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8-15
-
08-15
-
06-18
-
04-24
-
11-08
-
11-07
节日的余温还没有退尽,心内科的忙碌却已开始,每年春节过后都是心血管病人疾病高发期及住院高峰期,和所有故事的一样,只不过故事的主人公变成了患者和医生,变成了死神与战士,变成了绝望和希望。
四天前家住建华区74岁刘大娘因“胸闷、气喘”来我科就诊,通过临床症状和系统周密的检查诊断为“心力衰竭、房颤”,患者高龄,一般状态差,心脏明显增大,心脏收缩功能极其衰弱,住院后不久,患者突发抽搐、意识丧失,李彩杰副主任马上意识到情况危急,迅速给予心电图描记显示心室颤动,王艳霞主任也迅速带领我科医生和护士参与抢救,并予以电除颤、持续胸外心脏按压及抢救药物,最终患者意识恢复,但患者病情不稳定,心电监护仍显示有频繁室早,予以抗心律失常药物静点,随后数小时,患者先后出现五次意识丧失,李彩杰医师在患者发病的全过程中,一直守护在患者身旁,除颤仪始终放在手边,生怕患者出现意外,患者通过抢救最终转危为安。
医学上常把24小时内的3次或3次以上伴有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自发室速、室颤又叫交感电风暴,是猝死的重要原因,其诱因包括急性的心肌损伤、交感神经兴奋及大量儿茶酚胺的分泌,从而导致病人反复发生致命性室颤。通常需要电转复、电除颤及相关药物紧急治疗并且要抢救及时、判读病因准确、用药得当才能抢救成功。
我曾经问过王艳霞主任为什么当心内科大夫,王主任说心内科的病人有时生死就在一瞬间,那种抢救病人成功的感觉很好,觉得自己很伟大,自己的人生很精彩。我曾看过王艳霞主任沉着冷静的指挥着全科医务人员抢救着一个个危重病人,使他们获得新生。我曾经看过厚重铅衣之下的李彩杰医生、李强医生、齐伟医生汗流浃背的在射线下介入治疗,托举起一个个可贵的生命。我曾看过我们的王美君护士长顶着腰痛坚持护理查房,我曾看到我们的美女护士在疫情来临时无畏无惧站在前线,好像是这些点点滴滴支撑我们走到今天并决定一直走下去。(供稿人:心血管内科二病区 王艳贺 编辑、摄像:宣传科 吕唱 )

心血管内科二病区主任王艳霞、副主任李彩杰等在查房

心血管内科二病区主任王艳霞、护士长王美君等在讨论患者病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