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8-15
-
08-15
-
06-18
-
04-24
-
11-04
-
11-04
编者按:
在黑龙江省援助武汉医疗队二队队员当中,他是护理团队中唯一一位男护士,身为护理部副护士长,他面对疫情坚定出征,努力做通爱人思想工作,义无反顾请缨出战:我是男护士,我有ICU护理工作经验,我技术熟练,体力充沛,更有战斗力,所以,我更适合出征。于是,这名黑二队里唯一的男护士毅然走向了没有硝烟的战场,用党员的初心使命去践行他的铮铮誓言与责任担当。

援助武汉医疗队队员张志伟
张志伟工作手记:一名男护士的抗疫之旅
来武汉有20多天了,刚下组进舱是在六楼,第一天是凌晨一点到五点的班,头一次穿着防护服工作,还穿了两层,别说工作,连呼吸都困难,同时还要戴两副手套,佩戴护目镜和面屏,静脉穿刺基本靠摸,工作难度非常大。
因为是夜班,走廊灯光很暗,大部分患者都睡了,能够听到患者的咳嗽声,不由自主的给人一种压抑感,知道是新冠肺炎,多少又加上了些许的恐惧。有三个老师负责带我们工作,最大的也不过二十出头。
由于初来乍到,环境和工作流程还比较陌生,对老师们的工作也不是很了解,所以就咨询起来:你们多长时间休息一次啊?没想到老师们却笑着说:我们就没休息过,不过你们过来就好了!我又问到:那你们工作一次多长时间啊?老师们说有的八个小时,有的十多个小时,没准。那你们何时下班回家啊?老师们还是笑着回答:回家?疯了,万一感染了家里人怎么办?我们下班后有的去宾馆,有的留在医院休息。
听到老师们的工作状态,说实话,当时心里真不是滋味!护理组进舱工作一次是4个小时,当时心想还好,才4个小时,一会就过去了,可下班后才知道,全副武装后的4个小时是啥感受。
第二个班接到颜红霞护士长通知,我们又接管了一个病区,十三楼,是和中国医科大的老师们共同接管,对我们来说,既是工作考验,也是个很好的学习机会,所以又在无形中增添了信心和勇气。
进舱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测量生命体征,初步了解一下患者的病情,基本上一圈下来,防护服已经完全湿透,护目镜上全都是水,为此,队员们经常开玩笑说,你如果在病区里看到一个人穿着防护服在走廊里甩头,请不要去打扰他,他可能是在甩去护目镜上的水,要不什么都看不清。
印象最深的的是一个大爷,站在病房门口,嘴里大喊:我要回家。情绪很激动,看得出当时大爷意识不是特别的清醒,经过二十分钟的心理疏导之后,大爷才渐渐平静下来,坐在了床上。然而正当我和一个同事转身离开的时候,大爷却冲着我们俩的后背吐起了口水。
当时的我们真的是五味杂陈,可转念一想,大爷的病情比较重,思维也不是特别清晰,这时候的他急需的是安慰和治疗,于是我们俩又放下了委屈与担心,再次走到了老大爷的身边进行劝解安慰,经过我们的不懈努力,老大爷终于平复了心境,躺在床上休息了。
午夜时分,想着以往的繁华,看着如今的新冠病患,他们上至古稀、下至年少,都在经受着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的摧残与折磨,心里真是着急,天天盼着我们能够早日消灭病毒,还全国人民一个幸福安逸的生活。
下班后,按照医疗队规定,必须要呆在自己的房间里休息,进行自行隔离,坚决不允许聚堆聊天。刚开始还好,精力充足,在房间里走走,可后来却感到了越来越孤独,最后只能趴在窗台上数街道上通行的车辆。
由于病房内插管的患者数量增多,大部分人休息时间没有那么多了,大家抓紧一切时间保证自己有足够的时间休息,因为工作关系,大家基本上都处于黑白颠倒状态,一到晚上一个比一个精神,白天还睡不醒,有的时候害怕工作时间去卫生间很麻烦,索性彻底不吃饭了。
一转眼,二十多天过去了,看着大部分患者的病情被控制住,陆续出院,这心里别提多高兴了,就如同中了大奖一样。
今天有一位阿姨出院,她对我们特别的感谢,说了很多感谢的话,虽说没听懂几句,不过能感觉得到她那种发自内心的感激,作为医务人员心理真的感到了由衷的自豪和骄傲,我们没有白来,我们为武汉人民带去了健康、希望和未来,我衷心祝愿其他患者们也快点好起来,早日康复出院,希望这荆楚大地早日恢复往日的繁华与生机!武汉加油!祖国加油!齐医加油!(供稿:援助武汉医疗队员 张志伟 编辑:宣传科 高秀文)

张志伟进舱工作

医疗队员欢送新冠病人出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