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医院新闻

.【战“疫”进行时】武汉前线日记(二)

时间:2020-02-04编发部门:宣传科稿件提供:附属第二医院浏览:73

编者按:

22日,119名黑龙江省第二批援鄂防疫医疗队怀揣着满腔赤城与坚定,在领导及同志们的殷殷重托下,勇敢踏上了抗击新冠病毒感染肺炎的旅途,去用生命守护人民健康。他们或是耕耘在医疗战线30余载的专家教授,或是正值当年的医护骨干,或是涉世未深、朝气蓬勃的青年医生和美小护,然而,在今天新冠病毒肆虐的疫情面前,他们却跨越了年龄与身份,共同朝着同一个的目的地—湖北疫区集结行进,并有了同一个名字——援鄂抗疫医疗队员。面对这群统一身着战服、佩戴口罩的医疗队员,我们已经分不清他们是谁,但我们却知道他们为了谁,防疫阻击战已经打响,可爱可敬的逆行白衣们已经出征,他们坚定的背影虽然已经渐渐远去,走进了没有硝烟的战场,但他们那一句句铮铮誓言、一串串坚定足迹却深深铭刻在我们心中,成为了涂抹白衣最靓丽的底色和精神追求。

医院领导与出征武汉全体医疗队员合影   

武汉前线日记(二)

我们的领队张东海主任,结识他是我在急诊科的时候,那时的他真年轻,一头浓密的头发,厚厚的眼镜下面是一双有神且睿智的眼睛,彪悍的身材,侠骨柔情。那时候,年轻人都愿意和他对班,手把手教我们,气管插管,除颤等技术,不学都不行。闲暇时给我们讲课,从解剖讲到病生,分析国内外形式,探讨国家大事小情,我们年轻人没人不爱他。他曾说过,作为一个医者的过程正是一个苦行僧的过程,你需要学多少东西才能免于自己的无知,你要保持怎样的荣誉心才能免于自己的无行,你要几度犹豫才能狠下心拿起解剖刀切开第一具尸体,你要怎样自省才能在千万个病人之后免于职业性的冷静和无情……没有人不被感动,他把学习当做信仰,手不离书,书不离手,我们评价他,老张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急诊科,急救路上的急先锋,24小时围绕着一个“急”字。他关心的永远是生病的人,不单是人的病。对患者以心换心,真情才能意浓,要求我们无论给患者什么服务,无关功力,都要最真诚。一顿简单的午餐他可以吃上三四遍,只要患者需要,随时以最快的速度出现,和他对班是一件享福的事情,半夜来急诊第一个起来的是他,诊断,检查,取药……再轻轻的扣一下护士房门,起来吧!孩儿,来活啦!一边嘟囔着懒蛋子,一边心疼的表情……承担着我们的无知无畏,某些医生永远只能收到医疗费,我愿你们收到的更多--我愿你们收到别人的感念。我们和大多数人一样,初入职场,偶尔幻想未来,但更多时候没有方向, 业务没咋学,倒是一身水袖功夫,直到遇见他,不喊也不骂,你多大了,问这个干嘛?我想看看改行还来得及不?温柔的小刀,一刀一刀把我们都修正好。每次被现实打翻在地,他都会理解我们心中的委屈,给我们讲讲他年轻时的故事,故事,故事讲完了,你就明白了。高手教育人,潜移默化于无行。给他做助手真的没干够,这次执行任务,我问张主任你去不去,他说那还用问必须去啊!他们重症全科报名,我说好你去,我们也去,跟着你,跟定了……机场送行,嫂子泪眼婆娑,男儿有泪不轻弹,这个硬汉也红了眼眶……到了武汉,我们都很紧张,满天浓雾感觉都是病毒,一路上他不停的安慰我们,开玩笑,武汉真不是浪得虚名,我都捂出汗了。他是队长责任重大,他说我把你们带出来,得一个都不能少的带回家。第一天培训,他表情凝重,每个人必须好好练防护,这是保命的,我们来是帮忙的,不能添乱,自己保护好,大家都安全,记住没?今日立春,万物更新,旧疾当愈,万物清零,长安常安!

2月4日,下午三点半武汉协和六病区黑龙江援鄂医疗二队入仓第一天。我们五名医生和护理团队推开六病区的房门,一走廊的人,热气腾腾,一阵掌声,你们可来了!太好了!科室梁主任一把握住张东海组长的手,救兵来了!马护士长眼圈红了,谢谢你们,满眼憔悴和疲惫,谢谢你们!谢谢!我拍了下她的肩,我们来了,疫情就走了!我们可是传说中的东北虎哦!厉害着呢!她被说乐了,走我们一起熟悉一下环境和流程。由于这是新开科室,整个团队由胸外和手显微外科医生组成,护士也是各科抽调而来。没有重症和呼吸科专家,按照上级指令,六层病区由我队全面接管,他们配合辅助管理。一会要开始正式收治患者,我们队的重症医生刘建伟做好防护准备!一场战役,即将打响!张东海组长整装待发,精兵强将,我们与疫情,狭路相逢勇者胜!

我们尊重马护士长的意见,她们护理队伍经过前期反复培训,第一天开仓,完全能应付,我们护理团队短暂修养,明天入仓。送建伟入仓前,我们帮他穿上整套的隔离装备,刷手服,帽子,n95口罩,防护服,护目镜,二层口罩,隔离服,二层手套,靴套,鞋套,帽子,不用动就已经汗流浃背,呼吸费力了。所有人都盯着他看,我们反复仔细检查了他防护服的密闭性,颜护士长帮他把手套往上箍了箍,在衣服上写上他的名字,美小护们都和他拍了照片,齐声说我们爱你!加油!加油!建伟潇洒的一转身,入仓了。我的心情很复杂,兄弟我们可都是过命的交情,一定好好的,等你回家!(撰稿、摄像:援助武汉医疗队员  岳波 编辑:宣传科 李征)

工作中的张东海主任

徐吉雪(左)徐天娇(右)准备工作

摘掉防护装备的队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