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媒体报道

医道精深 心系病人

时间:2012-11-23编发部门:宣传科稿件提供:浏览:698

——记齐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中医、针灸科主任胡敏教授
 

祖国医学,博大精深。执着于中医国粹的胡敏教授,为了百姓的安康,她默默耕耘在中医临床诊疗岗位上,精勤不倦,博采众长,中医药及针灸治疗效果显著。尤其对肝胆疾病、乳腺病、妇科病、皮肤病、颈椎病、腰椎病、结肠炎、风湿及类风湿关节炎、头痛、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抑郁症、神志病、偏瘫、面瘫、中风失语、吞咽困难、抽搐、脑外伤后遗症、神经损伤、术后肠麻痹、呃逆、尿潴留、顽固失眠、更年期综合症、骨性关节病、小儿遗尿等疾病治疗独具特色,为众多疑难杂症病人解除了病痛,带来了希望。

胡敏1985年毕业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现任齐齐哈尔哈尔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中医、针灸科主任、中医教研室主任,主医师,教授。兼任省中医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省康复医学会康复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省中西医结合精神、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委员、市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市针灸学会常务理事、市针灸学会灸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发表国家、省级论文多篇,著作两部。主持和参与科研多项。曾赴广州、青岛、天津等地进修学习,2012年被评为鹤城名中医,市首批中医师承教育指导老师。
 

中医中药除风湿沉疴

 

53岁的胡女士,患类风湿十余年,不能独立行走,曾到多家医院治疗未见好转。后经亲属介绍找到了附属二院中医科主任胡敏求治。见到由家属背着前来就诊的胡女士手脚关节青紫、肿胀,有些关节已经变形,疼痛难忍。胡主任为胡女士进行了详细的诊查后,采用了健脾除湿、通络止痛口服汤药和外用药物等治疗,二周后病人疼痛缓解、肿胀消失。随后根据病情,又给予补肾壮筋骨散剂和药酒等治疗,半年后病人症状完全消失,不但生活能够自理,还能帮助家人照看孩子。中医认为,类风湿关节炎是由于风、寒、湿、热等邪外袭人体肌腠、经络,滞留筋骨、关 节、肌肉,痹阻气血,使气血运行不畅所致。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治疗类风湿的中药诸药能够兴奋中枢神经系统,抑制炎症发展,减轻水肿、改善微循环和肢体关节功能;诸药配伍,使机体正气恢复,寒湿痰瘀得除,络通血行,筋骨强健而获佳效。
 

     针灸治疗解摆动怪病
 

       20107月,76岁裴大娘患上一个怪病—下颌不间断来回摆动两月余,无法自控,脑电地形图检查中度异常,经多家医院治疗未见好转,后来到附属二院中医科诊治。就诊时裴大娘因上下牙齿不正常咬合导致舌两侧及两颊黏膜溃疡,进食困难,表情痛苦。针对此种情况,胡主任选取了能够宁神醒脑、补血养心的穴位进行了针灸治疗。最初需用手按揉病人下颌关节并固定关节部位后才能进行针灸。经过近一个月的治疗裴大娘的症状完全消失,怪病痊愈。现代医学对颞颌关节紊乱的病因目前尚无完全一致的认识,中医认为是局部局部气血运行不畅或气血虚肌肉肌腱失去濡养所致。针刺下颌关节周围的穴位,能够缓解关节周围的疼痛和肌肉痉挛,起到舒筋活血、行气止痛、滑利关节的作用。
 

      针药结合克面瘫顽疾
 

        200911月,张先生因第二次右侧面瘫三月余,经多方治疗前来附属二院中医科就诊,来时病人右侧额纹消失,右眼闭合不全、流泪,右侧不能皱眉鼓腮。此种情况下,胡主任给予了针灸与中药结合治疗,一个半月后完全康复,并且第一次面瘫的后遗症也同时治愈。针灸治疗面瘫有独特疗效,因为针灸有舒筋活络的作用,能够舒缓面瘫患者紧张的神经,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消除水肿,同时可以缓解面瘫发作时候的疼痛。针灸对恢复面部神经有非常大的帮助。

                  
      针刺疗法还自主吞咽

 

    韩国人李先生,2006年因脑梗塞到附属二院住院治疗,经过系统诊治后,先生的意识和肢体功能逐渐恢复,但吞咽功能障碍,不能进食二十余天。因先生拒绝鼻饲,故一直靠输液保障营养供给,导致身体极度虚弱。根据先生的病情,胡主任为病人行了醒脑开窍通经活络的针刺治疗,第一次行针过程中李先生就有了自主吞咽,但偶有呛咳。坚持治疗一周后李先生的吞咽功能完成恢复,可正常进食。现代医学认为,针刺能够使病变部位的脑血液循环得到有效改善,使脑神经功能得到恢复。针刺近部穴位及神经刺激点穴位能够使被破坏了的神经反射弧重新建立起来,能够使病变的神经组织功能逐步恢复。
 

(摘自鹤城晚报周末版——北国周末2012年11月23日  特约记者 高秀文 董晓明 记者 沙宝刚)



胡主任在为病人针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