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医院新闻

【战“疫”进行时】援助武汉医疗队员张东海主任工作手记:向阳而生,逆风飞翔;乘风破浪,归来如往!

时间:2020-02-25编发部门:宣传科稿件提供:重症医学科浏览:1274

 转眼,来武汉已过半月,忙忙碌碌、不知不觉间医疗队已完全进入角色。想起刚到武汉那会,第一次参加应急医疗队,大家都有点茫然和发懵。

22日下飞机入住已是夜半时分,翌日上午参加感控培训,200多人(包括陕西队,昨日同时到达)在宾馆会议室学习感控知识,记笔记,回来后认真做总结。

    感控是大事,应该时刻牢记,因为工作时间一长,侥幸心理就可能会萌生,防范意识出现淡薄,非常容易“中招”。

    下午组织练习穿脱防护服,我和武立刚队长去协和西院开见面会。晚上领队组织全员大会,按照上级要求将‘’齐医援鄂医疗队‘’正式更名为‘’黑龙江省援鄂医疗队二队‘’,晋升为国家应急医疗队,与陕西省医疗队、广东省呼研所钟南山团队、广州中山、湖南湘雅、甘肃省医疗队、北京医疗队、黑龙江省一队及武汉协和队共同接管武汉协和西院,心里一阵欣喜的同时又不知不觉的紧张起来……
        2
4日上午,在武队长率领下全体队员入科(W6西)走流程,熟悉工作环境,我们队与协和队共同接管该病区,他们已经做好了充分准备,而我们尽管在来之前做了短暂的练习,但医生之间、护士之间、医护之间彼此还不十分熟悉,彼此间还缺乏了解和工作的默契,而且穿脱防护服还不能做到人人过关,入舱?真有些胆战心惊!
       
中午接到命令,晚上五点开科接收病人,根据黑一队经验,在22时前要收到20多病员,第二天35张床收满。时间紧,任务重,立即安排进舱人员,并嘱咐其他队员继续加紧练习穿脱防护服。

担心有突发情况,我和刘旭之副组长带队员备班。我院ICU医生刘建伟第一个入舱,2小时收治27人,我和刘旭之一夜坚守在医院,第二天又忙碌一天,很快收满了35人。还好,一切顺利,我悬着的一颗心终于落地了。

 25日,医院紧急会议,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关于收治新冠病人的指示:‘’应收尽收,应治尽治,应早尽早。”为满足新冠病人需要,床位扩充到了50张,病人很快就住满了。

    我们接管的是重症病房,收治那些病情危重随时都会有生命危险的患者,大家紧张地忙碌着,不敢有一丝一毫的懈怠,先处理急需解决的问题,再做重症与危重症的甄别工作。即使出征武汉队员个个都是精兵强将,也需要一个磨合和适应的过程。        

应广州呼研所ICU的请求,我们黑二队派出了主力队员附属三院ICU杨磊等3名医生以及我院ICU护士长颜红霞等数名护士前去支援,29日医生归队,护理组至今仍整编在其他医疗队。

26日晚七点半,武队长向医疗队成员传达了孙春兰副总理、国家卫健委马晓伟主任和卫健委医政医管局焦雅辉副局长的指示:要求全体医务人员坚守岗位,全力以赴。

    次日,朝阳医院童朝辉副院长召集十一支医疗队领队及医疗组长会议,全面贯彻落实孙春兰副总理以及国家卫健委的重要指示精神。为了更好更快地治愈病人,要求对危重病人尽早使用无创呼吸机、经鼻高流量氧疗仪,并给每个医疗队配置相应治疗设备。

根据病情,遵照武汉防疫指挥部和国家卫健委的指示和要求,及时为一名危重患者进行了气管插管和有创呼吸机治疗,截止目前,已为4名危重病人实施有创呼吸机治疗,4名危重病人分别给予无创呼吸机和经鼻高流量氧治疗仪的治疗。

为了便于管理和有效控制新冠肺炎病人的治疗,每天上报各种相关数据,随时召开会议,近一周都无法在凌晨前休息。

211日成立了临时医务处,由我和旭之负责,主要对病历书写、三级查房、核心制度推广、死亡讨论和疑难病例讨论等诊疗事项进行管理,同时监管生活区、驻地的行为规范。

    按照党中央部署,为满足治疗需要,尽早使用有创通气,迅速落实会议内容,进行分级管理,分床到组,床位到人,教授带组,实行责任主治医师负责制,做好八大核心制度记录。

    每周二病区常规进行一次疑难病例讨论、死亡病例讨论,每周五召开质控会议,进行质控检查。印象深刻的是湘雅医院和武汉协和西院各方面工作管理,特别是协和西院每两周一次的全院疑难病例讨论的传统,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启动三级查房模式,抓重点,筛查危重病人,早期干预,严格按国家制定的治疗方案与患者的具体情况相结合,新冠重症病人的死亡率明显下降,这让我们都松了一口气。

    质控和感控是治疗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此,医务处会对所有危重病人的处理以及病案书写逐一检查,容不得半点疏忽和纰漏,并与组员及时沟通。很欣慰,医务处的两次病历书写、死亡讨论检查全部合格。
       
来到武汉援助至今,经过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和护理,特别高兴的是有3名病人已痊愈出院,6名病人由危重转为轻症,被移送到雷神山医院继续接受治疗。
        20
多日的不懈努力和辛勤付出,不仅锤炼了全体医疗队员的意志,凝练了精神,修炼了品格,提升了素质,提高了水平,同时也收获了希望,取得了阶段性胜利。在有些窃喜之外,更多的还是要格外注意防护,不能有半点的懈怠和放松,因为战疫还在继续,我们仍需努力。

 向阳而生,逆风飞翔;乘风破浪,归来如往。武汉加油!中国加油!齐医加油!(供稿:援助武汉医疗队员  张东海  编辑:宣传科  高秀文)

张东海主任(右)在武汉前线工作

黑龙江省援鄂医疗队二队在进行防护培训

医疗队员穿防护服准备进仓工作

勇敢逆行的的医疗队员们

出征队员们比心加油 

医疗队员进仓工作  

出征队员们欢送患者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