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媒体报道

医术精湛敢为先

时间:2011-05-23编发部门:宣传科稿件提供:浏览:632

    齐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主任赵治明教授与科内同事,在精熟掌握传***疗方法的同时,率先在市内开展了“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费用低”的微创治疗,让患者抱着希望来,带着满意走!众多痊愈病人由衷地称赞他们——

    齐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拥有德国菜司显微镜、日本显微电钻、鼻内窥镜、微创切割器、纤维喉镜等一大批高、精、尖诊疗设备。先进齐全的高科技医疗设备让他们如虎添翼!在科主任赵治明教授的带领下,科内的医术已炉火纯青,尤其是鼻内镜微创治疗技术,更是在市内居于遥遥领先地位,取得让患者非常满意的治疗效果! 

     针对耳部疾病,他们开展了鼓室成型术、镫骨切除术、内淋巴囊切开引流术、颞骨切除治疗中耳癌等多种高难度手术。他们还开展了乙状窦后进路面神经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面神经全程减压术治疗面瘫。


    他们开展的鼻内镜下视神经减压术、鼻内镜下蝶鞍斜坡区巨大肿物切除术在市内堪称一绝!另外,他们还开展了经鼻径路脑脊液鼻漏修补术、鼻内镜下颞下窝、翼腭窝肿物切除术等。


    对于“咽喉要道”的重病,他们开展了咽部肿瘤切除术、咽部成型手术等。尤其是为喉癌病人开展的垂直半喉切除术、水平半喉切除术和全喉切除发音重建术,更是挽救了众多喉癌病人的宝贵生命!另外,他们在嗓音外科亦颇有建树,开展了声带沟的治疗、声带外展术、声带内展术等。他们在赢得患者高度赞誉的同时,也被医院连年评为先进科室。
 

   镜下微创,让她免“毁容”之苦
 

    今年“三八”妇女节这天,拜泉县年仅39岁的乔艳丽,因偏头痛、张口受限,来到附属二院耳鼻咽喉科赵治明主任面前求诊。

    由于病人嘴不能像健康人一样正常张开,使她连吃饭都受到很大影响,每天只能喝稀粥维持生存,而且这种情况已经持续了一个多月。经CT检查发现,患者右侧翼腭窝有鸡蛋大小的肿物突向鼻咽部,因而严重影响进食。而病理检查结果表明,病人的肿物为十分罕见的“腺样囊性癌”!

    这种病传统的治疗方式就是开刀手术。它具有损伤大、出血多、恢复慢、住院时间长、费用高的特点。开刀手术,需将病人的右上颌骨切除,进而才能切除肿瘤。也就是说,需要把病人的右半侧脸切除,病人需要付出“毁容”的巨大代价才能达到治病的目的!这对一个皮肤白皙、面容姣好的青年女人来说,无异是一个致命的打击!不仅如此,病人在开刀手术后还会丧失右侧咀嚼功能!

    赵治明教授为病人行鼻内窥镜下微创手术。这种微创手术早在2000年,他就在市内率先开展,至今已治愈2000余例病人。鼻内镜下微创手术,表面无创伤(对病人容颜无损伤),并且可以完全保留病人的咀嚼功能。它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费用低的强大优势。

    果然,仅仅只用了两个小时,赵治明就为病人顺利切除了肿瘤。三周后,乔艳丽带着非常满意的微笑离开了附属二院。据了解,这种高难度的鼻内镜下微创手术,在市内尚属首例!

 

艺高胆大,“禁区”切巨大肿瘤
 

    2008年初秋的一天,齐市建华区年逾花甲的王女士,因头痛难忍伴有左眼视力渐进性下降(当时左眼已仅有光感)在老伴的陪护下,慕名来到赵治明教授面前求治。此前,王女士已到市内多家医院求治,但均因病情复杂而遭婉拒。

    经CT检查发现,病人蝶窦区、蝶鞍区、斜坡区有一个6X7X8公分,即拳头大小的巨大肿物;经病理检查确诊为“脊索瘤”(低度恶性肿瘤)。这么大的肿瘤,在这个区域发病,实属罕见!这个病例必须进行手术治疗。针对危重病人,能否根据病情的需要开展手术治疗,是衡量一家医院医疗水平的一项重要内容。临床经验十分丰富的赵治明教授,不仅精于鼻内镜微创治疗技术,而且对于大手术也早已是轻车熟路。但此例手术不仅难度很高,而且风险极大!因为这个拳头般大的肿瘤紧挨着视神经、海棉窦、脑垂体和颈椎动脉,术中稍有不慎,便容易导致病人失明或大出血死亡!另外,这种病例术后还容易诱发脑膜炎、脑脓肿、尿崩症等多种并发症。因此,历来被视为手术“禁区”,赵治明当时也是头一次遇到这种高难度的病例。这无异是对他医术的一次严峻考验!

    术前,病人家属已有充分的思想准备,悄悄地把“寿衣”拿到医院,以备不测。赵治明经过精心准备,仅用了三个小时,便为病人顺利切除了这个巨大肿瘤。术后半个月,王女士完全康复出院。至今,赵治明教授以其高超的医术,已经为三例脊索瘤病人解除了病痛。

 

医术高超,镜下轻松切“杓骨”
 

    常言道:名师出高徒。耳鼻咽喉科教研室副主任、副主任医师赵玉柱,自从2004年到北京同仁医院,向中华耳鼻喉头颈外科主任委员韩德民教授学习归来后,微创技术明显得到很大提高。如今,他已是一位颇有名气的耳鼻喉病诊疗专家。

    2005年12月初,正是滴水成冰的隆冬时节,富裕县67岁的李玉珍却大汗淋漓地来到附属二院耳鼻咽喉科求诊。患者当时呼吸困难、声音嘶哑。赵玉柱接诊后,用显微喉镜检查发现了病因:原来是病人右侧声带麻痹,进气量不够,影响呼吸,遂确诊为“右侧声带麻痹”。这种病,多见于甲状腺声带术后所引起的副损伤。

    声带麻痹的传***疗方法是开刀手术。开刀手术至少需要在病人颈部切开一个10公分左右的刀口,不仅创伤重,出血多,而且术后恢复慢,易引起并发症。

    赵玉柱在全麻支撑喉镜下,为病人行“右侧杓状软骨切除术”。这种微创手术的最大优点是,病人颈部无切口,微创、出血少,术后恢复快、费用低。

    仅仅只用了一个小时,赵玉柱就轻松完成了微创手术。术后,病人呼吸困难消失,一周后,李女士痊愈出院。

 

出神入化,鼻内镜下治“失明”
 

    耳鼻咽喉科副主任、主任医师杨艳,1987年大学毕业后就一直从事耳鼻咽喉病的诊断治疗工作,至今已24载春秋。这些年来,她积累了丰富的临床医疗经验,尤其是鼻内镜微创治疗技术,更是技高一筹!兢兢业业地工作,为她赢得累累荣誉,她多次被评为医院的先进工作者;连年被齐医学院评为优秀教师。

    去年9月初的一天,龙江县42岁的郭先生骑摩托车出行时发生交通事故。他身体多个部位受到不同程度损伤,尤其严重的是,受伤10个小时后,左眼视力急剧下降,一天后竟完全失明!伤后第五天,他抱着一丝希望来到附属二院耳鼻咽喉科求治。经多项检查后,主任医师杨艳认为,病人是由于外伤引起的视神经管骨折,导致视神经受压迫,产生缺血、水肿所引起的失明。

    找到病因后,需要尽快为病人行视神经管减压手术。传统的治疗方法,需要在病人面部切开一个5公分左右的刀口。它不仅创伤较大,出血较多,而且手术带来的副损伤也较大,术后恢复慢,费用高。尤其是术后会在病人面部留下非常明显的永久性疤痕!

    精于微创治疗技术的杨艳,采用鼻内镜下经鼻行视神经减压。这种微创手术具有直视、清楚、确切,病人面部无损伤、出血少,恢复快的强大优势,但手术风险高,技术要求高。杨艳十分顺利地完成了微创手术。

    术后第二天,病人左眼开始有光感;术后第十天,病人左眼视力已恢复到0.2。出院半年后复诊时,郭先生的左眼视力已达到0.8!用鼻内镜为病人行视神经管减压术,并且术后视力恢复得这么好的,在市内尚属首例。杨艳用她精湛的医术,创造了一个奇迹! (特约记者 毕一冰 董晓明 记者 沙宝刚)

 


耳鼻咽喉科主任 赵治明教授


赵治明正在进行鼻内窥镜下微创手术
 


耳鼻咽喉科全体医护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