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媒体报道

打造患者的“铮铮铁骨” 追求卓越的“脚步铿锵”

时间:2011-03-31编发部门:宣传科稿件提供:浏览:1557

——附属二院骨外科主任刘金煜引领科室跨越发展


   “无论什么时候,都要善待病人,要真正以病人为中心。”附属二院骨外科主任刘金煜,从医三十三年来一直坚守着这样的信念,凭着强烈的使命感和奉献精神,以其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务实的工作作风,曾在教学、医疗副院长的岗位上履行职责、锐意进取、成绩卓著;在骨科疾病诊治方面,积极探索、敢为人先、技术精湛;在科研领域刻苦钻研、不断创新、硕果累累。

   
如今的刘金煜,已经集主
医师、教授、医学院学科带头人于一身,医术精湛的他已成为西北地区的骨科专家,曾受到上级有关部门多次嘉奖,得到了国内多位权威专家的肯定。骨外科也因此成为黑龙江省西北部地区的重点专科,刘金煜也一并获得了省级优秀教师、市级优秀教师、齐齐哈尔医学院“三育人”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2005年获省政府特殊津贴。2008年,被省卫生厅授予了“黑龙江省卫生系统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
 

博学明智  专业精深创佳绩
 

    刘金煜,1978年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毕业后便来到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二院成为一名骨外科医生。在工作上,他恪尽职守;在学习上,他孜孜以求;在技术上,他精益求精……正是由于他从未停止耕耘的脚步,不断在临床、科研和教学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1996年初,他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上了医院的领导岗位,成为教学副院长。教学管理工作中,他深知附属医院承担着医学教育、实践教学、基本技能与理论培训的关键环节,是医学教育的出口。因此,他不断强化教学管理,逐步完善和提高临床教育教学质量。刘金煜有着睿智的头脑、丰富的管理经验和扎实的医学知识,让他在教学方面取得了诸多的骄人成绩,曾在1998年获得“省优秀教师”,2007年获得了齐齐哈尔医学院2004-2007年迎评工作“特殊贡献奖”,2010年获得医学院的“科技标兵”荣誉称号。

    刘金煜勤于思考,善于总结,近年来在国家及省级杂志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其中五篇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论文以论著发表;主审专著一部;所承担的多项省级、市级教学及临床科研项目均已完成,共获省、市科技进步奖七项、省医疗新技术奖三项、医学院教学成果奖四项。

    刘金煜是从临床医生走向领导岗位的,医生的使命和责任感让他丝毫不能懈怠。虽然行政工作繁忙,但他依然抽出时间学习、研究、实践本专业前沿的理论及技术,兢兢业业、潜心钻研,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领导能力,在骨科领域一直保持着较高的技术水平,在本地区及省内外也享有较高的知名度。
 
         
他除了临床实践外,还每年都到国内知名医院学习、交流,以了解新技术、掌握新方法,让附属二院骨外科的技术始终站在国内、国际的前沿。他在齐市地区较早开展了人工关节置换手术,特发性脊柱侧弯矫正;在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治疗方面,在省内处于领先地位,并在技术上取得了创新和突破;早在1993年,就开展了骨肉瘤保肢治疗研究,提高了5年生存率。

    曾有一位家住市里的16岁女孩,患有骨肉瘤晚期。她曾到多家医院诊治,得到的治疗方案几乎一致:截肢。他们抱着最后一线希望找到了附属二院骨外科刘金煜。经X光片清晰显示,肿瘤处于左股骨远端,骨质已被破坏呈蜂窝状。

    艺高人胆大。刘金煜决定为患者进行“瘤段切除灭活回植保肢手术”。这种手术要求不能损伤血管和神经,而且术后肢体要存活,因此,手术难度很大、风险很高。
 

刘金煜凭借高超的医疗技术,为女孩施行了手术。手术做得非常成功,又经过辅助化疗等综合治疗,女孩现已无瘤生存了18年,并结婚生子。

    “做一例手术,就要成为精品。”刘金煜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每次都力争以细腻、纯熟的手法,将每一例手术都做到了极致。做为骨外科主任、主医师、教授、医学院学科带头人,还兼任中国康复医学会创伤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省创伤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省脊柱脊髓损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省颈腰椎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市骨科学会副主任委员等职。
 

笃行无悔  妙手丹心除顽疾
 

    “成功的花儿,人们只惊慕它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的芽儿却浸透了奋斗的泪泉。” 骨外科一病区主任刘金煜教授30多年来,在工作中,他博学敬业、传道授业、桃李芬芳;在生活中,他和蔼可亲、如师如长、循序善诱。只有博学才能笃行,他带领着科室的全体医护人员,一直奋斗在临床第一线,他们用精湛的医疗技术,拯救着一例例顽疾重患;用青春和热血,为病人谱写出一首首平凡却又感人至深的仁爱诗篇……

         20112月,一位来自讷河、46岁的敖先生,为人豪爽、耿直,唯一的爱好就是喝酒。四年前他无明显诱因地出现了双侧髋关节疼痛,当时也没当回事。半年前疼痛加重,只能拄着双拐行走。为了治病,敖先生四处求治,钱没少花,病却一点没见好。后听说附属二院对此疾病的治疗手段高超,便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来到附属二院骨外科就诊。

    刘金煜主任热情接待了他,并通过检查确诊为“双侧股骨头坏死,双下肢静脉曲张。”先生说:“我做了一辈子好事,咋能得这病啊?是不是就瘫了,再也站不起来了?”面对病人的疑虑,刘金煜与同事们经过会诊,决定为病人实施“全髋关节置换术”,它不仅能让敖先生再次站起来,还能让他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先生一听高兴坏了,“你们给我好好治吧,只要能站起来我不差钱”,当即塞给刘主任一个大红包,被刘主任婉言谢绝了。

    经过精心的术前准备,刘主任主刀、医护人员全力配合,为患者做了“全髋关节置换术”。手术很成功,刘主任每天查房、嘘寒问暖,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在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患者平稳地度过了康复期,终于站了起来。出院当天,先生激动地拉着刘主任的手说:“好医术好人品,令人敬佩!”

    刘金煜不仅医术精湛,而且还有一颗博大的爱心。一位来自农村、33岁的高某,祖祖辈辈面朝黄土背朝天,黄某虽倾力耕作,但生活一直十分拮据。在两年前秋收时,他突觉得腰背疼,后来渐渐加重,人也越来越瘦,最后行走都费力了。

        20112月中旬,高某东拼西凑了3000元钱,来到附属二院骨外科一病区求治。经刘主任检查,发现患者得的是“胸腰椎结核、椎旁脓肿”,由于长期患结核,病人营养状态很差,黑瘦黑瘦的。

    检查出来后开始住院那天,高某只拿了两罐头瓶咸菜,一箱方便面,刘主任一看,光吃这个哪行啊?结核病人一方面需要抗结核药物治疗,另一方面得加强营养。只有自身体质好,才能战胜病魔。

    “这样吧,你家这么困难,费用上我们尽量减免,别太上火,既来之则安之,好好养病。”

    在全科医生和护士的精心照料下,先生胖了,各项检查也达标了。21日,刘主任为患者实施了“胸腰椎结核、椎旁脓肿病灶清除术”。手术成功后,经过一段时间的调养,高某可以出院了。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出院那天高某这七尺男儿泪流满面:“感谢刘主任,感谢医生护士,你们对我太好了!”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像这样患有骨科疾病的患者,他们救了一例又一例,他们让众多形如鸭子般走路、患有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儿童,恢复了正常;他们让众多因半月板损伤的患者,用微创关节镜的做法就为其解除了痛苦,而且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术后三天就能下地;他们将年愈七旬、股骨颈骨折,且伴有严重心脏病的老妪,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他们给予患罕见运动神经元损伤而截瘫十载的62岁龙姓老人,以亲切的临终关怀,尽量减少其痛苦,使其无撼地走完人生的最后旅程……正是由于他们精湛的医术、温馨的服务,不仅赢得了患者的信赖,而且让骨外科一病区的声名远播。

    刘主任和医护人员,所做的这些事是平凡的,但在这平凡中却蕴藏着许多伟大;他们的工作是细微的,但在这细微中却彰显无限深情!那一面面患者送来的锦旗,就是最好的例证。


追求卓越  科室发展显优势
 

    刘金煜主任,为医院的建设和科室发展倾注了火一样的***,播撒下辛勤的汗水,他的坚定与执着、勤学与躬行深深地感染和鞭策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作为科室的领军人,他既是智者,又是长者,他用博大的情怀,带领骨外科一病区的医疗领团队努力提高技术水平,提升服务理念,使骨科室在短时间内就成为了一支技术力量雄厚、团结奋进、充满活力的和谐团队。如今,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二院骨外科是医院的重点专科,拥有C型臂、移动X光机、双人双目显微镜、美国史赛克关节镜、美国锥间盘镜等具有世界顶级大公司的技术设备;人员梯队合理,7名医生中有2名主医师,1名副主医师,3名主治医师,硕士学位3人。

    “医学变化快,是需要终生接受教育的职业。”作为附属二院骨外科的学术带头人,他深谙其中的道理。专业要创新,科室要发展,要让病人满意、社会满意……刘金煜深感自己肩头责任的重大,但他具有强烈的责任感与开拓精神,善于发挥团体精神,调动大家积极性,为医务人员创造了施展才能的平台。他经常派年轻的医生到省内外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护士长岳波定期组织全科护士业务学习,开展专题讲座,护理队伍整体水平不断提高,通过继续教育学习,让科室的每个人都在不断成长之中。同时,他还让每位医生选定发展的专业,朝着“精深”的方向发展。

    为了提高医疗质量,让各种手术能精益求精,刘金煜主任还抓住术前手术讨论这个关口,来提高手术成功率。他规定各治疗组都要进行术前讨论,集思广益地寻求最理想的手术方法,让每台手术都做到规范化。可以说,骨科的每一台手术方案都是全科医生的智慧结晶。此外,他们还经常对已经手术过的病例加以探讨,以求治疗方案能进行得更完美。如今,全科室的诊疗水平显著提高,在他的倡议和影响下,疑难会诊“争论”更多,学术研究氛围更浓,医治流程管理更加严谨,协同配合更加流畅。
 
    在刘金煜主任的带领下,附属二院骨外科一病区一直瞄准骨科发展的前沿,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骨外科全体医护人员在保持原有技术特色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地开展新技术,在治疗复杂骨折、脊柱外科、关节疾病、小儿先天性畸形、骨关节畸形,均有较强的优势。应用椎间盘镜,关节镜等微创技术,使骨科的治疗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通过全科人员的共同努力,形成了骨外科的特色及优势,为骨科患者频送佳音。
 

    这方热土,焕发着奋斗的风采,追求着自由和谐的氛围,让广大患者感受着心的温暖、爱的家园。骨外科一病区的全体医护人员,也正在行医的路上不懈追求着、努力着、奋进着,如鲲鹏展翅,如鸢飞在天,努力营造他们更加美好的明天。
 

(摘自《鹤城晚报》 2011年3月31日 B7版 特约记者 毕一冰 董晓明 记者 韩艳华)



 



骨外科主任、兼骨外科一病区主任刘金煜教授



科主任刘金煜教授带领科室进行关节镜手术



科主任刘金煜教授在进行业务查房




骨外科一病区全体医护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