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医院新闻

【庆祝建院50周年—诊疗动态】齐医附属二院开展中等长度导管置入术

时间:2022-04-06编发部门:宣传科稿件提供:普外科浏览:769

   近日,齐医附属二院普外科为一位肠梗阻患者成功实施中等长度导管置入术。该患者外周血管条件差,还需要持续的肠外营养治疗,多次使用普通留置针时间较短,并且输液后双上肢出现局部肿胀、疼痛,患者甚至想放弃治疗。针对患者的病情及血管状况等方面综合评估,征得患者家属同意后,决定为其留置中长导管。

   普外科PICC专科护士王莹在熟练掌握PICC技术同时,还考虑到患者的实际需求,最大满足治疗,减少患者负担,降低风险,为患者选择适合的静脉通路,并成功置入,过程十分顺利,置管后患者状态良好。

   普外科团队在王峰主任及孟庆爽护士长的带领下下,通过多种途径与国内顶级医院进行了交流学习,成功开展PICC及输液港置入技术后,此项技术填补了医院中长导管置入术的空白,静脉治疗水平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同时实现了各项输液治疗技术全覆盖,给予患者静脉治疗全面的选择机会,满足患者各项治疗需求。

   随着输液治疗技术在临床的普及和进步,输液工具的不断替代更新,多种输液穿刺方式在临床被选择,大家熟知的有普通不锈钢材质的静脉输液针头输液法、静脉留置针(套管针)输液法,还有熟知的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 、中心静脉置管(CVC)、静脉输液港 (PORT)等,而一种叫做中等长度导管(MC)穿刺技术也于近年在临床被广泛使用。(供稿:普外科 王莹)

普外科PICC专科护士王莹为患者行中等长度导管置入术

【科普知识】

   外周静脉置入的中等长度导管又叫中线导管(Midline)导管长度20一30cm,从肘窝处上下两横指常规穿刺或采用超声引导技术从上臂置入(贵要静脉、头静脉或肱静脉),导管尖端位于腋静脉胸段或可到达锁骨下静脉。中等长度导管(MC)穿刺一次可留置7到49天。

   与留置针相比的优势:留置时间长、减少穿刺次数、静脉炎及输液外渗的风险更低。目前,绝大部分住院患者需长期输液治疗,有些血管条件差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因穿刺困难不得不选择价格比较高的PICC置管,造成患者医疗费用不必要的增加;而CVC穿刺易出现气胸、血胸、感染等并发症,风险较大;中等长度导管置管安全、穿刺及维护简单,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且无需胸片定位,降低了医疗费用又让患者免受放射的伤害,最长留置时间为49天,节约了护理工作者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实现静脉输注全程的“一针治疗”,能够满足中长期输液患者治疗需求,最大限度的保障了患者安全。

   中长导管的适用范围:(1)需中长期静脉输液患者,(2)需胃肠外营养液患者,(3)需静脉输入刺激外周静脉药物患者,(4)重症患者及长期卧床患者,(5)外科大手术患者。