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8-15
-
08-15
-
06-18
-
04-24
-
08-13
-
08-13
——记齐齐哈尔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三病区医护人员
人世间最宝贵、最无价的财富莫过于生命,在人类疾病史中,危及生命最迅速、最使人措手不及的一种就是“急性脑血管病”,一旦发病情况便十分危急。在鹤城,有这样一位医生,从医近30年,始终潜心研究并擅长各类急性脑血管病的临床诊治;在鹤城,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走在呵护脑血管健康的道路上,全程坚守,无怨无悔,他们,是患者值得托付生命的人;他们,就是齐齐哈尔医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三病区的全体医护人员。
坚实臂膀领头人 刻苦钻研医术精
李杰,附属二院神经内科三病区主任,1987年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主任医师,教授;国家科技部十五攻关项目“急性脑血管病治疗”协作单位负责人。擅长治疗频繁一过性脑缺血发作、颈动脉狭窄、动脉瘤、动静脉畸形和动静脉漏等疾病,对重症脑炎、脱髓鞘疾病、变性疾病等的诊治有着独到的体会。但说起他的独门绝招,还要数他所开展的神经介入技术治疗脑血栓及脑血管狭窄,作为我市唯一能开展该项技术的神经内科科室,附属二院神经内科三病区的名声享誉鹤城。李杰主任为了把这项技术学透学精,早在2005年特赴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师从国际知名的神经介入专家凌峰教授,全方位、系统地学习了脑血管病的介入治疗,目前已成功独立开展了百余例介入手术,填补了我市空白,在省内享有较高的声誉,慕名前来就诊的患者络绎不绝,也为诸多患有该手术适应症的患者减轻了不少负担,让他们不出远门就能得到高水平的治疗。
妙手“细丝”通栓塞 神经介入造福音
2012年秋天,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附属二院神经内三科的医生办公室里传出阵阵欢笑声,这要从一位来自甘南县的患者赵女士说起。几个月前,65岁的赵女士经常走路时不知原因就跌倒,且瞬间意识全无,被送到当地医院救治后,怎么检查也没查出到底得的是什么病。恐慌过后找到了齐医附属二院神经内科三病区李杰主任,李主任进行一番详细诊察后,为患者确诊为“左侧锁骨下动脉重度狭窄”、“锁骨下动脉盗血”,需要进行介入手术,否则极易导致脑干缺血,甚至出现脑干梗死,非常危险。经家属同意后,李主任立即为患者进行了介入手术,手术在短时间内顺利完成。赵女士现已出院近半年,再无跌倒等症状发生。家属欣喜万分,特赶来致谢:“原本以为,这种高水平的大手术只能去外地做,没想到,附属二院神经内科三病区让我们在家门口就把病治好了,这可真是我们的福气!”
慧眼识病诊断精 严谨细心是保证
李杰主任常教导科内的医护人员说,作为一个合格的医生,不仅要有精湛的医术,还要对患者有严谨细致的态度。一位家住我市的苏女士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59岁的苏女士常因心慌、胸闷到医院就诊,两年来她几乎走遍了市内所有医院的心内科,被确诊为冠心病,反复用药一年多仍不见好转。2012年12月的一天,她来到了附属二院就诊,不经意间遇见了李杰主任,交谈过程中,李主任了解到苏女士的症状,依据多年行医经验,立刻想到苏女士患的可能根本就不是心脏病,又经一番详细诊察后,李主任更加确信了自己的判断,为苏女士确诊为“神经症的躯体表现形式”。这种病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所以往往容易被表象所蒙蔽而耽误治疗。苏女士在神经内三科医护人员的精心医治下迅速好转,现已康复出院4个多月,再无心慌胸闷症状出现。可见,一名医生能对一种疾病作出正确的判断,靠的并不单单是对患者一些表面症状的推测,更需要有细致认真的工作态度。而李杰主任几十年的专业功底正是他洞察秋毫的可靠保证,严谨细致的工作方法正是他慧眼识病的坚实基础。
优质服务博信任 温馨护理得人心
曾经有人这样比喻:“与人相处,最大的距离莫过于近在咫尺却犹如天涯!”这是一种“心的距离”。附属二院神经内科三病区护士长廉艳梅这样说道,作为一名护士,我们要做的,就是要消除这种距离,真正走进患者的内心世界。一位来自铁锋区的盛阿姨是一位聋哑人,今年1月份来到附属二院神经内科三病区就诊,刚住病房时由于沟通障碍显得十分急躁,加之她的老伴也是个聋哑人,对她照顾起来又十分不便,因此心理负担很重。当细心的廉艳梅洞察到这种情况,便用打手语和写字的方式主动找她沟通,了解她的心事,还安排科内护士轮流照顾她,协助她们与医生进行沟通和做各项检查……最终,在神经内三科护士们的精心照料下,盛阿姨一天天好起来了,每天一见到护士,便微笑着拉着她们的手,不停的打手语找她们聊天,从盛阿姨灿烂的笑容中,我们能感悟到她的幸福与满足。
(摘自鹤城晚报周末版——北国周末2013年3月29日 特约记者 董晓明 记者 沙宝刚)
神经内科三病区全体医护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