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8-15
-
08-15
-
06-18
-
04-24
-
08-13
-
08-13
——记齐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消化内科主任翟雅娟教授
12月7日下午13.34分,齐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内科病房大楼胃镜室内。消化内科主任翟雅娟教授牛刀小试,为一例肝硬化食道静脉曲张病人行“食道静脉曲张套扎术”。记者看到,她为病人进行7个点套扎,仅仅只用了短短的8分钟,便轻松完成胃镜下微创手术!干净利落的手法,让人赞叹不已!
微创介入:独步鹤城技超群
微创治疗,以其具有“不开刀、无痛苦、见效快、疗效好、一次治愈”的强大优势而成为当前和今后世界医学发展的主流。齐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消化内科主任翟雅娟教授,紧跟时代潮流,在我市率先开展了微创治疗和介入治疗。如今,其微创治疗技术已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她带领的消化内科已成为我市开展微创治疗项目最多、技术最全面的科室。
翟雅娟,1987年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主任医师,教授,齐医学院学科带头人。兼任省医学会消化内镜专业委员会委员、省医学会中西医结合委员会委员,市医学会消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市医学会消化内镜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市医学会传染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误诊学杂志》特约编辑、《中华名医学会》理事,市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消化内学科专家等。
行医25年来,她勤于钻研,不懈进取,在自己热爱的岗位上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就,完全独立开展微创、介入治疗新技术多达19项!它们是:1.息肉电切除术:治疗胃肠息肉。2.尼龙绳结扎术:治疗蒂较粗的胃肠息肉。3.内镜下胃内异物取出术:取胃内异物。4.内镜下支架置入术:治疗食道、胆道梗阻。5.食道静脉曲张套扎术:治疗肝硬化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6.ERCP检查:诊断胆道及胰腺疾病。7.网蓝取石术:治疗胆总管结石。8.钛夹释放术:治疗消化道出血及穿孔。9.鼻胆管引流术:治疗胆道梗阻及胆管炎。10.胃底静脉瘤组织胶注射术:治疗肝硬化胃底静脉瘤破裂出血。11.食道静脉曲张硬化术:治疗肝硬化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12.贲门失迟缓扩张术:治疗贲门失迟缓。13.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治疗胆道梗阻。14.脾动脉栓塞术:治疗肝硬化脾功亢进。15.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肝癌。16.肝囊肿外引流术:治疗肝囊肿。17.肝脓肿外引流术:治疗肝脓肿。18.内痔套扎及硬化术:治疗内痔出血。19.内镜下介入治疗慢性胰腺炎。其中,食道静脉曲张套扎术、网蓝取石术、胃底静脉瘤组织胶注射术、食道静脉曲张硬化术、贲门失迟缓扩张术、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内痔套扎及硬化术、内镜下介入治疗慢性胰腺炎这9项新技术填补我市空白,而内痔套扎技术更是填补了省内空白!
不仅如此,她在科研领域还频频获奖:2002年课题《血透机超滤过腹水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的临床研究》获市科技成果奖、2003年课题《EST在胆胰系统疾病中的治疗价值》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2004年课题《尿蛋白-1与糖尿病肾病关系的研究》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005年课题《肝纤康冲剂治疗肝纤维化的临床观察》获市科技成果奖,同年,课题《LC与EST联合治疗胆囊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研究》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006年课题《内镜下介入治疗慢性胰腺炎》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012年《痔疮枪微创治疗内痔的临床研究》,已被市科技局确立为指导性科研项目。另外,她还在国家级、省级医学刊物上发表专业论文12篇。
卓著的工作业绩,为她赢得诸多荣誉:连年被评为出席医学院的先进个人、2009年至2012年连获医院、医学院的优秀党员荣誉称号、2009年被评为医院首届“十佳医务工作者”、2011年被评为齐齐哈尔市优秀党员,是医学院唯一获此殊荣者。今年,她带领的科室被评为医院“党员示范窗口”。
硬化治疗:独门绝技显神通
11月24日上午,讷河市40岁的唐某,因呕血和便血,第三次被120工作人员抬进附属二院消化内科病房。患者前两次住院时,均被诊断为肝硬化食道静脉重度曲张破裂出血。采用微创的“套扎治疗”后,消化道出血停止;病情明显好转后出院。
翟雅娟主任首先为病人行急诊胃镜检查,发现此次出血还是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所致。因患者已做过两次套扎,食道粘膜瘢痕较重,无法再进行套扎治疗。
现在国内治疗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最先进的办法只有两个,首选是套扎治疗,其次是“硬化治疗”。因该患已无法做套扎治疗,只能选择硬化治疗。
硬化治疗,风险高、难度大,技术水平要求很高,需要医生胆大心细。翟主任立即采用硬化治疗进行止血。仅仅半个小时左右,患者消化道出血便完全停止。此前,患者因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曾在省内某大医院做过一次硬化治疗。治疗后,感觉很不舒服。这次经翟主任治疗后,患者由衷地说:“你比省城的专家治得还好,治疗后没有不适的感觉。”
目前,齐市仅有翟主任一人能独立开展硬化治疗。该项技术填补了我市空白!
艺高胆大:注射立止胃出血
11月3日下午,甘南县62岁的祁先生,因消化道出血在当地治疗无效后,转入附属二院消化内科病房。病人当时由于出血量较大,已处于休克状态。
翟主任马上对病人进行抗休克治疗。血压上升后,立即给予病人胃镜检查。发现病人胃底有一个巨大的静脉瘤(3X3公分)呈喷射状出血,病情十分危重,病人随时都有可能死亡!
治疗胃底静脉瘤破裂出血,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静脉瘤内注入组织粘合剂。组织粘合剂遇到血液后,可使血液快速凝固。这种微创疗法的最大风险在于,注射针从静脉瘤内拨出后,针眼的再出血;注入组织粘合剂后,有可能造成远端脏器的栓塞。因此,临床医生极少采用这种高风险的治疗方法。但这种疗法止血非常快,能收到立竿见影的疗效。
为及时挽救患者的生命,翟主任冒着极大风险,毅然决定为病人注射组织粘合剂进行治疗。仅仅3分钟后,病人出血点便被完全止住,及时挽救了患者生命!出院前复查胃镜,患者静脉瘤完全消失,从而彻底避免了患者胃底再出血的风险。
此项技术目前在齐市也只有翟主任一人能独立完成。
胶囊内镜:轻松诊断小肠病
11月28日上午,富裕县年逾半百的韩女士,因消化道反复出血,在当地未查出出血原因,遂被家人搀扶着来到附属二院消化内科就诊。
消化道出血,分为上消化道出血,包括食道、胃和十二指肠及胆道;下消化道出血,主要是结肠;中消化道,主要是小肠出血。翟主任首先给病人做胃镜、检查结果排除了上消化道出血。然后,做肠镜检查,也排除了下消化道出血。所以,患者初步定为中消化道出血。中消化道出血的首选检查方式是服用微型“数码相机”——胶囊内镜。
胶囊内镜仅仅只有一粒花生米大小,具有检查方便、无创伤、无痛苦、无导线,丝毫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等诸多优点。患者喝一口水就能将它吞进肚子。之后,它就开始不停地在患者的食道、胃、小肠、大肠里拍摄。医生在胶囊内镜的帮助下,可以检查患者的全小肠,包括十二指肠、空肠、回肠。
下列6种情况适合做胶囊内镜检查:1.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尤其怀疑小肠出血者。2.不明原因缺铁性贫血。3.不明原因慢性腹痛、腹泻、消瘦者。4.临床疑为炎症性肠病、肠结核、小肠肿瘤者。5.其它影像学检查怀疑小肠病变者。6.经济情况良好的中年以上体检者。
患者经胶囊内镜检查,确诊为“回肠肿瘤”;经手术治疗后痊愈出院。
血管破裂:钛夹到处血立止
12月1日,龙沙区36岁的杨先生,因大量呕血不止,被120工作人员匆匆抬进附属二院消化内科病房。翟主任发现,患者面色苍白;经检查,血色素仅有7克(健康男人血色素为14克左右)。
翟主任为病人急诊胃镜检查,发现病人胃体上壁有一个血管残端显露,诊断为“血管动静脉畸形”,病因为先天发育异常。要想止血,唯一的办法是使出血的血管闭塞。翟主任马上用钛夹夹住血管的根部,使出血血管立即停止出血。一周后,血管完全修复后,钛夹自动脱落。
翟主任说,钛夹的作用相当于外科缝合手术,方法简便易行,无风险。这种镜下微创治疗方式,具有不开刀、无痛苦、见效快、疗效好、一次治愈等诸多优点。
杨先生及其家人没想到,这么重的病,竟让翟主任这么快就轻松治愈了,心中不禁感激万分。
(摘自鹤城晚报周末版——北国周末2012年12月28日第52期(总第9364期) 特约记者 董晓明 高秀文 记者 沙宝刚)
消化内科主任翟雅娟教授
查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