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科普之窗

儿童用药——警惕苯甲醇

时间:2019-06-27编发部门:宣传科稿件提供:附属第二医院浏览:2544

   儿童在临床上属于一个特殊的群体,同成年人相比,在生理,生化,病理和免疫等方面有明显不同,并且药物在体内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等都与成人有很大差异。因此,大家对儿童用药的选择和给药剂量都要非常重视。

   儿童用药的给药方式往往参照成年人。可有些成年人可以肌注的注射用药物在儿童用药时却不能肌注。这是因为大多数可以肌肉注射的药物,都会添加一种叫做苯甲醇的添加剂。那么苯甲醇又起了什么作用呢?苯甲醇既可以消毒防腐,又能局部止痛,但肌注却极易引起儿童臀肌挛缩症——患儿臀部肌肉萎缩,腿骨变形为蛙腿状,进而影响患者行走姿态,成为难看的卓别林式步。因此含有苯甲醇的所有药品注射剂均要求禁止用于儿童肌肉注射。

下面就整理一些较常用的含有苯甲醇的药物:

地西泮注射液

胺碘酮注射液

硫辛酸注射液

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

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得宝松)

长春西汀注射液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α注射液

曲妥珠单抗注射液

依托泊苷注射液

曲安奈德注射液

氨茶碱注射液

其中长春西汀注射液儿童禁用,胺碘酮注射液不推荐儿童使用。(供稿:药剂科 代昕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