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医院新闻

【最美二附人】泪目!坚守抗疫一线,亲人离世终成遗憾!

时间:2021-01-19编发部门:宣传科稿件提供:附属第二医院浏览:3910

2020年注定会以特殊的方式被历史铭记。这一年征途充满了艰辛,我们万众一心抗击疫情历经磨难。2021年疫情持续反复起伏,我们困难重重,但希望满满。平凡铸就伟大,英雄来自人民,我们身边每一个无私奉献的平凡英雄,他们以涓涓细流之力守护生命,用点点微光照亮温暖人间,他们就是我院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医务工作者,他们的故事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泪目!“妈妈,原谅儿子没能送您最后一程!”

面对疫情,他担当重任,要求长驻科室,接到母亲去世消息,他强忍悲伤,哽咽落泪对亲人说:“你们替我好好送送母亲最后一程,等疫情结束我一定回去向九泉下的母亲请罪,原谅儿子没能送您最后一程!”

   夜已深,检验科李斌坐在科室的休息区独自发呆,眼前闪现的是从小到大,母亲陪伴他成长的点滴画面。1月15日8时,正在科里准备检验的李斌,接到了从伊春老家传来的噩耗,然而此时我市多地启动全员核酸检测工作,面对科室核酸检测量剧增任务,一边是失去至亲的悲痛、一边是核酸检测的艰巨任务,身为党员、核酸检测组组长李斌强忍悲痛,毅然决然的选择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一直加班到深夜,每日与科室同事共同完成数以万计的核酸检测,24小时不停歇,与时间赛跑,为社区百姓和临床患者提供核酸检测服务。

检验科李斌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李斌说:“当我听到了家里传来的噩耗,忍不住哭出来声,我少说也有10多年没哭过了。现在非常时期,作为一名党员,一名干部,现在是对国家尽忠的时刻,此时此刻我必须坚守岗位,真的不能回去,待疫情过去我一定回去向九泉下的母亲请罪,求得过世母亲与家人们的谅解。”李斌哭了,但流下的眼泪是作为一名优秀的检验人而流,李斌没能见到妈妈最后一面,亲人离世终成遗憾。

检验科李斌在核对核酸采集信息

李斌是检验科核酸检测组组长,他是核酸检测工作的主力军,科室赵雪松主任知道了李斌家的情况,劝说他回家料理母亲的后事,“那么伤心的时刻,他却跟我说,科室现在是核酸检测的关键时刻,咱科上下所有人都在全力以赴、加班加点、开足马力进行核酸检测工作,这个时候我不能离开,离开了就是给大家添麻烦!”赵主任感动的说。

清晨与深夜的坚守  只为把好“卡口”关

卡口虽小,意义重大!一张监控的截图显示凌晨00:24分,在附属二院内科病房大楼卡口处,一名护士手拿消毒喷壶在进行喷洒消毒,她又有怎样的故事呢?让我们一起聆听这个温暖的故事。

导诊护士邵鑫茹凌晨十二点在卡口消毒

凌晨12点在卡口消毒的护士叫邵鑫茹,21岁,去年12月份来到我院上班,她被分配到医院门诊楼、内外科病房大楼的各卡口倒班值岗,成为医院里一名普普通通的导诊护士,没有丰功伟业,也没有豪言壮语,有的只是每一天,日日夜夜,月月年年,在平凡普通岗位绽放光芒。 

导诊护士邵鑫茹

夜已深,当大多数人睡去,是什么原因让邵鑫茹坚守岗位卡口消毒?邵鑫茹介绍说:“当时是凌晨后半夜,卡口没有患者入院,医院消毒管理制度规定2小时进行一次消毒,消毒时间到,我就拿着消毒喷壶进行场地消毒,尽管当时在凌晨12点,依然要严格执行消毒制度,没有想别的,就是想把本职工作做好,消毒是我们卡口最基本的日常工作,而我就是一个缩影,身边的同事们也都是这样做。”

在疫情防控期间,门诊卡口护士负责对入院患者及陪护进行扫描、测温、登记、流调、场地消毒等工作,在卡口每天面对人来人往的就诊入院患者,忙忙碌碌、琐琐碎碎、零零散散,但是这里确是医院的重要关口,一个关系到全院医护人员和患者安全的关键“卡口”。

导诊护士邵鑫茹在外科楼卡口执勤

2020年12月29日,邵鑫茹的父亲因脑血栓突然去世,连一句话都没留下,就离她而去了。当时她在门诊卡口为诊患者测温,随身携带的手机震动了,她在卡口岗第一时间挂断了电话,没过几秒电话再次想起,拿出手机,显示妈妈号码,她心里不由得紧了一下,一定是重要的事情手机才会不断震动,她偷偷的跑去厕所接通电话,这才知道爸爸突发性脑血栓,人已经快要不行了,她挂断电话用颤抖的手紧握住手机,默不作声的继续手中的工作,直到接替她的同志匆忙赶到后,她撕掉防护服飞奔打车回家。遗憾的是,邵鑫茹的父亲没能听到女儿赶来后嘶喊出的那声“爸爸”。

今天的李斌、邵鑫茹用“坚守”激励了身边的战友,用“坚守”践行着对党忠诚、对人民负责,同时也用“坚守”告慰着离去的亲人。战“疫”一线,有无数个为战胜疫情、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坚守岗位、无私奉献、默默付出的一线工作者,平凡铸就伟大,英雄来自人民,每个人都了不起! (撰稿:宣传科 李征 摄像:李征 张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