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媒体报道

设备先进功能全 技术领先诊疑难

时间:2011-07-08编发部门:宣传科稿件提供:浏览:616


——记实力雄厚的齐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电生理科

      
    仅仅十二个春秋,科室医生已达7人,高级技术职称人员3人,检查范围已涵盖脑电图学、肌电图学、心电图学、经颅多普勒诊断学、多导睡眠诊断学、精神卫生电生理学6个专业,使电生理学的触角从神经内、外科、儿科等几个科室,延伸到新生儿科、内分泌科、循环科、骨科、呼吸科、耳鼻喉科、精神科、理疗科等多20多个科系,拥有德国EME-2020型彩色经颅多普勒诊断仪美国SONARA/tek彩色经颅多普勒诊断仪、彩色脑电地形图仪、24小时脑电图动态监护仪、便携脑地形图仪视频脑电图仪日本光电肌电图诱发电位仪日本光电12导同步心电图机三台日本光电24小时心电图动态监护仪美国Bio-logic多导睡眠生理监护仪生物反馈仪、美国ERP诊断仪等国内外先进医疗设备十四台,以超强的实力引领我市学科发展,以成熟的技术造福于龙江百姓,他们就是齐医附属二院电生理科。

 

孜孜以求  造诣匪浅
 

   附属二院电生理科成立于19999月,其快速发展与科主任何冬若教授的刻苦钻研和努力奋斗是分不开的。她自1986年毕业于齐齐哈尔医学院以来,一直在电生理学领域里潜心研究,曾多次到北京协和医院和上海长海医院学习,诊断水平不断提高,现兼任省超声医学工程学会颅脑诊断委员会委员、市物理诊断专业委员会委员、市心理卫生协会第二届理事会理事。

    在何主任的带领下,科室率先在我市开展了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地形图的检测,同时对蝶骨电极及睡眠脑电图等方面的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新生儿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研究,老年痴呆症的诊断、小肌肉肌电图临床应用及科学研究均有突出成绩。利用经颅多普勒超声进行脑血管狭窄及侧枝循环的判定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13项科研、新技术获市科技一、二、三等奖,总主编出版论著2部,发表国家级论文20余篇。


特色突出 打造品牌
 

附属二院电生理科在新生儿脑地形图、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喉肌电图、蝶骨电极应用,老年痴呆的早期诊断,脊髓电位、精神卫生电生理、睡眠障碍、呼吸暂停综合症的研究取得显著成果,多项技术填补了市内空白,并达到了省内先进水平。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经颅多普勒超声、脑地形图的临床应用》;《喉麻痹患者喉肌电图的临床应用》;《新生儿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开展》等多项研究获得市科技进步二、三等奖。

    20101211日,成功举办了我省首次“电生理学、经颅多普勒诊断学继续教育”培训班,该培训班是我市近20年来的首次电生理学学术活动。


设备助阵 指点迷津
 

    2000年前,曾有一位焦急万分的家长怀抱着一个刚出生20天的婴儿前来就诊,该患儿因被诊断为重度缺血缺氧性脑病日后极易出现脑瘫,何主任精心地为患儿做了脑地形图检查,最后判定婴儿有恢复健康的希望,建议家长积极治疗,听到何主任的一席话,家属早已喜极而泣,该患儿经过系统的治疗,目前学习优异,聪明伶俐,健康活泼。现我院已为2000余名新生儿患者做了成功检测。

    多导睡眠仪是电生理科又一利器,为众多病人带来了福音。20103月的一天,一位52岁男性病人因睡眠期间反复出现呼吸暂停,时间长达1分钟,夜间经常因憋醒而从床上跳下,尤其在酒后加重,经多方诊治效果不佳,后经人介绍来到了附属二院电生理科,经多导睡眠仪检测判定为重度阻塞性呼吸暂停综合征伴重度低氧血症,心电图检查提示凌晨3-4时严重心肌缺血改变,后经我院耳鼻咽喉科手术治疗,病人痊愈。
 (摘自鹤城晚报周末版——北国周末2011年7月8 日第26期(总第8851期) 特约记者 高秀文 董晓明 记者 沙宝刚)


 


                                                           电生理科全体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