的多种功能障碍积累了一整套以现代康复为主中西合璧的应对措施,他们与神经科一道成为脑血管意外患者生命与功能的守护神。

体恤患者 凸现医者仁心
 

    医生有娴熟的技术,更需要有仁爱之心。在附属二院神经内科三病区,患者及患者家属不约而同地表达了他们对医务人员高尚医德的赞美。
 

    患有椎基底动脉及供血不足的王先生告诉记者,他两天前实施了左锁骨下动脉重度狭窄、颈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手术非常成功,效果非常好,现在他已经跟健康人一样活动自如。他庆幸自己结识了这里的医护人员。两年前,王先生的亲属在这里治疗时,他曾来看望,医护人员耐心细致进行脑血管疾病治疗和预防知识的宣传给王先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前段时间,他感觉有一阵阵的头晕眼花,测得双臂脉搏不同,血压相差悬殊。有些脑血管病知识的王先生当即就直奔附属二院找到李杰主任,果然,当年的一课,让王先生逃过一劫。
 

    像王先生一样获得新生的患者对李杰及他带领的医护人员都有无限的感激之情,可李杰对患者同样是心怀感激,他说:“因为病人对医生的信任,才使得医生能施展自己的才能。看到患者康复,我非常开心,我从这些患者身上体味到当医生的幸福,是他们成就了我。”
 

    患者多,说明医院效益好。作为医生,李杰从心底不想看到医院人满为患,他希望人们都了解相关疾病的预防知识,少得病、不得病。在附属二院神经内科三病区的走廊两侧,记者看到脑血管疾病治疗和预防知识的宣传板,图文并茂、通俗易懂。
 

    要想减少脑血管病的发病率,仅仅依靠治疗是远远不够的,预防脑血管病的发作也十分重要。李杰建议,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对预防脑血管病的发作是很有帮助的,例如不抽烟,少喝酒,多喝茶,多喝水以及合理的饮食等。
 

    神经内科三病区已经形成了随时随地进行健康教育的习惯,他们告诉大家如何去预防脑血管病,什么症状提示你患了脑血管病,在什么情况下需要立刻就医,该如何就医,医生会如何给你治疗,治疗后该怎样康复训练等等。
 

    作为我市唯一一家“神经介入治疗”医保定点科室,附属二院神经内科三病区以精湛的医疗技术和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为众多患者解除了病痛,受到了各方面的赞誉,2005年被列为国家科技部急性脑血管病治疗“十五攻关项目”协作单位。该科开展的超早期、超选择性脑动静脉接触性溶栓和大脑中动脉支架成形术应用NBCA胶和微螺旋圈混合栓塞治疗脑动静脉畸形,不但填补了我省西北部地区空白,而且还被列为我市2007年重点科研课题。特别是应用接触性溶栓和血管内支架成形技术治疗老年闭塞性脑血管疾病获得较为满意的效果。
 

    如今,附属二院神经内科三病区这支团结拼搏,充满活力的团队,正以它先进的设备、精湛的技术、高尚的医德、完善的服务在全市乃至全省神经内科疾病治疗领域独树一帜,造福一方。

                                                                                                      (特约记者 董晓明 记者 靳丹珠)

科室电话:2739719 科主任电话:13504611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