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媒体报道

心脏无恙体健康

时间:2011-06-10编发部门:宣传科稿件提供:浏览:749

    齐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一病区主任李春峰等人,不仅对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等疾病的诊治十分精通,尤其擅长“起搏器”的安装和心血管及恶性肿瘤的“介入治疗”。他们以高超的医术,让前来就诊的病人——
      

心脏无恙体健康
 

 特约记者 高秀文 董晓明 记者 沙宝刚
 

    齐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是市内颇负盛名的“市级医疗重点专科”。心血管内科一病区虽然只有6名医师,但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的就有二人,正、副高级职称的二人,科内技术力量十分雄厚。他们不仅擅长治疗心肌病、高血压、瓣膜病、顽固性心衰等各种常见病,而且对肺栓塞和肝、脾、肾、肺恶性肿瘤的介入治疗亦十分精通。

    李春峰,主任医师,教授,同时荣膺省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他1989年毕业于佳木斯医学院,从事临床医疗工作已22年。早在1995年,他就在大连肿瘤医院进修恶性肿瘤的“介入治疗”。学成归来后,他在齐市率先开展了肝、脾、肾、肺恶性肿瘤的介入治疗。当年,他还荣获医院首次颁发的“新技术奖”,这无异对他是一个很大鼓励。不断进取的他,于2000年到北京安贞医院学习心血管介入治疗技术。2010年,他成为附属二院唯一一名获得国家安装“起搏器”资格证书的医师。同时,他还是附属二院首批荣获国家“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资质证书的医师。由于他出色的工作业绩,2009年他荣获医院首届“十佳医务工作者”荣誉称号;他所带领的医疗团队亦连年荣获医院、医学院的“先进集体”。

    副主任张红岩,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学历;内一党支部书记。她从事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工作已14年。2005年,她到北京安贞医院进行为期一年进修学习,主攻心血管介入治疗。如今,她不仅精于冠心病、心衰、心肌梗死等心血管常见病、多发病的治疗,而且能独立完成冠脉造影支架植入术、独立开展起搏器置入术。兢兢业业地工作,为她赢得累累荣誉:她连续多年被齐医学院评为先进工作者、出席医院和医学院的优秀共产党员。2010年,她被医院评选为“十佳医务工作者”。

技术超群:40分钟安装完起搏器
 

     5月9日上午,甘南县72岁的刘先生在家人的搀扶下来到齐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一病区就诊。患者当时感觉周身乏力、心慌、气短,经24小时心脏动态监测,李春峰主任为病人确诊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快—慢综合征)。

     这种病的发病人群以中老年人居多,临床表现为心跳不规律、忽快忽慢,需要安装“永久起搏器”进行治疗。次日,李春峰仅仅只用了40分钟就为病人十分顺利地安装了起搏器,病人各种临床症状随之消失。一周后,刘先生康复出院。

 

     从2000年至今,李春峰已经十分娴熟地为上百例心律失常病人安装了起搏器。
 

尽心尽力:让古稀老妪转危为安
 

     5月6日,龙江县75岁的何女士因突发性呼吸困难,被家人送到当地医院就诊。在医生为她检查时,她又出现头晕、四肢无力的症状,病情突然加重。于是,被转到齐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一病区。

     李春峰主任接诊后,发现病人面色苍白、胸闷,马上为病人进行全面检查。检查结果让他大吃一惊:病人的血氧饱和度竟然只有50%,表明病人严重乏氧。他当即为病人采取吸氧监护。经急查“D-二聚体”并行CT肺动脉造影后,确诊为“急性肺栓塞”。这种病临床表现为突发呼吸困难、胸疼、咯血,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抢救,死亡率高达50%!

    李春峰马上为病人采取溶栓、抗凝治疗,经过三天三夜的抢救,病人终于转危为安!随后,又经过整整十天的精心治疗,何女士病体痊愈。


绝不放弃:为危重病人挽回生命
 

     记者5月19日下午对副主任张红岩的采访,是在附属二院骨科病房内进行的。当时,她因为“腰间盘脱出”正躺在病床上。看得出,这个刚强的年青女人正强忍着疼痛。

    由于科内医生较少, 4月30日这天,张红岩主动为自己安排了一个“连班”—她连续工作了24小时。这一天一夜,她收治了4名病人住院;夜间还抢救了两名危重病人,并参加了医院的一个会诊。5月1日下夜班时,她的左腿开始剧痛难忍,她知道,自己的腰间盘病因劳累过度又复发了。她勉强坚持到家,但这时疼痛更加剧烈;当天上午,她被120工作人员抬到本院骨科病房。经核磁检查后,确诊为腰间盘脱出。当谈到她所热爱的工作时,她似乎暂时忘记了疼痛,愉快地接受了采访。

     3月初的一天晚上,正值张红岩上夜班。年逾花甲的住院病人郑先生突然发病。病人当时喘憋、大汗淋漓、口唇及面色紫绀,只能端坐呼吸;患者有一种濒死感,并且开始大小便失禁。遂让医护人员通知其家属。张红岩急忙为病人进行检查,血压急剧升高为210/130mmHg、心率为130次/分钟,满肺湿�音,遂确诊为“急性心梗、急性左心衰”。这种病如果得不到及时救治,死亡率极高!她立即给予病人吸氧、强心、利尿、扩血管等药物治疗。急救进行了两个多小时,患者病情仍很危重。这时,病人家属主张放弃治疗,但张红岩认为,只要有一丝生的希望,对病人也绝不放弃,也要尽百分之百的努力!在她的坚持下,又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反复药物治疗 ,病人终于转危为安!
      一周后,郑先生病体康复。临出院前,他万分感激地对张红岩说:“是你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介入治疗:植入“支架”除病痛
 

    4月8日晚上,龙沙区年近半百的魏先生因心前区阵痛,在爱人的陪护下,来到附属二院心血管内科一病区就诊。 

    张红岩副教授马上为病人进行心电图检查。根据检查结果,考虑为“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她当即决定给予病人抗凝、抗血小板、扩冠治疗。但病人仍有频繁疼痛发生。这时,张红岩向患者家属交代,患者肯定有冠脉狭窄,并有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的可能。她建议患者行“介入治疗”,得到病人及其家属的响应。

    次日,她给病人行“冠脉造影术”,术中见前降支中段有90%狭窄!遂给病人植入一枚“支架”,植入支架后,患者疼痛随即消失;三天后痊愈出院。

 

兢兢业业:护理岗位屡建奇功
 

    齐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一病区护士长汪明杰,在护理岗位上兢兢业业干工作,一心一意为病人,赢得众多病人交口称赞!她先后荣获黑龙江省“青年岗位能手”称号、市卫生系统护理专业“护理建功标兵”荣誉称号。在平凡的岗位上,她取得了非凡的业绩!

     副主任护师汪明杰,从事临床护理工作已经22年,称得上是资深护理专家。2006年10月26日,医院组建心血管内科一病区,她担任护士长。当时,她距分娩仅仅只剩下14天,但由于工作繁忙,她仍腆着大肚子继续坚持工作。让她记忆犹新的是,当时有一位年逾古稀的老大娘卧病在床,儿女都在外地工作,身边无人护理。端屎倒尿的活儿便都由汪明杰等人完成,老大娘十分感激地对汪明杰说:“孩子,你真比我亲生女儿都强。”

    5月13日下午临近下班时,齐市建华区62岁的沈女士因突发心脏病,被家人送进心内科一病区住院。汪明杰根据多年的护理经验判断,病人虽然因为对症用药后病情有所缓解,但夜晚很有可能复发。因此,她主动留下继续上夜班。

    果然不出所料,当天半夜直到次日清晨,沈女士竟然发生7次“室颤”!幸亏是汪明杰每次都及时发现,立即通知医生进行“除颤”,才挽救了病人濒危的生命!

 


心血管内科一病区主任李春峰
 


心血管内科一病区副主任张红岩
 


张淑英院长同工会主席张桂芝去慰问张红岩
 


心血管内科一病区全体医护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