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媒体报道

严谨求实医术精

时间:2011-11-11编发部门:宣传科稿件提供:浏览:827

      齐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是享誉鹤城的“市级重点专科”。神经内科主任兼一病区主任周洁信等人,不仅擅长治疗急性脑血管病、锥体外系疾病、脱髓鞘疾病、感染性疾病等,尤其对于伴有呼吸肌麻痹的格林巴利综合征的救治、帕金森病及脑囊虫病的诊治在市内领先!在杏林群英中他们堪称:

严谨求实医术精

   
    齐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兼神经内科一病区主任周洁信教授,医术早已炉火纯青!他带领的科室始终秉持“认真细致、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严格按照“循证医学”行医,因而赢得省内外病人的信赖,每日患者盈门。

     神经内科一病区,不仅拥有智能化呼吸机、多功能神经肌肉治疗仪等先进设备,尤其是对血稠、高血脂、高血压、脑梗死等多种神经系统疾病有显著疗效的“光量子血管外照射治疗仪”,更是市内独家拥有。

    周洁信等人不仅擅长治疗急性脑血栓、脑出血,舞蹈病、帕金森病,视神经脊髓炎和多发性硬化,脑炎、脑膜炎、脑囊虫、遗传性疾病及神经肌肉接头处疾病,尤其精于伴有呼呼肌麻痹的格林巴利综合征的救治、帕金森病和脑囊虫病的诊断及治疗!

     周洁信,1984年毕业于齐医学院,主任医师,教授;齐医学院学科带头人,神经病学教研室主任。兼任省康复医学会神经内科专业委员会委员、省医学会中西医结合委员会委员、省劳动能力鉴定专家组专家、省医学会医疗事故鉴定专家组专家,市医学会神经内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曾到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神经内科、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科进修。先后荣获市科技进步奖三项、著书两部;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专业论文10余篇。

    他曾连续两年荣获省卫生系统“医德医风标兵”荣誉称号。先后被市卫生局评为“白求恩式”好医生、全市卫生系统行风建设先进工作者及本医院的“十佳医务工作者”等。


                                      医道精深:昏迷5个月被救醒
 

    龙沙区年仅37岁的李铭,在卧床昏迷了五个月之久,亲属几乎不抱康复希望的时候,竟被齐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一病区主任周洁信救醒了!不仅如此,病人还能进行简单的语言交流,并能在人搀扶下行走。周洁信教授,用他博大精深的医学知识创造了一个医疗奇迹!

    去年6月中旬,李铭下班后骑着摩托车与一位骑自行车的发生猛烈撞击,当场造成他颅骨骨折,颅内大面积出血。被送到市内某大医院手术治疗后,命虽然保住了,但术后一直靠鼻饲进食;大小便失禁,处于昏迷状态。在医院治疗了一段时间后,毫无起色,李铭的家人便把他接回家去。

    同年9月中旬,李铭突然持续一周高烧不退,体温高达40C。家人急忙把送到附属二院。经周洁信检查后确诊为“重症肺炎”。精心治疗两天后,病人高烧消退。病人的父亲瞧着仍然昏迷不醒的儿子,不禁又紧锁眉头。周主任对老人说,你儿子的昏迷不醒,我看有治疗的希望。老人迟疑了一会儿,半信半疑地说,那就治治看吧。

    周主任为病人进行包括药物、声、光、电刺激在内的综合治疗。经过两个月的细心治疗,病人逐渐对外界刺激有反应:能听到声音,能睁开眼睛。这表明,病人已苏醒。此前,病人已整整昏迷了五个月!

    继续治疗了一个月后,病人已能识字,并且能通过文字来完成医生指定的动作。这时,周主任决定对病人进行康复治疗。通过四个月的康复治疗,病人病情大有好转,病人家属大喜过望,感谢万分!

 

                                       医术高超:“肌无力危象”危转安
 

    去年4月初,建华区年仅24的女孩儿苏春华,因全身肌肉无力,又患上肺炎,呼吸困难,被120工作人员抬进附属二院神经内科一病区。此前,苏春华已患病3年多,且已被北京某医院确诊为“重症肌无力”。

    病人被抬进病房时,出现极度呼呼困难,口唇发绀,血氧饱和度不足20%,生命垂危!周主任为病人确诊为“肌无力危象”。当即决定给予病人气管插管,接人工辅助呼吸器呼吸,并给予相应的治疗。经过一周急救,病人血氧饱和度逐渐升高,呼吸困难明显缓解。脱机后,呼吸逐渐恢复正常。

    又经过一周的精心治疗,病人肌力恢复正常,高高兴兴地告别了病房。

 

                                           医者仁心:尽心竭力挽危重
 

     面对一位年逾古稀、随时都有可能失去生命,而且病人家属已经决定放弃治疗的危重病人,周洁信教授以一位大医的仁爱之心,联合本院相关科室竭尽全力救治,终于使病人转危为安!他以无私的大爱,奏响一曲温暖人心的凯歌。

     今年“春节”前,林甸县78岁的沈先生被家人送进齐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一病区。病人患有脑梗死,入院时已偏瘫,卧床不起。经过两周的精心治疗,病情明显好转,病人已能在走廊里散步。没想到,将要出院时,患者病情突然逆转直下,急剧恶化:大汗淋漓、意识模糊、血压骤降、呼吸微弱,血氧饱和度在20分钟之内从90下降到30!

    在对患者紧急处理后,立即请全院相关科室的专家会诊,并经MRI检查,确诊为“肺栓塞”。由于病情严重,准备转入ICU治疗。但当ICU医生来接患者时,出现了只要一搬动病人,病人血氧、血压就急剧下降,呼吸停止的现象,因此无法转入ICU。由于肺栓塞死亡率很高,预后不好,家属决定放弃治疗,并在当晚找来了救护车,准备运回当地。但是又出现了一搬动患者,就呼吸停止的现象。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病人家属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决定就在神经内科一病区原地不动治疗。

     周主任马上对病人进行救治。在相关科室积极协作下,给予溶栓、抗凝、给氧、抗炎及维持生命体征等治疗。经过20天的精心治疗,病人终于转危为安,痊愈出院。

 

                                            廉洁行医:巧拒红包严自律
 

    去年5月下旬的一天,富裕县40岁的农民赵春河因突发脑出血,被送到齐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一病区救治。

    由于病情严重,患者爱人十分着急,泪流满面地对周主任说:“求求你,救救他吧,他是我家顶梁柱啊!”周主任立即与科内同事会诊,并很快决定对病人进行微创治疗,由CT定位,行颅内血肿抽吸术。术前,患者家属找到周主任,硬塞给他一个装有1000元钱的信封。周主任想,这是病人家属对治疗效果不放心,担心医生不尽力。为让患者家属打消顾虑,他没有立即退还,而是认真细致地进行术前准备。手术做得很成功。 术后,周主任把这1000元钱交到患者住院押金帐户上。不久,患者病体康复。临出院前结帐时,夫妻二人才知道真相。

    多年来,周洁信教授始终秉持“廉洁行医,严格自律”的宗旨,拒吃请,拒红包已不计其数!

 

                                           热心公益:足迹遍及鹤城大地
 

    周主任十分热心公益事业,每年都多次参加公益活动。他曾到拜泉、龙江、富裕、依安、泰来等地农村多次义诊,送医送药送温暖,并多次参加对社区居民的医疗服务。

    有些病人在家或在养老院卧床不起,不方便到医院就诊,周洁信就经常利用个人时间义务到这些患者床边进行医疗服务,指导治疗。这样,既解决了病人看病难,又节省了患者的支出。患者本人及其家属都非常感谢。在医疗活动中,他从不以医谋私,总是为患者精打细算,尽量减少医疗费用和不必要的开支。他因此先后被省市卫生管理部门授予“医德医风标兵”、“白求恩式”好医生等多项荣誉称号。

 

(摘自鹤城晚报周末版——北国周末2011年11月11日第44期(总第8971期) 特约记者 高秀文 董晓明 记者 沙宝刚)
 


神经内科主任兼一病区主任周杰信教授
 


护士长崔丽斌送温暖到床前,了解病情,温言抚慰病人
 


神经内科一病区全体医护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