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媒体报道

尽心竭力挽危重

时间:2012-02-24编发部门:宣传科稿件提供:浏览:640

“时间就是生命,呼叫就是命令!”面对急需抢救的急危重病人,齐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主任王树、护士长王咏梅等人,带领科内医护人员争分夺秒,与死神“赛跑”!他们以精湛的医术和高度的责任心——   
 

 

尽心竭力挽危重

   
   
齐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在医术高超、雷厉风行的科主任王树、护士长王咏梅的带领下,早已形成一支和谐团结、精干高效的急诊急救队伍。他们以“时间就是生命”的服务理念和“一切为了病人”的服务宗旨,奋力拼搏、兢兢业业,从而为患者筑起一道生命健康的安全屏障!

    王树,副主任医师,兼任省医师协会急救专业委员会委员,市急诊急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早在1993年,他就到哈医大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进修过一年。1995年,他又到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专修消化内科和纤维胃肠镜。刚刚回到齐市后,他就用新学到的医疗技术发现早期胃癌一例。这在当时医疗技术相对落后的齐市来说,实属不易。由于发现早,治疗及时,这例患者至今仍健在。

    王树精于对各种心脑血管病人和各种中毒病人的急诊急救。从事急诊急救工作15年来,已接诊成千上万患者,让绝大多数病人得到成功救治!他多次被齐医学院评为“先进工作者”。2011年荣获医院的“十佳医务工作者”荣誉称号;他所带领的急诊科亦被医院评为“党风廉政建设先进集体”。

    如今的急诊科,已成为急诊急救设备齐全、医护人员综合素质高、专业能力强快速反应队伍。其主要诊治对象为:内外各科急症患者及各种发热病人、各类感染及重症感染病人、各种休克病人、呼吸心跳骤停各种危象、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症、心梗、心衰或严重心率失常病人;窒息、溺水、中暑、触电;急性腹泻、腹痛、消化道出血;哮喘、各型呼吸衰竭及呼吸窘迫综合症;各类急性中毒病人、急性脑血管疾病及各种急性外伤等等。

 

齐心协力挽危重
 

     去年三月下旬的一天,附属二院急诊科大门外冲进一群满头大汗、神情紧张的人,抬着两名已深度昏迷、大汗淋漓的中年男人。这些人十分焦急地大喊着:“医生!医生!快来抢救!”

    原来,这两个被抬来的是环卫工人。他们在干活时捡到满满一瓶“可口可乐”,二人闻也未闻,就一口气儿喝光了。他俩万万没想到,可口可乐瓶里装的竟是“敌敌畏”!

    王树等人急忙跑到病人面前。他们发现,病人面色苍白、瞳孔缩小、口唇发绀,口腔内涌出大量泡沫样分泌物、呕吐物,全身散发着浓烈的有机磷农药味;病人生命垂危!王树、王咏梅当即下达命令:“马上安置病人,推出抢救车、洗胃机,准备气管插管!”急诊科全体医护人员立即对病人实施插管、洗胃、胸外按压、心肺复苏、抽血、肌注、静脉给药等一系列急救措施。

    经过急诊科全体医护人员积极抢救,病人意识逐渐清醒,生命终于转危为安!急诊科,通过与死神奋力抗争,奏响了一曲生命凯歌。

 

尽心竭力救老妪
 

    去年6月18日上午,建华区年逾古稀的张女士在儿子、儿媳妇的陪护下到附属二院就诊。在还没来到相关诊室的医生面前时,老人在上厕所时竟因消化道大出血而昏倒在门诊大楼的厕所里。人们急忙把老人抬到一楼的急诊科。

    科主任王树带领医护人员立刻对老人进行抢救——建立经脉通道、监护治疗......由于失血过多,老人全身冰凉,护士几乎无法测到病人的血压。正当医护人员对张女士进行急救时,她的儿子、儿媳妇却在走廊里不停地唉声叹气,小声反复嘀咕着:“这可怎么办?!”原来,老人没有“医保”;儿子、儿媳妇又已经下岗多年,平常的生活已十分拮据,根本拿不出许多钱来救治老母亲。当夫妻二人看到老人面色腊黄,呼吸微弱,生命垂危时,担心抢救的结果很有可能会“人财两空”,便想放弃救治。心地善良的护士长王咏梅便给夫妻二人做思想工作,并明确表示:“哪怕病人仅仅只有一丝生的希望,我们也绝不会放弃救治。”夫妻二人羞愧地低下了头,同意继续对老人进行救治。

    在王树等人的共同努力下,病人逐渐苏醒。随后,病人在急诊科医护人员的护送下住进重症监护室。半个月后,病人康复出院。

 

失恋自杀获新生
 

     李青山做梦也没想到,昔日温柔的恋人杨华说翻脸就翻脸,全然不顾相恋三年之久的感情基础,一声轻轻的“bye-bye”就把自己给“踹”了。2011年6月23日晚上,齐市某高等院校年仅22岁的学生李青山,在千方百计、温言软语也未能挽回杨华的心时,当着杨华的面,一口气儿喝下将近两瓶白酒;酒后又吞服500片卡马西平、50片安定......

    当李青山被120急救车送到附属二院急诊科时,已深度昏迷、频繁抽搐、中毒性休克、呼吸衰竭,病情危重!

    王树与科内医生姜海瑞、戚增明及护士长王咏梅,马上采取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洗胃、导泻、止痉、抗休克、解毒等一系列急救措施。四人整整忙碌了三天三夜,硬是把轻生的李青山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当李青山的父母听说儿子已脱离危险时,禁不住感激涕零。类似的急危重病人经常见到,王树带领的这支精干、和谐的团队已使成百上千急危重病人转危为安!

       
                                        真情服务暖人心

 

    每一位曾到过急诊科的病人,在钦佩医生高超医术的同时,无不为医护人员的真情服务所感动。这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护士长王咏梅。

    王咏梅,主管护师,本科学历,从事急诊工作已长达18年。早在2000年,她代表医院参加全市卫生系统“四项全能大赛”,荣获全市第二名。由于其出色的工作业绩,曾多次荣获医院的先进工作者。

     急诊工作不仅要求护士技术全面,业务能力强,责任心强,协调能力强,更需要护士“热心、精心、细心、耐心”待病人,无微不至地照料每一位病人。2009年,王咏梅担任护士长后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很快就带出一支和谐团结、精干高效的护理团队。

    今年2月2日下午4.30左右,在我市发生一起交通事故,当场造成一死三伤。120急救车很快把死伤人员全部送到附属二院。当时,急诊科正值交接班,护士长王咏梅当即带领白班护士同夜班护士一道积极对伤者进行急救。一直忙碌了近三个小时,直到伤者病情稳定转入相关科室,她们才离去。类似的事例已数不胜数。为病人,急诊科的医护人员经常放弃宝贵的个人休息时间。

    在急诊科,热情周到的真情服务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冬季,为病人预备40多个“热宝”,每当有病人来点滴时,护士就会面带微笑地把热宝送到病人面前。她们还为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的病人取药;搀扶没有家属护理且行动不便的病人上厕所。帮助实验中学来点滴的学生预备开水,并帮他们泡方便面......点点滴滴真情服务,温暖着每一位就诊病人的心。

    医院领导对急诊科高度重视,经常来指导工作,并帮助医护人员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让大家无后顾之忧。这极大地调动了医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摘自鹤城晚报周末版——北国周末2012年2月24日第08期(总第9065期) 特约记者 高秀文 董晓明 记者 沙宝刚)
 


 

急诊科主任王树
 


 

护士长王咏梅为病人送上热宝
 


 

急诊科全体医护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