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媒体报道

妙手“擒顽凶”

时间:2011-09-23编发部门:宣传科稿件提供:浏览:684

           ---记齐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肿瘤外科一病区

 

肿瘤,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一大杀手,尤其是“恶性肿瘤”四个字,就像“顽凶”一样,常常令人不寒而栗。但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二院肿瘤外科一病区的医务人员们,奋战在抗肿瘤一线,以精湛的医术、高尚的医德,让人们不再“谈癌色变”, 让众多肿瘤患者重新走进了生命的春天。
 

呕心沥血从医路
 

肿瘤外科主任兼肿瘤外科一病区主任、主医师、齐医学院学科带头人王天昌教授,1982年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兼任东北三省及黑龙江省肠内、肠外营养支持专业委员会委员,齐齐哈尔市抗癌协会副理事长等职。从事肿瘤诊治工作30年来,不仅熟练掌握了肿瘤外科常见病、疑难病的诊治,尤其擅长甲状腺、乳腺、胃肠道、肝胆胰、肺、食管及纵膈肿瘤的诊断、手术和辅助化疗。特别在胰腺癌根治、低位直肠癌保肛、肝门部胆管癌切除、肝癌切除、中段食管癌三切口根治、中心型肺癌支气管袖状切除等手术方面取得良好效果。他带领全科医务人员开展的乳腺癌根治性手术、保乳手术、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和分子靶向治疗等均达到国内先进、省内领先水平;对于癌性疼痛的治疗以及恶性胸水、腹水、骨转移、脑转移、恶液质治疗等也有独到之处;胸部肿瘤中肺癌、食管癌根治性术、全肺切除术、支气管袖状切除术、三切口食管癌根治术等更是做到了驾熟就轻,已成为了该科的特色技术。
 

清规戒律保安全
 

相对于传统的肿瘤外科手术, 现今的手术已不再是“根治扩大化切除术,而是在保留正常器官、组织的基础上,更加重视患者器官功能的保留、重建、微创、减少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和患者的心理需求。因此,安全、规范的进行各种手术是王主任及全科医务人员的严格“戒律”。如针对甲状腺微小癌术前难于诊断的特点,对手术病人常规行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检查,以防误诊,使部分甲状腺微小癌患者得以一次彻底治疗;规范施行甲状腺癌根治性颈淋巴结清扫术、功能性颈淋巴结清扫术等。由于开展了规范化的手术方式,使患者减少了创伤、缩小了手术范围、保留了器官的功能,也使患者的手术风险降至了最低。

近年来,由于甲状腺疾病高发,该科室考虑到患者术后切口美容问题,对所有病人均采用颈部低位、沿皮纹切口,并做美容缝合,深受广大患者的欢迎。
 

独辟蹊径辅化疗
 

随着抗肿瘤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肿瘤治疗的模式已变成以手术为中心的综合治疗。附属二院肿瘤外科一病区医务人员更新理念、独辟蹊径,开展了术前新辅助化疗、术中化疗、术后化疗、肠腔及腹腔化疗。同时,针对肿瘤病人的特点、个体差异及具体需求,以“NCCN”指南为依据,结合国内先进医疗机构的经验,为患者制定了标准、规范且个体的化疗方案。并从化疗药物代谢动力学角度采用了不同的给药方式、给药时间及周期。考虑到老年肿瘤病人对常规化疗耐受性差的问题,采用小剂量、多周期的方案,取得了很好的疗效,延长了肿瘤患者的生命,提高了生活质量。
 

    有一50岁女患者,乳腺恶性肿瘤术后5年,又出现了锁骨上淋巴结及双肺转移,且双肺有10多个转移灶,最大的已有10cm左右。王天昌主任及郑春雷医生为其制订了有针对性的、个性化的化疗方案。治疗三个疗程后,肿物全部消失,颈部淋巴结也显著缩小。看到CT检查结果,患者及家人真有些不敢相信这是真的。他们说,这真是奇迹发生了。

(摘自鹤城晚报周末版——北国周末2011年9月23日 B9版 特约记者 毕一冰 董晓明 记者 沙宝刚)



肿瘤外科一病区主任王天昌带领科内医生亲切看望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