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医院新闻

【战“疫”进行时】武汉前线日记(二十六)

时间:2020-02-18编发部门:宣传科稿件提供:学生科浏览:522

编者按:

      22日,119名黑龙江省第二批援鄂防疫医疗队怀揣着满腔赤城与坚定,在领导及同志们的殷殷重托下,勇敢踏上了抗击新冠病毒感染肺炎的旅途,去用生命守护人民健康。他们或是耕耘在医疗战线30余载的专家教授,或是正值当年的医护骨干,或是涉世未深、朝气蓬勃的青年医生和美小护,然而,在今天新冠病毒肆虐的疫情面前,他们却跨越了年龄与身份,共同朝着同一个的目的地—湖北疫区集结行进,并有了同一个名字——援鄂抗疫医疗队员。面对这群统一身着战服、佩戴口罩的医疗队员,我们已经分不清他们是谁,但我们却知道他们为了谁,防疫阻击战已经打响,可爱可敬的逆行白衣们已经出征,他们坚定的背影虽然已经渐渐远去,走进了没有硝烟的战场,但他们那一句句铮铮誓言、一串串坚定足迹却深深铭刻在我们心中,成为了涂抹白衣最靓丽的底色和精神追求。

院领导与全体援助武汉医疗队员合影留念

武汉前线日记(二十六)

217日,晴,清晨推开窗,一缕如丝般的阳光,暖暖地扑洒在我的脸上。

想起第一次进仓,我在巡视病房时,看见小刘正在给一位阿姨采静脉血,咦呀!你的手怎么那么冰,我要吃不消哩!由于刚给另一个病人更换床单,还未回暖,在给阿姨系止血带的时候,被一句怒气埋怨,小刘说:阿姨,对不起哈,活多,忙得心急了,下次暖一暖再帮您治疗啊。一会儿,阿姨的传呼铃又响了,小刘放下手里的事情,小跑步到她床边,你怎么这么慢!帮我把眼镜拿过来”......“帮忙关下窗”......“帮忙关下电视”......然后每为她做一项操作时,都会被埋怨几句,以致于美小护们看到她就想逃跑。
    知道阿姨神经衰弱,我们在夜班病房熄灯前,拉好窗帘,帮她打来热水泡脚,步伐轻一点再轻一点,也经常在在做日常护理的同时,给予了她更多的尊重和陪伴……
    一天阿姨邻床病人的病情加重需要转入icu治疗,床刚刚被推走,阿姨失声痛哭,好了啊!乖!不怕不怕,我们都在呢!其实我也不是想闹,其实......其实......我是怕死啊,我真的怕啊……她的肩背佝偻着,抽泣得像个孩子,全身抖动着,我没有再说什么,只是默默地站在她身旁,轻轻地拍着她的背。我知道,需要让她发泄一下,减减压……也许就是这样一次一次的真情流淌,冰川融化了……有一天阿姨给我看了一个她的小本子,每个护士名字的旁边都画了小红花。你们每次帮我做事情我都会记下来,谢谢你们,不嫌弃我这个难缠的老太婆,我老伴走了十多年了,唯一的儿子在美国定居,我一个人孤苦伶仃还得了这么个病,难为你们了。谢谢你们这些善良的姑娘们像家人一样陪伴我包容我,春天来了,以后你们每天都有机会得到一朵小红花。希望等到花枝春满,我就可以出院回家。其实,阿姨她只是感到孤独和恐惧,她一遍又一遍的叫我们,期待的只是更多的关注和陪伴。最后,阿姨还是走了,走的很安详,没有痛苦……
    遗物时,在她的日记里最后一段话:我希望,所有的医务人员都平平安安,保佑好我们的大武汉,也希望,她们好好保护自己,不要有危险。    
    山深未必得春迟,处处山樱花压枝。现在,阳光已经来了,樱花就要开了。我们去看花的时候,如果你也曾经过,请用一阵风,吹过我耳边,轻轻告诉我......
    从医院出来,四下无人的街道,寂寞而荒凉,不知名的小花胡乱的开着,难得闻到这清新野蛮的潮气。远处听见琴声,顺眼望去,一位身着黑衣的老人坐在自家楼台上拉着胡琴,琴声中有千灾万劫里的一份从容,我听了很久,一直到暮色四合。供稿:援助武汉医疗队员岳波  编辑:宣传科  高秀文

乍暖还寒,春意盎然

紧张繁忙的医疗工作

一往无前的逆行白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