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8-15
-
08-15
-
06-18
-
04-24
-
08-13
-
08-13
——记齐齐哈尔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检验科
题记:黎明划破黑夜,心中燃起希望,心与心相连,手和手相牵,找寻健康的路上,我们与你同行,我们与你相伴。
我们手中那份小小的检验报告单,既是显微镜下流淌出的数据,也是检验人员辛勤努力的结晶,更是检验人员永远追逐的梦想。因为那一串串数据在为临床医生提供着重要诊治依据,在传递着我们的健康信息,承载着我们的康复希望。附属二院检验科为了这份神圣的责任,他们默默坚守在医学检验的岗位上,以全新的理念和高超的技术,为广大百姓擎起了一片蔚蓝的天空。
厚积薄发显身手
时光荏苒,岁月如歌。经过40年砥砺奋进的附属二院检验科,现已发展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三位一体的优秀团队。现有卫生技术人员24人,其中高级职称4人,中级职称17人,研究生1人,本科19人。设有临检室、生化室、免疫室、微生物室、血凝室、同位素室。拥有国内最先进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2台、五分类血红蛋白分析仪2台、全自动酶免工作站和尿液流水式检测工作站。能开展近400项检验项目,完全能满足临床医疗的需要。同时还承担了齐齐哈尔医学院《临床血液学与检验》、《临床检验基础》等课程,多次邀请中国医大附属盛京医院专家来院讲学,举办国家及省级继续教育培训班。
为及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各类疑难问题,努力达到国家认可实验室的通用要求标准,科室定期组织业务学习及专题讲座,每年派出1名技术人员赴北京、上海等地学习进修,近3年连续派科室人员脱产学习英语半年,并随时对临床医护人员进行检验标本采集的指导。
在全体人员的努力下,检验科连续多年获得黑龙江省生化、免疫、微生物、临床血液、血凝、临床体液六个项目的“室间质评”合格单位,并成为了卫生部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监测单位,这标志着附属二院检验科细菌监测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
显微镜下驻芳华
检验科是一个缺少鲜花和掌声的地方,很少有人了解他们的奋斗足迹。张迎春自1983年从佳木斯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毕业后,三十年如一日与显微镜相伴,用执着和奉献带领科室攻坚克难,快速发展。
日常工作中,为确保检验信息更准确、更有价值,张主任对每一项工作都一丝不苟,严谨认真,遇到不合格的标本,她都及时与临床科室讨论分析、查找原因后重新采集标本。为保证检验工作的顺利完成及大型设备的正常运转,她从仪器的保养、使用,到检验结果的报告,都会亲力亲为,严格把关。并在完成大量临床工作的同时,教学与科研工作也成绩突出。近年来发表国家及省级学术论文20余篇,出版教材及著作4部,完成科研10余项。另外,她参与了国家级专项课题“多种传染病多中心高通量ELISA监测的系统化标准化及数据库”项目的研究,此项目将会在实验室工作效率、检测结果的稳定性、可靠性、精准性等方面有重大突破。
30年的艰苦锤炼,早已使她成长为一名技术精湛、学识渊博的医学检验专家和学者。现任附属二院检验科主任、实验诊断教研室主任,齐医学院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兼任省检验医学会委员、省检验医师学会委员、省感染免疫学会委员、市医学检验技术教育学会理事长等职。曾获省教育系统防治“非典”先进集体,多次荣获医学院以及医院的先进集体和个人等荣誉称号。
以人为本暖人心
目前,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进步,百姓的需求不断提高。为适应社会的发展,满足病人的需要,张主任带领科室积极转变工作理念与作风,切实以人为本,实行了24小时无假日值班,血、尿常规急诊30分钟即可拿到检验结果,并对外地病人开展了电话、短信等方式的结果报告服务。为尊重病人、保护病人隐私,检验科还将检验结果封装分类发放。这不仅方便了病人,更体现了人性的关爱和时代的进步。
大娘,没吃早餐吧;宝宝,别紧张,阿姨一定小心,不会很痛.......走进检验科的采血室,护士长宋玉平那真诚的微笑、周到的服务以及娴熟的技术,总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令人心存温暖和感动。宋护士长从事临床护理工作已有21年,多年来,她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始终把病人的利益放在首位。为更好完成血液标本的采集工作,她紧跟医学发展前沿,努力提高技术水平。近三年发表发表国家级论文6篇,主持完成市科研1项,获省新技术应用二等奖1项。
有一种信念让他们选择坚定,有一种理想让他们选择奉献,有一种力量让他们上善若水,心手相连。附属二院检验科用她们无悔的青春和满腔的热血谱写了一曲曲美丽动人的华彩诗篇。
(摘自鹤城晚报周末版——北国周末2013年4月21日第14期(总第9452期) 特约记者 高秀文 董晓明 记者 沙宝刚 )
检验科全体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