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8-15
-
08-15
-
06-18
-
04-24
-
11-08
-
11-07
——记附属二院检验科全体医护人员
在密不透风的检测室中,他们一呆就是五六个小时,汗水湿透了三级防护服,胳膊酸了、腿累麻了、脸被勒出印痕,但他们却丝毫顾不上照顾自己,不能喝水、不能吃饭,无畏风险、直面样本,尽夜无休地忙碌着标本的检测,每一份报告的背后都是他们的坚守与付出;作为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侦察兵,他们始终以严谨的工作作风、顽强的工作态度,直面没有硝烟的防控战场……他们,就是我市附属第二医院以赵雪松主任为首的检验科全体医护人员。
常言道,一份有价值的检验报告单是临床医生诊疗的眼睛,这话一点不假。为确保每一份检验报告的准确无误,检验科的医护人员常常不分昼夜地与病毒角逐。从接收样本到编码分拣,从核酸提取到结果研判,再到出具报告……检验科的工作看似很枯燥,但却对医护人员要求极高,它不仅伴有直面新冠病毒的风险,更会出现稍有不慎的致命传播,这就要求检验人员不仅要精力高度集中,更要拥有娴熟的检测技艺,并要积极做好防护。
作为检验科的领头羊、共产党员赵雪松主任,自2019年2月17日上任以来,他便带领科室肩负起疫情标本核酸检测的重要任务,他24小时开机、全年无休地始终带领着队伍顽强坚守,既要注意防护物资的储备,做好后勤保障、保证全科医护人员的零感染,又还安排统筹一应事物;既要保证住院危、急、重症患者当天的核酸检测当天出结果,还要加班加点地争取拿到凌晨的检测报告……
尤其是2021年1月13日以来,齐齐哈尔再次出现新冠疫情感染的情况,全市范围内实施了核酸的应检尽检,附属二院检验科的全体医护人员更是忙碌起来。为了更好地保障完成检测任务,赵雪松在原有4名省级核酸检测培训人员的基础上,又将队伍扩至12人、成立4个专业检测小组,每组下设一名小组长,带领另外两名队员,一起投入检测,他们是李斌、刘宇、韩玉玺、王天如、张斌、孙燕、任明、历伟、韩聪、丛
镜航、李玲敏、李昂,以人员轮休、机器不休的方式,积极保障每次检测任务的顺利完成。从13日到17日,他们就完成了4万多份的核酸样本检测,日检可高达万余人次。
说到检测小组,不能不说检验科的主管技师李斌。年仅36岁的他也是一名中共党员,他不仅检测技术过硬,而且任劳任怨。自疫情再次来袭,他也全天无休,每天坚守在单位,随时需要、随时指导。最值得一提的是,1月15日,他居住在伊春的妈妈因心衰去世,作为独生子的他连妈妈的最后一面都没有见到,让李斌内心特别难过,但他更知道:大疫当前,他还有那么多标本要检,而且作为一名党员更要严格遵守国家和单位的纪律,他含着眼泪将对母亲的思念化成工作的动力……
李斌作为检测小组组长,不仅负责核酸报告结果的发放,还有一些新手需要带,即使是在齐年仅四岁的女儿也照顾不上,仅靠懂事的妻子一个人照顾。说起家人,他是满满的愧疚,但一想到科室和患者都需要他,且深知“舍小家顾大家”的真理,他说,不论是父亲还是妻女都理解、支持他,这让他在惭愧中又平添几丝安慰。
疫情期间,检验科不但要处理好日常标本,还要承担发热门诊的标本收取和核酸样本的检验,这就需要检验科全体人员的密切配合。检测人员韩玉玺的女儿,也和李斌的女儿一样大,且他们夫妻都是医生,妻子陈晶也在检验科工作,由于时间紧、任务重,他们两个人上班、无人照顾儿子,只好将老父亲接来家中帮助照顾孩子。刘宇是四个组的小组长之一,虽然是位女士,但却巾帼不让须眉,每次都坚持多检点、再多检点。一次,她的班本应中午12点下班,但她却坚持干到下午3点。她还积极带新人,从来都是倾囊相授,既要保证检测的质量,又要注意队伍的防护……
面对疫情,他们绝不退缩;侦察病毒,他们责无旁贷。附属二院检验科的医护人员们,正用身体和专业践行着“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初心与使命;他们与时间赛跑,创造着胜利完成任务、零感染的骄人战绩,谱写着一曲曲感人的抗疫之歌。(撰稿:记者 韩艳华 摄像:宣传科 张宁)

检验科主任赵雪松指导工作

检验科人员全力以赴进行核酸检测

检验科人员在配置试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