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8-15
-
08-15
-
06-18
-
04-24
-
11-04
-
11-04
编者按:
2月2日,119名黑龙江省第二批援鄂防疫医疗队怀揣着满腔赤城与坚定,在领导及同志们的殷殷重托下,勇敢踏上了抗击新冠病毒感染肺炎的旅途,去用生命守护人民健康。他们或是耕耘在医疗战线30余载的专家教授,或是正值当年的医护骨干,或是涉世未深、朝气蓬勃的青年医生和美小护,然而,在今天新冠病毒肆虐的疫情面前,他们却跨越了年龄与身份,共同朝着同一个的目的地—湖北疫区集结行进,并有了同一个名字——援鄂抗疫医疗队员。面对这群统一身着战服、佩戴口罩的医疗队员,我们已经分不清他们是谁,但我们却知道他们为了谁,防疫阻击战已经打响,可爱可敬的逆行白衣们已经出征,他们坚定的背影虽然已经渐渐远去,走进了没有硝烟的战场,但他们那一句句铮铮誓言、一串串坚定足迹却深深铭刻在我们心中,成为了涂抹白衣最靓丽的底色和精神追求。

院领导与全体援助武汉医疗队员合影留念
武汉前线日记(二十)
2月14日,小雨,天气预报提示寒潮预警,突然紧张到不行,棉靴子,手焖子都没跟来,冻伤风了可咋整?协和微信群里响个不停,没等主任叮咛完,护士长又嘱咐,帅哥美女们,穿得暖一点撒,出门别忘带雨伞,不然会很冷很冷的……海内存知己的感觉,很受用。翻出全部家当,且都穿在身上。
出了门,小风略过。开玩笑!这就叫大风降温?别闹!什么叫风刮卜奎,俺们啥阵势没见过?在老家才能体会什么叫做“风一样的女子”,走?不存在的,迈开腿的一刻就注定了是跑出去的。出门离子烫,回家大波浪!
上班时间,身着各色队服的医护,有序而入,形成了一道最靓丽的街景。不同的省份、不同的乡音,不同的颜色。耳畔响起,葫芦娃,葫芦娃一颗藤上七朵花,啦啦啦啦……
那个陪我一起长大的《葫芦兄弟》当下聚齐,齐心协力,共同抗疫。红色是火娃,力大无穷的龙江队,橙色是千里眼、顺风耳的甘肃队,黄色是铜头铁臂,刀枪不入的广东队,绿色是喷火、吸火的湘雅队,青色是吸水、吐水的中医队,蓝色是隐身无形的陕西队,紫色是怀揣宝葫芦的北京队……援鄂医疗队就像一个个身怀绝技的“葫芦娃”,齐心协力共抗魔敌。
虽不知你是谁,但我知道你为了谁,虽看不到你的脸庞,但你的笑声却是那么爽朗。从那一双双坚定的眼神中,我已然看到了胜利的曙光,待到疫情退去,我们要自由呼吸,一起吃碗热干面!致一群熟悉的陌生人,一群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奋斗着的战士们。
42床病情稳定,一会办理转出手续,我一下想起第一次进仓的那个中年大哥,来院之后不吃不睡,大夫护士挨个挤兑,孤独的像个刺猬……东海主任说给我一周时间,让你转危为安,前提是你得听我们话,让你干啥就干啥!疗效最好的是听话的患者,好好配合早点回家,行不行?行!必须行!我信你!……天塌地陷人只能依靠人,这个病区里的病人连带我们几个看主任的眼神都带着孩子的依赖。
新闻上说,截至目前,黑龙江省共有四支医疗队,近千名医护人员驰援湖北。战友们来了!黑龙江人好样的!这就是黑龙江,这块黑土地的血脉和基因孕育出来的优秀团队。
兴安龙江,山高水长,巍巍上庠,气象泱泱。我们生活在同一个龙江,我们共同生活在蒸蒸日上的中国,我们的明天注定辉煌,这场战“疫”,我们一定能赢!(供稿、摄像:援助武汉医疗队员 岳波 编辑:宣传科 高秀文)

医疗队员在护理病人

医疗队员在护理病人

医疗队员在护理病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