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科普之窗

【科普之窗】常见的癌痛治疗误区

时间:2020-10-19编发部门:宣传科稿件提供:附属第二医院浏览:257

误区1:长期用阿片类镇痛药会成瘾

阿片类药物成瘾的发生率与药物剂型、给药途径及给药方式有关。静脉直接注射使血药浓度突然增加,易出现欣快感及毒性反应,从而易导致成瘾。在慢性疼痛治疗中,采用阿片类药物控释、缓释制剂,口服或透皮给药,按时给药等方法,可以避免出现过高的峰值血药浓度,保持血药浓度稳定。规范使用阿片类药物,根据疼痛评估结果控制剂量,不仅可以理想镇痛,且降低成瘾性的发生。

误区2:阿片类药物剂量越大,说明病情越重

疼痛是一种“主观”感受,有显著的个体差异性,相同的疼痛强度所需要的止痛药物剂量也不一定相同。阿片类药物剂量大小,不能反映病情的严重程度,更不能估算生存期的长短。

误区3:疼痛严重时才用止痛药,平时可强行“忍痛”

长期得不到有效止痛治疗的癌痛患者,易出现因疼痛导致的与神经病理性疼痛相关的交感神经功能紊乱,从而发展成难治性疼痛。及早,剂量充分、按时使用止痛药物更安全有效。

误区4:两个长效阿片类药物可以联合使用

两个长效阿片类药物联合使用是不规范用药,目前没有指南推荐,更没有循证支持。可以通过增加单一阿片类药物的剂量来控制疼痛。作用机制相似,药理作用叠加,不良反应发生的几率会增大,同时剂量不易控制,一旦过量,出现严重不良反应,难以处理,疼痛更难控制。

误区5:一旦使用阿片类药物,就可能终身需要用药

癌症疼痛病因控制及疼痛消失后,随时可以停药。日剂量低时,突然停药一般不会发生意外,但长期大剂量用药,应逐渐减量停药。

误区6:用阿片类药物出现呕吐、镇静等不良反应,应立即停用阿片类药物

除便秘不良反应外,大多不良反应是暂时性或可耐受的,呕吐、镇静一般出现在用药最初几日,几日后多自行消失。对于阿片类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进行积极预防性治疗,多数可以减轻或避免发生。

误区7:短效阿片类药物是治疗重度癌痛的理想药物

短效阿片类药物容易引起快速耐药,患者服药间隔时间短,易忘记服药而导致爆发痛发生,长效制剂可以避免这个问题,且患者依从性更好。(撰稿:药剂科 陈小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