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医院新闻

【诊疗动态】电生理科再上新台阶! 术中经颅多普勒监测填补市内空白

时间:2020-06-22编发部门:宣传科稿件提供:附属第二医院浏览:192

    电生理科何冬若主任带领团队在我院神经外科开展的全市首例颈内动脉内膜剥脱术(CEA),术中经颅多普勒监测,填补了我市经颅多普勒超声术中监测技术的空白。  

   黄某患者,男性,71岁,既往高血压病史,2年前确诊左侧颈内动脉起始部重度狭窄,多次出现一过性眩晕,右侧肢体无力现象,经我院神经外科明确诊断,制定了CEA治疗方案,并与电生理科联合CEA监测。

   术前、术中及术后电生理科对该患者血管侧支代偿及灌注情况进行系统评估及全程监测。

   6月12日7时40分,电生理科采用美国sonaya高端经颅多普勒超声对该患者进行术前评估,评估结果提示左侧颈总动脉闭塞后产生二条侧支,前交通侧支开放及左侧大脑后动脉-左侧大脑中动脉软脑膜侧支开放,其中前交通侧支为主要代偿途径,9时20分,随患者进入手术室,并行麻醉前及麻醉后10分钟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及阻力指数测定,并于夹闭前、取出斑块、开放后、麻醉苏醒后,一直进行连续4个小时检测,期间准确为术者提供血流灌注情况,取出斑块及开放后闭塞血管通畅的精彩瞬间,开放后TCD检测提示前交通及软脑膜侧支关闭,血流通畅,双侧大脑动脉灌注正常。术后电生理科并对该患者做了二天床旁监护,患者颅内动脉均在正常状态,患者术前的临床症状消失。

   电生理科何冬若主任介绍,经颅多普勒超声术中监测的优点:无创性、简便、可重复的脑血流监测技术;可通过完整的颅骨,经特定的声窗,动态连续监测;实时监测颅内血流动力学变化,及时发现由于夹闭所致的低灌注,指导分流管的放置;及时发现重新开放后的过度灌注;发现微栓子信号(MES)的出现,有效的判断颅内血流是否通畅,狭窄是否解除,开放的交通支是否关闭,及时提示及预警,TCD是目前唯一一项能够实时监测微栓子信号的监测工具。 

    此次CEA经颅多普勒超声监测成功完成为我市头颈血管超声的发展开辟新途径,也标志我院在综合防治脑卒中的工作中又上了一个新台阶。(撰稿:电生科 王正华 摄像:宣传科 李征)


电生理科何冬若主任带领团队开展全市首例颈内动脉内膜剥脱术(CEA)

经颅多普勒超声术中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