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8-15
-
08-15
-
06-18
-
04-24
-
04-14
-
04-21
她们是一支高素质、高学历、能吃苦、敢拚搏的年轻队伍。她们以精湛的医术和女性特有的温柔、细腻,应用“血透”技术,成功救治了成千上万的急、慢性肾衰竭及中毒病人。她们就是荣获黑龙江省卫生厅“三八红旗先进集体”荣誉称号的齐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肾内、内分泌科全体医护人员。
“微笑天使”在人间
肾内、内分泌科主任、主任医师张健教授,始终带着知识女性那种充满自信与从容的微笑。她的微笑,源自于她精湛的医术和对病人细致入微的体贴;她的微笑,似温暖的阳光,让病人如沐春风,给病人增添了战胜病魔的勇气与信心。因此,她被患者亲切地称为“微笑天使”!
张健1991年毕业于齐医学院,2002年就读于哈医大研究生班。她曾先后到广州中山医科大学附属一院、北京大学附属一院、中国医科大学附属一院、哈医大一院进修肾脏病、血液透析、糖尿病及内分泌系统疾病的诊治。经过二十年的临床实践,她已成为一名响当当的经验丰富、医术超群的专家。目前,她荣膺省血液净化专业委员会委员、市血液净化质控中心副主任委员、市肾脏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市内分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市医疗事故鉴定专家组成员。在学术研究和科研领域她亦取得了丰硕成果:她撰写论文30余篇、著作三部;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科技成果奖2项;市医疗新技术应用一等奖一项、三等奖2项;齐医学院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她还被评为医院的“十佳医务工作者”;多次被齐医学院评为“三育人”先进个人,齐医学院优秀青年教师、连续三年荣获齐医学院教学质量优秀奖。
早在上个世纪末,张健便组建了血液透析室,在齐市率先开始应用血液透析技术治疗急、慢性肾衰竭和各种中毒病人。她领先开展了慢性肾脏病“一体化治疗”;对急、慢性肾衰竭病人实行“个体化、生理性血液透析”,极大地提高了血液透析病人的生活和生存质量。
如今的肾内、内分泌科可谓“兵强马壮”!该科已有26名医护人员,其中,医生7人,护士19人;具有硕士学位的多达4人!该科拥有19台世界一流的血液透析机、一台血液过滤机、最先进的水处理系统和一流的透析环境。为保证病人的透析质量,张健安排了10名专职护士,一名技师。应用的透析液为“原液”,透析器全部是进口的。血液透析病人已多达80余人,年透析病人在10000人次以上!年龄最小的仅仅9岁,最大的已经92岁高龄。透析病人生存时间最长已达10年!
张健在单纯的血液透析基础上,开展血液透析滤过治疗顽固性心衰和多脏器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机超滤过腹水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血液透析串联血液罐流抢救危重中毒和肝性脑病病人;对严重出血倾向的病人采用无肝素透析。这不仅扩大了透析的治疗范围,也为许多顽固性疾病开辟了新的治疗途径。近十年来,张健的这些治疗措施,已挽救了数以万计病人的生命!
为体现人文关怀,为广大尿毒症病人奉献更多的爱,她们对市内病人免费车接车送,为外地病人提供交通费;向透析病人免费提供午餐。这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病人的经济负担。
“血透”轻松挽危重
2008年8月初的一天早晨,建华区43岁的梁女士在做家务时突然摔倒,很快处于昏迷状态且口吐白沫。家属急忙把她送到附属二院肾内、内分泌科。当天正值星期日,张健接到科内电话后赶紧打出租车来到医院。
经检查,病人心率仅为30次/分钟;血压只有80/40mmhg,遂确诊为“急性高钾血症”。这种病会抑制心脏,病人随时都有猝死的可能,如果稍有延误,就会危及生命。临床经验丰富且工作雷厉风行的张健,当即决定为病人安装临时性人工心脏起搏器,积极进行血液透析以清除高血钾。经过4个小时的紧张抢救,病人终于睁开了双眼,生命脱离危险。她不禁长长地吁了一口气儿,说道:“我可算又活过来了。”
这时,家属和在场的医护人员悬着的心才放下。后来,梁女士做了肾移植,至今仍像健康人一样快乐地生活着。
从1999年附属二院成立“血液透析室”至今,张健带领科内医护人员,已成功救治了千余例危重病人。
全科上阵战“死神”
2009年“十一”这天早晨,张健正准备同爱人、孩子到“三亚”去度假。刚锁上屋门,电话响了:“主任,赶紧到医院,刚来一个服毒病人,快不行了!”张健知道,这个假期她又不能休息了。她愧疚地朝爱人、孩子笑了笑,随即来到医院。
急救病人是扎兰屯市23岁的小伙杜威。他原本计划与相恋三年之久的恋人在10月2日这天结婚,不料恋人竟在9月29日不辞而别!更让他绝望的是,恋人给他发了一条短信,告诉他,跟他在一起丝毫没有“幸福感”;如今,她已跟能给她幸福的男人远走高飞了!杜威一时想不开,就喝了70毫升“溴敌隆”灭鼠药和30毫升“一扫光”灭蝇药;被家人送到附属二院时已经过去了33个小时!病人当时已深度昏迷,血小板、红细胞进行性下降,凝血因子严重缺乏,低血压休克,皮肤、粘膜、消化道严重出血,相应的中毒症状都已出现,生命危在旦夕! 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马上抢救!”随着张健一声令下,全科医护人员立即投入到紧张的救治中。
血液罐流串联血液透析,清除毒素;输入新鲜全血、血小板及血浆,以提高凝血因子,活化脑细胞,保护肝功、肾功,预防感染,实施24小时重症监护......
整整过了五天五夜,张健同护士长郭新宇等科内同事,衣不解带,吃住在病房;大家都憔悴不堪,但仍不敢有丝毫懈怠。
真是“苍天不负苦心人”!10月6日清晨,当东方的一缕阳光洒进病房时,奇迹终于出现了:杜威醒了!她们终于战胜了“死神”!大家奔走相告,欢呼雀跃;有的护士甚至喜极而泣!
从创建血液透析室至今,张健已成功抢救了包括鱼胆中毒、大量安眠药中毒、老鼠药中毒、有机磷农药中毒及重金属中毒等300余例中毒病人!
青春之花重绽放
2009年11月初,梅里斯区年仅18岁的女孩儿张晓荷被家人抬进了附属二院肾内、内分泌病房。患者当时高热、腹胀、无尿、高度浮肿并伴有恶心、呕吐。此前,父母带着她先后到多家医院求治,医生都劝其父母回家为她准备“后事”。最后,父母抱着一丝希望慕名来到张健面前。
经详细询问病史、细致体检,确诊为“重症狼疮性肾炎合并急性肾衰竭”。张健果断采取血液透析疗法,改善肾功能。同时,护士长齐彦彦带领护士密切配合医生进行细致周到地护理。紧接着,张健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大剂量短程冲击治疗,三天后,病人高热、腹胀消失,尿量逐渐增多,浮肿等各种临床症状消失。之后,她又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稳定维持治疗,使晓荷平安度过了急性肾衰期、感染期,使疾病由活动转为静止。
去年“高考”时,张晓荷以优异成绩考取了省内某大学。这朵几乎凋零的“青春之花”在张健教授的精心治疗下,在齐彦彦等人的细心护理下,终于重新绽放出生命的光华。
(特约记者 高秀文 董晓明 记者 沙宝刚)

肾内、内分泌科主任张健教授

肾内、内分泌科医护人员

一流的血透设备、一流的环境

为患者送去可口的午餐

专车接送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