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医院新闻

【战“疫”进行时】武汉前线日记(三十)

时间:2020-02-20编发部门:宣传科稿件提供:附属第二医院浏览:144

编者按:

  22日,119名黑龙江省第二批援鄂防疫医疗队怀揣着满腔赤城与坚定,在领导及同志们的殷殷重托下,勇敢踏上了抗击新冠病毒感染肺炎的旅途,去用生命守护人民健康。他们或是耕耘在医疗战线30余载的专家教授,或是正值当年的医护骨干,或是涉世未深、朝气蓬勃的青年医生和美小护,然而,在今天新冠病毒肆虐的疫情面前,他们却跨越了年龄与身份,共同朝着同一个的目的地—湖北疫区集结行进,并有了同一个名字——援鄂抗疫医疗队员。面对这群统一身着战服、佩戴口罩的医疗队员,我们已经分不清他们是谁,但我们却知道他们为了谁,防疫阻击战已经打响,可爱可敬的逆行白衣们已经出征,他们坚定的背影虽然已经渐渐远去,走进了没有硝烟的战场,但他们那一句句铮铮誓言、一串串坚定足迹却深深铭刻在我们心中,成为了涂抹白衣最靓丽的底色和精神追求。

院领导与全体援助武汉医疗队员合影留念

武汉前线日记(三十)

2月19日,晴,披星戴月上班,迎着晨曦而归。夜班对医护人员来说早已习以为常,偶尔也会打趣着说:倒时差,为出国做准备呢!谁又知一夜无眠的疲惫和困乏,只为默默守护那些脆弱的生命!

深夜的病房静悄悄,我们却不敢有一丝松懈。看到之前那位总爱按呼叫器的阿姨,现在安静的躺在那里,插着管子,上了呼吸机,心里说不出的难过。我们不知道看似病情平稳的患者,下一刻会发生什么,我们必须时时刻刻的拉紧脑中的那根弦。有时为了熬过这寂静的长夜,我们会一起探讨患者的状况。现在大家都不再谈论了,而是很有默契的一对一床头交接班、半小时巡视病房、密切观察病人24小时病情变化,随时与医生汇报病情,关注更加细致入微,护佑病人健康是我们身为白衣战士的职责和使命,希望每位患者都能健健康康走出这里!

凌晨2点时,有位高流量吸氧监护的老爷爷按响了呼叫铃,过去问他什么事,他手里拿着呼叫铃,嘴里含糊不清的说着什么,手还一边比划着。我看了一下监护仪,生命体征都很好,我再问他有没有不舒服,他把手放在胸口,之后又举起手中的呼叫铃,大致的意思是:放在旁边,找不到了,心慌。几次巡视老爷爷各方面的情况都挺好,恍然间我领会老爷爷的意思了,他可能是睡着睡着突然在枕边没有摸到呼叫铃,以为呼叫铃掉了,心里很害怕,惊醒了。向老爷爷表述了我的意思,他手里握着呼叫铃,很委屈的点点头,都说老小孩小小孩,在确认他没有身体上的不适后,我安慰老爷爷道:“呼叫器没有掉,您放心吧,有我们在会随时来看您,呼叫器就在您枕边,安心睡吧,有不舒服随时呼叫我们!”老爷爷听懂了,帮他盖好被子,手里握着呼叫器,安心的再次入睡。真是位可爱的老人家,看着熟睡的他我在想,他手里握着的不仅仅是一个小小的呼叫器,还是他握着的是活下去的希望,是把生命托付给医护人员的安心!

有人把这场救助,说是互相疗愈。是的,随着工作强度和工作时间的累积,医护们也面临着身心的疲劳和压力,与患者之间的暖心小互动,也是缓解疲劳降压的安慰剂!要想赢得这场战疫的最后胜利,需要我们和武汉乃至全国人们同舟共济,并肩作战。期盼春暖花开,脱下战袍,摘掉口罩,自由呼吸,每个人都能回到最爱的人身边!(供稿:援助武汉医疗队员 孟庆爽  编辑:宣传科 李征)

入舱的医护人员在进行护理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