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8-15
-
08-15
-
06-18
-
04-24
-
11-06
-
11-06
——记市优秀医师、重症医学科医师刘建伟
大年初三晚上,正在家陪父母和爱人吃饭的刘建伟,接到医院微信群的通知,湖北省疫情告急,我院随即发出支援武汉倡议书,得知我院作为黑龙江省第二批援鄂队伍,刘建伟毫不犹豫立刻报了名。作为中国人,同胞有难,必须挺身而出,作为重症医学科大夫,救死扶伤是天职,疫情当前更是义不容辞,作为一名热血男儿,更为自己的决定感到无比的自豪、光荣。
确定出征后,刘建伟在微信上发了一条朋友圈,朋友们见到后还调侃的问道,“你是不是喝多了,还没醒酒呢,等着媳妇儿训你吧......”。面对朋友们的调侃,他只是说了句,“作为一名医生,哪里有需要,我就会出现在哪里,这是我该做的”。而他的爱人刚怀孕4个月,作为丈夫此时此刻应多陪爱人,做到丈夫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可是疫情肆虐,作为医生,第一职责是守护人民健康,没时间照顾家庭是常态,只能舍小家顾大家,身为医生家人非常理解他所作出的决定,同为我院重症医学科的爱人,更是全力支持。
疫情的严重性众人皆知,此次援助是一次巨大的考验。“这个时候,作为一个医务工作者,只能向前,没有退路,说不害怕是假的,但是我得表现出来很坚强的样子,否则就会让家人担心了”。当他看到有很多和他一样的医务人员要从全国各地汇聚到武汉,共同对抗疫情时,这也让他非常有信心,奔赴战场的医务人员,都已经做好充分的准备,在这场和疫情的对抗的战役中,大家一定能够赢得最后的胜利。
医师组组长、重症医学科主任张东海说,由三家附属医院组成的齐齐哈尔医学院援助武汉医疗队,多是由主治医师以上的中年医生组成。但是来自附属二院重症医学科的刘建伟和王超是这支医疗队中最年轻医生,同时也是有多年重症临床经验的医师。在来武汉之前两人为谁能参加医疗队争论不休,在建伟眼里王超年轻,而且母亲做完心脏换瓣手术,来之前不敢告诉自己父母,怕二老担心,只是轻描淡写的说医院派他去哈医大进修学习。
刘建伟所在的医疗救治小组,共有医生18人,但只有6名重症医生,接手病区后危重症病人较多,各个病区开始插管上呼吸机。援鄂医疗队大部分医生没有ICU工作经验,更是没有危重症病人管理经验,对呼吸机管理和使用中遇到的大部分问题都要在微信工作群中咨询,作为有重症医学工作经验的医生,刘建伟在闲暇时会一一作答。
在武汉协和西院,刘建伟作为黑龙江省第二支援鄂医疗队队员,是医疗队医师组第一个入舱的医生,4个小时就独立完成了20多名危重患的抢救工作。由于援助方医生多是非专业ICU医生,刘建伟要连续在舱内工作6小时,从内衣到手术服全都湿透了,整个工作期间不能喝水,不上厕所,有时早餐不敢吃,一天下来回到住所后,连洗澡的力气都没有,但是刘建伟无怨无悔。日常工作中,有困难冲到第一线,不畏艰险,勇于挑战困难,因为身材高大,没有合适的防护服,只能穿上小码的防护服,蜷缩着身体完成工作,每次出仓身体都已僵硬。3月20日刘建伟火线入党,光荣的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入党后更加严格要求自己,起到了带头作用,工作上积极努力,生活上帮助同事,经过了58个日夜,完成了在协和西院定点医院的危重症患者的救治工作。他经常挂在嘴边的是:我代表附属二院,要展示二附的实力和风采。
张东海主任说,刘建伟等和我孩子一样大的年轻人,如此辛苦,他心理有说不出的滋味。没有奢求、没有目的、只为入职时那句铮铮誓言:“竭尽全力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维护医术的圣洁和荣誉,救死扶伤,不辞艰辛,执着追求。”(撰稿:宣传科 张宁)

市优秀医师、重症医学科医师刘建伟

重症医学科医师刘建伟准备进舱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