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科普之窗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治疗中的药物治疗方案

时间:2020-04-09编发部门:宣传科稿件提供:附属第二医院浏览:575

2019年12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出现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随着疫情的蔓延,我国其他地区及境外多个国家也相继发现了此类病例。临床医师、科研工作者等在诊疗过程中总结治疗经验持续更新治疗方案,药师通过对药物的药理作用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 试行第七版)》的解析,将治疗药物的应用及注意事项总结如下:

一、主要治疗药物的药理作用、不良反应及禁忌症

序号

药品

通用名称

CFDA批准适应症

用于新冠治疗主要作用

不良反应

禁忌症

1

α-干扰素

1、注射剂:

(1)治疗病毒性疾病

(2)治疗肿瘤性疾病

干扰素是一类多功能糖蛋白,通过与细胞表面受体结合,促使细胞产生多种抗病毒蛋白,改变细胞的代谢过程,从而降解病毒RNA,抑制RNA 和相关蛋白质的合成。对于未被感染的细胞,α-干扰素可通过调节细胞产生抗病毒蛋白,使细胞处于一定的抗病毒状态。

感冒样症状,如发烧﹑头痛﹑寒战﹑乏力﹑肌肉酸痛﹑关节痛等,部分病人可出现厌食﹑恶心﹑腹泻﹑呕吐﹑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转氨酶增高,停药后即可恢复正常。偶见有失眠﹑皮疹﹑脱发﹑血压升高或降低﹑耳鸣﹑视力下降﹑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等。不良反应多为一过性和可逆性反应,常出现在用药的第一周,不良反应多在注射48小时后消失。如发生中等程度至严重的不良反应,可考虑调整患者的用药剂量或停止用药。一旦发生过敏反应,应立即停止用药。

1、对本药有过敏史者;2、严重心脏病或有心脏病史者;3、有癫痫等神经病使者;4、严重肾功能不全或者骨髓功能不全者;5、伴有晚期失代偿性肝病或肝硬化的肝炎患者;6、即将接受同种异体骨髓移植的HLA抗体识别相关性慢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7、儿童禁用本药栓剂;8、妊娠期妇女禁用本药栓剂。

2

洛匹那韦/利托那韦

人免疫缺陷(HIV)感染

洛匹那韦/利托那韦是病毒的蛋白酶抑制剂,导致生成未成熟病毒。利托那韦可抑制CYP3A介导的洛匹那韦的代谢,从而提高洛匹那韦在人体的血药浓度。与HIV 病毒相似,冠状病毒也属于RNA 病毒,临床治疗可能存在一定的抗n Cov感染疗效。

可见缓慢性心律不齐、房室传导阻滞、PR间期延长、QT间期延长、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肝功能异常、全身脂肪重新分配和积聚、Stevens-Johson综合征、多形性红斑、中毒性表皮坏死松懈症。

对本药过敏者

3

利巴韦林

1、用于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引起的病毒性呼吸道感染;2、用于皮肤疱疹病毒感染,疮疹性口腔炎;3、用于预防和治疗流行感冒;4、滴眼剂用于治疗单纯性疱疹病毒性角膜炎

利巴韦林进入被病毒感染的细胞后迅速磷酸化,产物作为病毒合成酶的竞争性抑制剂,抑制病毒复制。但治疗效果有限。

主要毒性为溶血性贫血,这可能会恶化已经存在的心脏疾病。(1)红、白细胞减少;(2)血红蛋白减少。一般全身不良反应有:疲倦,头痛,虚弱,乏力,胸痛,发热,寒战,流感等症状。神经系统症状:眩晕。消化系体统有食欲减退,胃部不适,恶心呕吐,轻度腹泻,便秘,消化不良等,肌肉骨骼系统症状有肌肉痛,关节痛,神经系统有失眠,情绪化,易激惹,抑郁,注意力障碍,神经质等,呼吸系统症状有呼吸困难,鼻炎等,皮肤附件系统出现脱发,皮疹,瘙痒等。另外还观察到味觉异常,听力异常表现。

1、对本药过敏者;2、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3、妊娠期妇女或者可能妊娠的妇女。

4

磷酸氯喹

1、治疗对氯喹敏感的恶性疟、间日疟、三日疟、卵形疟,并可用于疟疾症状的抑制性预防。

2、治疗肠外阿米巴病、结缔组织病、光敏感性疾病。

氯喹通过改变内吞体的

p   H值,对通过内吞体途径侵入细胞的病毒感染具有显著

抑制作用。同时通过影响自噬反应干扰病毒的感染和复制。多种抗病毒作用机制提示,其可能为治疗冠状病毒的潜力药物。

1、口服一般可能出现的反应有:头昏头痛眼花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皮肤瘙痒皮疹耳鸣烦躁等。反应大多较轻,停药后可自行消失。2、用药量大,疗程长,可能会有较重的反应,常见者为对眼的毒性,因氯喹可由泪腺分泌,并由角膜吸收,在角膜上出现弥漫性白色颗粒,停药后可消失。3、久服可致视网膜轻度水肿和色素聚集,出现暗点,影响视力,常为不可逆。4、可损害听力,妊娠妇女大量服用可造成小儿先天性耳聋,智力迟钝等。5、偶可引起窦房结的抑制,导致心律失常、休克,严重时可发生阿斯综合征,而导致死亡。6、可导致药物性精神病、白细胞减少、紫癜、皮疹、皮炎、光敏性皮炎乃至剥脱性皮炎、牛皮癣、毛发变白、脱毛、神经肌肉痛等。7、溶血、再障、可逆性粒细胞缺乏症、血小板减少等较为罕见。

1、肝、肾功能不全者禁用本品注射液;2、心脏病患者禁用本品注射液3、妊娠期妇女;4、哺乳期妇女禁用本药注射液。

5

阿比朵尔

治疗有A、B型流感病毒等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

阿比朵尔具有免疫增强作用的非核苷类广谱抗病毒药物,作为血凝素酶抑制剂,阿比多尔可阻断病毒包膜和宿主细胞膜的融合;也可抑制子代病毒产出。与此同时阿比多尔可诱导干扰素产生,间接实现抗病毒作用。阿比多尔对RNA病毒的抑制效果优于DNA病毒,可抑制SARS 与MERS 在体外繁殖。李兰娟院士团队初步体外细胞试验显示,阿比多尔在10~30 μmo/L浓度下能有效抑制n Cov。

主要为恶心、腹泻、头晕和血清转氨酶升高。

对本药过敏者;

二、药师意见:

1、不建议同时应用3 种及以上抗病毒药物,出现不可耐受的毒副作用时应停止使用相关药物。

2、洛匹那韦/利托那韦,该药为CYP3A 抑制剂,可影响多种药品代谢,多种药物联合治疗时,注意药物血药浓度的变化及药品不良反应。

3、孕妇必须避免使用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口服溶液,因为口服溶液含有约42%(V/V)乙醇和约15%(W/V)丙二醇。

4、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可用于儿童患者。儿童患者应尽量使用口服溶液,采用量杯或口服注射器。但要权衡乙醇和丙二醇的总量对患儿所产生的毒性。

5、利巴韦林在老年患者中更易发生贫血,且老年患者肾功能下降更易导致药物蓄积,因此说明书不推荐老年患者使用利巴韦林。(药剂科  王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