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媒体报道

大医写“神奇”

时间:2011-11-11编发部门:宣传科稿件提供:浏览:652

——记齐医附属二院心血管内科三病区
 

齐医学院附属二院有这样一个病区:仅仅独立一年,锦旗就收到30多面;床位数40张,却经常住着100多名患者;慕名而来的不仅是周边市县的急危重症患者,更有从北京等大医院治疗无效的患者;很多疑难疾病患者经过他们的治疗,竟然好转了、康复了……创造这些“神奇”的就是该院的心血管三病区主任吴晓杰以及所带领的医护人员们。
 


医学精英释义大医精诚
 

几年前,附属二院的吴晓杰就因成功抢救了两例心脏骤停超过一小时以上的病人而声名远播。如今,她已成为了附属二院独挡一面的科主任、主医师、副教授,并兼任齐市医学会老年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齐市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委员。多次被评为省级、医学院及医院先进个人、优秀医务工作者,还被评为医院十佳医务工作者。
 

吴晓杰,1991年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在20多年的从医生涯中,她始终把患者的利益放在首位。她可以忽略自己的健康,忘却家人的存在,但她对每个患者的病情及用药却是了如指掌、“倒背如流”。她经常对医护人员们说,患者将生命与健康托付给了我们,是对我们最大的信任。我们要以对患者高度负责的态度,尽心竭力的去工作,去完成救死扶伤的崇高使命。全科医护人员在她的言传身教下,关爱患者,尊重患者,体恤患者,他们让患者在这里感受到了“被呵护”、“被保护”、被当作了“中心”。
 

吴晓杰熟练掌握多脏器功能衰竭、心肺复苏术等各种心血管急危重症及疑难性疾病的救治,尤其擅长急性心肌梗死、肺动脉栓塞、顽固性心绞痛、难治性心衰、严重心律失常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为了更好地学习和引进国内最先进的诊治技术,她曾赴中山大学附属医院进修心衰治疗,又赴北京安贞医院进修心脏介入技术,她还与北京安贞医院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该院专家将不定期来医院开展介入治疗。科室独立一年间,仅冠脉造影及支架植入术就完成300余例。其中,包括很多外院转来的、严重的冠脉病变患者;还有已被告知必须做“心脏搭桥”外科手术的患者,也都在他们及北京安贞医院专家的共同努力下,通过支架植入而改善了心脏的供血,避免了开刀之苦。
 


医术精湛演绎生死速递
 

时刻准备着!这不仅是一句口号,而是吴晓杰主任及全体医护人员每日工作的真实写照。心血管疾病急危重症多,突发事件多,患者病情变化多端,所以,他们时刻准备着奔赴抢救现场。全体医护人员反应机敏,技术娴熟,训练有素,他们与时间赛跑,与死神搏弈,使众多患者化险为夷,令无数患者转危为安。
 

2011925深夜,78岁的戴老先生突发严重呼吸困难、大汗淋漓,随后神志不清。被家人紧急送到医院。当时测血压250/120mmHg,经查患者为重症心衰合并肾衰、离子紊乱。吴主任及医护人员立即给予紧急降压、大剂量利尿等救治措施,2个小时后,病人意识恢复。此时,患者家属正在电话传送的噩耗改为了喜讯的传达。
 

患者牛大娘,84岁了。于1010突发剧烈胸痛,呼吸困难,心电提示为广泛前壁心梗。吴主任当机立断:“急诊行冠脉造影及支架植入术”。老人在入院未超过20分钟的时间内,即被推入介入室。随后,患者的症状迅速缓解。她及家人没有想到,这么大的年龄,患了如此大面积的心梗后,还能被救过来。
 

虽然,科室仅仅有一年的历史,但吴晓杰主任及医护人员却是远近闻名,有口皆碑。面对“投奔”而来的越来越多的病人,越来越多的重患,他们夜以继日,守护在病房患者的身旁;他们废寝忘食,鏖战在救死扶伤的一线。他们真正诠释了“人命至重”,还将续写“一心赴救”的神奇!
 

(摘自鹤城晚报周末版——北国周末2011年11月11日 B9 特约记者 毕一冰 董晓明 记者 沙宝刚)



吴晓杰主任在与患者亲切交谈,了解患者恢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