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媒体报道

两科重病全“拿下”

时间:2011-08-01编发部门:宣传科稿件提供:浏览:802

    齐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副院长兼胸外科、肿瘤外科二病区主任鲍红光等人,对肺部、食管、纵隔疾病和颈部、甲状腺、乳腺疾病、消化道肿瘤的治疗技术已居于省内先进行列。但他们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又开展了国内最先进的“两孔胸腔镜下微创术”。面对焦虑的病人,他们胸有成竹地说:

两科重病全“拿下”
 

特约记者 毕一冰 董晓明 记者 沙宝刚
 

    齐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胸外科、肿瘤外科二病区创办于去年7月10日。科内精英荟萃,虽然仅有6名医师,但其中就有二人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尤其是副院长、主任医师鲍红光教授,更是省内赫赫有名的医疗专家。非凡的工作能力、高超的医疗技术,让他游刃有余地把胸外科、肿瘤外科二病区这两科重担一肩挑!

    鲍红光,1988年毕业于哈医大临床医学专业。现兼任中国抗癌协会临床肿瘤学协作专业委员会委员、省医学会外科专业委员会胰腺炎学组委员、市抗癌学会副秘书长、市医学会常务理事、市医学会胸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市健康教育协会秘书长、齐齐哈尔医学会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行医23年来,一直从事颈、胸、腹部肿瘤的治疗。早在2001年,他就到当时亚洲最大的肿瘤专科医院——北京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进修。他十分感慨地说,进修这一年虽然很辛苦,但确实收获颇丰!前半年专修腹部肿瘤的治疗,后半年专修胸部肿瘤的治疗。在那里,他学到了胃癌根治术、直肠癌低位保肛术、乳腺癌根治术及前哨淋巴结活检、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肝癌切除术、结肠癌根治术、甲状腺癌颈部清扫术、肺癌根治术、肺癌“袖状切除术”、食管癌三切口、纵隔肿瘤切除术等等。

    如今,他带领的胸外科、肿瘤外科二病区,不仅擅长治疗肺部疾病、食管疾病、乳腺疾病、甲状腺疾病、消化道肿瘤,尤其是在省内率先开展了“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对于恶性肿瘤,他们形成了以手术为主的个体化、规范化综合治疗、靶向治疗,收到让患者非常满意的治疗效果。去年7月中旬,鲍红光带领科内医师开展了胸腔镜下肺大疱切除、胸部疾病取活检、肺叶切除等微创手术。仅短短的一年时间,他们已为十余例病人独立完成了胸腔镜下微创手术。

   

 

“两口”镜下切肺叶

  

     在同样能治好病的前提下,如何才能让病人少“遭罪”,是鲍红光孜孜以求的目标。今年3月初的一天,富裕县二道湾镇63岁的韩女士在当地医院体检时,发现左肺下叶有一个团块样阴影。因无法确诊,遂到齐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就诊。

    经CT检查发现,韩女士左肺下叶有一个占位性病变,考虑为肺部肿瘤,医生建议她住院进行手术治疗。于是,她住进了胸外科、肿瘤外科二病区病房。

    传统的开刀手术,具有刀口长(约30公分左右)、创伤大、出血多、痛苦大、恢复慢(术后需住院三周)、易感染,术后并发症多,手术风险高等诸多弊端。勇于进取,不断掌握高科技新技术的鲍红光,决定用胸腔镜对病人进行微创治疗。这种镜下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痛苦轻、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的强大优势,是目前国内最先进的医疗技术。但技术难度大、风险大,对医生的技术水平要求很高。鲍红光教授在病人胸部仅仅只开了两个口:一个一公分,另一个4-5公分,便十分顺利地把病变部位的肺叶切除。

    术后仅一周,韩女士病体痊愈。胸腔镜下微创手术,成功避免了病人术后胸痛等并发症的发生,极大地减轻了病人的痛苦!

 

“三切口”治食管癌
 

     2004年夏季的一天,大庆市泰康县年近古稀的何先生,由于长期大量饮酒,出现进食吞咽困难,在齐市亲属陪护下,慕名来到附属二院鲍红光面前求治。

    经钡透、食管镜和胸部CT检查,发现病人门齿25公分处有一个占位性病变。取病理检查,确诊为“食管鳞癌”。这种病只能进行手术治疗,由于病变部位位置高,给手术带来很大难度。想达到根治的效果,必须做颈部、胸部、腹部“三切口”,才能彻底切除病变。但手术路经的都是重要血管、神经,术中稍有不慎,后果不堪设想!

    经过仔细分析病情后,鲍红光为病人进行手术治疗。首先,在全麻情况下,右侧开胸,游离胸部食管。然后,右侧关胸,重新摆体位,在腹部上腹正中开口,游离胃。随后,在病人左颈部开口,游离颈部食管,将胃经胸腔提到颈部,切除食管病变;用胃代替食管,在颈部把胃、食管进行吻合。至此,这台难度大、风险高、技术要求非常高的大手术,在紧张忙碌近4个小时后顺利完成!(如今,虽然时光已流逝了七年之久,但何先生仍健康、快乐地生活着。)

     这例“三切口食管癌根治术”的完成,标志着鲍红光教授的手术水平已达到省内先进水平!

 

妙手巧治“胰头癌”
 

    衡量一个外科专家医术如何,只需看他在疑难重病面前是束手无策,还是游刃有余?!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腹部最大的手术。它难度大、风险大、技术要求很高,操作非常复杂!这种高难度的手术,能独立完成,标志着专家的技术水平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早在2003年,鲍红光就独立完成首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这类手术至今他已独立完成50余例!

     2003年“春节”后的一天,昂昂溪区年逾花甲的严女士,因周身皮肤、巩膜黄染、食欲不振,来到附属二院就诊。

    经超声、CT、核磁检查发现,病人胰头部有一个占位性病变,考虑为“胰头癌”。鲍红光仔细分析CT、核磁的影像特点,认为病人适合做“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这种手术难度大、牵扯器官多、切除率低、吻合口多,风险很高,技术要求很高!手术需要经过重要的大血管、门静脉、肠细膜上静脉等,而且术后易出现肠瘘、胰瘘、胆瘘。一旦出现这些并发症,病人的死亡率很高! 

    严谨细致的鲍红光,经过术前精心准备,为病人做了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这例手术需切除部分胃、肠、胰头、胆管,然后把小肠和胰头吻合、小肠跟胆管吻合、小肠与胃吻合,进行消化道重建。

     手术做得非常成功!术后半个月,严女士康复出院。

 

脏活累活抢在先
 

     齐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胸外科、肿瘤外科二病区,以护士长孙晶波为首的护理团队,是一支业务素质高、专业技术强,不怕脏、不怕累,特别能吃苦,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的团队。

     孙晶波,主管护师,从事护理工作已整整18年,而且一直在临床,因此,她积累了丰富的护理经验。自从2010年7月10日胸外科、肿瘤外科二病区成立后,她就带领科内护士在医院率先开展了“优质护理病房”活动。她们凭借高超的护理技能,并以女性特有的细心,让每一位住院病人都亲身感受到,这里像家一样温馨、舒适。护士长还与科内护士印制了许多“宣传卡”,并把宣传卡送到每一位住院病人手中。针对不同病种,进行健康知识教育,让病人及其家属获益匪浅。

     为尽快提高年轻护士的护理技能,孙晶波经常向她们传授护理经验,这使科内整体护理水平得到迅速提高。在2010年12月医院组织的“护理技能竞赛”和今年5月12日“护士节”医院开展的护理技能竞赛上,科内年青护士两次荣获“三等奖”!

     一个优秀的护士,仅有高超的护理技能还远远不够,对病人必须不怕脏、不怕累,有爱心,才无愧于“白衣天使”这一崇高荣誉称号。一次,护士长孙晶波值班时,正赶上一位年逾花甲的阿姨因肺部疾病刚做完开胸手术。术后病人痰非常多,由于病人年老体弱,又正值大手术后,因此咳痰无力,呼吸困难。经验丰富的孙晶波知道,如果痰不能及时排出来,病人极有可能会窒息死亡!于是,她急忙用清洁纱布不停地帮助病人排痰,直到病人呼吸困难症状明显缓解。

    孙晶波用爱心,让这位阿姨平安度过“围手术期”,病体尽快康复。类似的感人事迹经常发生,孙晶波她们一如既往、无怨无悔地工作着。

 


胸外科主任鲍红光


鲍红光主任带领科室查房
 


鲍红光主任(左二)正在为患者进行手术
 


 

胸外科全体医护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